第 1507 章(1 / 1)

晋霸天下 御览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众将士,听说慕容恪要裁撤老弱兵马,有的表示赞同,也有的开始担忧了起来。

对慕容恪的做法比较赞同的将士,有的是不想打仗,希望自己处在被拆裁撤的将士之列,也有的觉得,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吃饱饭了。

而那些比较担忧的将士,则多是一些老弱的士兵,他们虽然并不渴望当兵,但也不希望自己被裁撤,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老兵,除了战场厮杀,没有其它的本领,若是离开了军队,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如何谋生。

“将士们,本将保证,从下一顿开始,你们都可以吃上饱饭,都散了吧”慕容恪大声说道。

“将军都已经说了,从下一顿开始,让你们吃上饱饭,你们还不立即散了。”见众士兵还聚在一起,一名将领大声吼道。

聚在中军大帐之外的众将士闻令,只得缓缓的散开,并返回各自的营帐。

见众将士已经完全散去,慕容恪大大的松了口气,并带领麾下的将领,重新回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将军,您真的打算裁撤兵马吗如此一来,我军与敌

军相比,兵力就更不占优势了。”一名将领担忧的说道。

“是啊将军,粮草的缺口很大,裁撤少量兵马根本就不顶事,若是大批量的裁撤兵马,只怕我军就难以守住易水防线了。”又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显然,慕容恪麾下的部将,对于裁撤兵马是非常担忧的,毕竟。他们的兵马与对岸的谢艾军团相比,已经不具备优势,若是再裁撤一批兵马,实力就更弱了,万一谢艾军团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他们非常担忧能否守住易水防线。

慕容恪自然也明白裁撤兵马会影响大军的实力。会让麾下大军变得弱小许多,但此时的形势是燕国缺乏粮草供应,若不裁撤兵马,前方大军的粮草就支撑不了太久了,而一旦军中断粮,后果自然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极有可能造成全军覆没的下场,为了维持大军的稳定。慕容恪不得不下定决心,将军中的老弱兵马进行裁撤。

“各位将军,后方运来的粮草是越来越少了,若不裁撤兵马,最多半个月,军中就断粮了,况且,老弱士兵的战斗力并不强。淘汰老弱兵马,剩下的就是精兵了。如此,对我军的战力是不会构成太大影响的。”慕容恪正色说道。

很显然,慕容恪觉得,淘汰老弱士兵,会让军中剩下的兵马都是精兵,如此。对战斗力的影响不会很大,甚至,战斗力还有可能有所提升。

“将军打算裁撤多少兵马”一名部将,大声问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先裁撤三成。然后,再根据后方的粮草供应,确定是否继续裁撤兵马。”

“将军,一下子裁撤掉三成的兵马,这样是不是太多了,如此,我军的实力势必会大大减弱啊”一名部将担忧的说道。

显然,这名部将觉得,一下子裁撤掉三成的兵马,会直接造成防守的诸多漏洞,从而无法有效的守住易水防线。

慕容恪仔细的想了片刻,正色道:“我军粮草供应不上,为了不让大军崩溃,本将也只有忍痛裁撤三成的兵马了,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啊而且,本将非常担忧,若是再继续对峙半年,会出现何种后果”说完蹙起了眉头。

显然,燕国的国力已经被严重消耗了,此时的慕容恪已经感受到了燕国国力的逐步衰退,若是继续这么消耗下去,最多半年的时间,燕国就会全面崩溃,所以,为了能多支撑一些时日,他只得下令裁撤部分老弱兵马,以减少对大燕国国力的持续大量消耗。

“将军,看来我们必须尽快与敌军议和,否则,我大燕国真的是消耗不起啊”一名部将连忙说道。

“是啊将军,据潜伏在邺城的细作回报,邺城周边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啊而且,中原和关中一带也都是大丰收,敌军的粮草供应可谓是源源不断,而我大燕国却遭受了蝗灾,粮草供应极其匮乏,能否坚持到来年春耕都是问题啊”又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显然,此时,慕容恪麾下的部将,也意识到,继续与敌军对峙,对大燕国的国力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并希望能够立即停止这种消耗国力的对峙,当然,能否与敌军议和,他们这些做将领的是没有权利决定的,能够决定议和的只有燕王慕容俊。

慕容恪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说的没错,继续与敌军对峙,对我大燕国的国力是巨大的消耗,所以,我们必须将军中的危急状况向王上汇报,并让王上尽快下令与敌军议和。”

很显然,慕容恪已经下定决心,要上奏慕容俊,要求与对面的谢艾军团议和。

“将军,末将愿意与将军一同上奏朝廷,要求议和。”一名部将大声表示支持。

“将军,末将也愿意与将军联名上奏。”又一名部将,也大声的要求道。

显然,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慕容恪麾下的部将,都已经不想继续与对岸的谢艾军团对峙了,毕竟,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他们觉得这样持续的消耗国力,非常的没有意思,而且,最终势必会拖垮整个大燕国的国力。

见麾下部将全都选择支持自己,慕容恪显得非常的高兴,并大声道:“既然各位将军都如此认为,那么本将就正式上奏王上,要求与敌军议和。”

“将军英明。”众部将抱拳应了一句。

下定决心之后,慕容恪便将军中的危急状况,以及自己擅自下令裁撤兵马的情况,如实的向慕容俊进行汇报,并告诉慕容俊,大燕国已经处在了极其危急的时刻,若是继续与敌军对峙,很有可能会造成亡国的危险,并强烈要求燕王慕容俊,停止与晋军的对抗,通过议和的方式,解决接下来的问题。

在写好奏折之后,慕容恪麾下的部将,全都在奏折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表示自己与慕容恪的观点是一致的。

“来人,立即将此份奏折送往蓟城,要快。”慕容恪大声下令道。

“是,将军。”小校闻令,立即接过慕容恪手中的奏折,并揣在了怀中,大步离开了中军大帐。

随后,慕容恪便与麾下部将,讨论如何裁撤麾下的兵马,毕竟,裁撤三成的兵马,不是一个小数字,若是处理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为此,慕容恪与麾下的部将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甚至,考虑到这些被裁撤的将士,离开军营之后的去处。

在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慕容恪与麾下的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