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的担忧啊”
众部将闻言,也都担忧了起来,毕竟,若是同时对付南北两路敌人,压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王上所言极是,如今燕王与南王媾和,对我军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此状况,不知王上打算如何应对。”诸葛雄轻声问道。
华安想了一下,正色道:“本王也没有非常好的办法,只希望燕国不会贸然发起进攻,而在燕国发起进攻之前,我军当积极备战,以防不测。”
“王上说的是,以目前的情况看,也只能如此了。”诸葛雄正色说道。
显然,此刻,除了积极备战之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在两面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主动发起进攻的,两面同时作战意味着什么,华安与麾下的众部将都非常清楚。
随后,华安立即派遣心腹前往邺城,向坐镇邺城的谢艾传达积极备战的命令,并告诉谢艾,燕国大军正在积极备战,让他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华安还是愿意相信谢艾,并认为,以谢艾的实力,完全可以阻挡慕容俊可能的冒险行为。
其实,早在华安得知燕国方向积极备战之前,谢艾就已经知道了燕国方向的事情,作为镇守河北的大将,他早就派遣了麾下的细作前往燕国的多处位置,并严密监视燕国主力大军的一举一动,而邺城距离燕国较近,为此,谢艾自然比华安还要早一些时间得知燕国积极备战的事情,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将军,王上送来加急信件。”一名校尉,将华安的加急信件,交给了谢安。
见是华安送来的加急信件,谢艾连忙拆开阅览,看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
“将军,王上有何指示。”杨安连忙问道。
谢艾将信件交给杨安,轻声道:“王上让我军全力备战,以防备燕国大军可能的进攻。”
“哦,王上这么快就知道燕国方向的事情了,看来比我们也慢不了多少啊哈哈”张蚝大笑着说道。
“将军,我军已经开始积极备战,看来王上是多虑了,不如立即给王上回信,以让王上放心啊”杨安轻声说道。
谢艾蹙了蹙眉,正色道:“我军光是积极备战,只怕还是不行,必须要想办法克制燕国的铁索骑兵和战车兵才行啊”
“将军说的是,我部两万战车兵,面对燕国数万铁索骑兵和新组建的数万战车兵,压力的确是非常的巨大啊必须重新想出克制的办法才行,当然,若是可以增加我军战车兵的规模,也是可以的。”杨安正色说道。
“将军,邺城周边有的是木材,多打造一些战车,完全是可行的,还有,邺城周边有数万后备兵团,完全可以将他们组建成战车兵,如此一来,我军战车兵的规模就扩大了不少,必可一举挡住燕国大军的进攻。”张蚝大声说道。
“是啊将军,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杨安自然希望自己麾下的大军,可以得到扩充。
正文第八百五十七章华安僭越了
谢艾仔细想了片刻,看向杨安和张蚝,正色道:“为了应对燕国主力大军的威胁,我军战车兵不仅要扩充兵力,打造更多的战车,而且,还要大幅度增加战车的攻击力,唯有如此,才能从容对抗燕国的精锐大军。”
“将军说的是,不过,我军的战车兵已经很强大了,还能如何增加攻击力呢”杨安好奇的问道。
“是啊将军,如何才能提升战车兵的攻击力呢”张蚝也大声问道。
谢艾看向二人,正色道:“你们应该知道,我军每辆战车有四名士兵,其中,战斗士兵三名,中间一名持弓箭,负责远程攻击,两边的两名士兵手持长兵器,负责近战格斗,如此一来,我军战车兵的近战实力明显强悍,但远攻能力自然不足,而本将的意思,便是着力提高战车兵的远攻能力。”
杨安闻言,连忙说道:“将军的意思,是让三名战斗士兵,两人持弓,一人持长兵器以此来增加战车兵的远程攻击实力”
“将军,这样一来,战车兵的近战能力就大打折扣了,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啊。张蚝大声说道。
谢艾笑了笑,正色道:“你们猜错了,本将的意思,是让战车上,负责战斗的三名士兵,持有更多的兵器,他们不但要做远攻的弓弩兵,而且,还要做近战的长矛兵,并且,本将打算在战车的前方,安装一张重型大弩,大弩的攻击力和射程,皆远远超过普通的弓弩,破坏力极为强大,而战车后方的两名长矛兵。也装备弓弩,在敌军靠近的时候,可以以密集的箭雨向敌军射击,待敌军逼近之后,立即将弓弩卸下,并拿起长矛迎战。与此同时,负责操纵大弩的士兵,也要拿起长矛,参与近战并保护驭手,如此,战车上的三名战斗士兵,便可以发挥六名士兵的攻击了,而且,有了巨型大弩之后。战车的攻击范围也可极大的提高,从而在与燕国大军对阵的时候,占尽优势。”
见谢艾有如此打算,杨安与张蚝皆大为赞同,但战车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耗金钱的兵种,且对后勤的要求极高,杨安麾下现有的两万战车兵,对军饷的消耗已经非常巨大了。若是扩充兵马,并且按照谢艾的方法。为战车添置更多的装备,需要的金钱就更大了,而如此大的消耗,凭借河北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承担的,而且,搞这么大的行动。也不是谢艾有权利这么做的,他必须向华安请示,并经过华安的许可才行。
“将军的计划完全可行,不过,以河北的人力和财力。还不足以支撑这一切,不如将军现在就给王上写信,让王上调拨足够的粮饷和工匠,如此,将军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杨安大声说道。
“没错,杨将军说的对,必须立即将这一想法向王上汇报,末将相信,王上一定会同意的。”张蚝也大声说道。
谢艾点了点头,正色道:“二位将军说的对,不过本将还需要仔细的计算,看看打造战车和诸多兵器,到底需要多少银两,如此,也好向王上汇报啊”
杨安和张蚝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随后,谢艾便根据细作收集的燕国大军练兵的情报,做出了扩充两万战车兵计划,并根据扩充这些战车兵所需的装备情况,计算需要消耗的银两,而后,经过再三权衡,多报了一些数字,以防止不够用。
在计算好一切之后,谢艾便立即给华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谢艾不仅将扩充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向华安做了一番汇报,而且,详细的说明了扩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