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1 / 1)

晋霸天下 御览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里打造的,将军不妨也打一把吧”梓潼郡郡守,轻声建议道。

华安笑了笑,摇头道:“不必了,本将身上所佩之剑,比这里的全部刀剑加起来都要好上很多倍。”

梓潼郡郡守闻言,有些不信,他看向正在打造大刀的铁匠,笑着说道:“李铁匠,华将军说你打造的刀剑,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他的一把,你还不露两手,让华将军见识见识。”

李铁匠闻言,答应了一声,转身从屋里拿出来一把透着紫光的宝剑,轻声道:“就这一把了,将军看看锋利否。”说着将宝剑交给华安。

华安一看眼前的宝剑散发着紫光,便知道这是一把宝剑,心里有些舍不得损坏,但是梓潼郡的官员都在此处,自己若是示弱,岂不让人笑话,自己的威信还如何树立。

于是,华安嘴角一笑,拔出随身携带的青釭剑,对着眼前的紫光剑就猛劈了下去。

“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了。

这是刀剑的断裂声,听惯了这种声音的李铁匠,嘴角依然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看都不看一眼,就想当然的认为,是华安身上的佩剑断裂了,从而依旧淡定的打造自己手中的大刀。

“厉害啊厉害,这真是一把宝剑啊”见紫光剑被劈为两截,众人都吃惊的噫吁了起来。

听到众人的赞美,李铁匠心头更加得意,又一次想当然的认为,众人这是在夸自己的宝剑。

“李铁匠,你的宝剑值多少钱,本将如数照赔。”华安劈烂了别人的宝剑,心头自然有些过意不去,连忙表示要赔偿。

第四百零三章嗜血獠人

李铁匠闻言一愣,正在打铁的双手瞬间停了下来,抬头向华安的手中看去,却见自己精心打造的宝剑断为两截,而华安手中的宝剑却并无异样,甚至连刀刃都没有卷曲,这让他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好剑,真是一把好剑啊将军这把剑是在何处打造,竟能一下就砍断了小人锻造数月的宝剑”李铁匠对华安手中的青釭剑赞不绝口,并试问来历。

华安闻言,觉得这是个宣扬大晋国力的机会,于是,捂住剑柄,随后吹嘘道:“本将这把剑是祖传的,出自建康城一个小小的铁匠铺,在京城建康,这么锋利的剑是随处可见啊哈哈”说完笑着看向周围的蜀军降将。

周围的蜀军降服人员一听,顿时都大吃了一惊,大晋国一个普通的铁匠都能锻造出如此锋利的宝剑,由此可见大晋的国力,不是小小的蜀中可以对抗的,归顺大晋国才是顺应天意,才能保全自己。

李铁匠更是目瞪口呆,他没有料到自己打了一辈子的铁,甚至成为梓潼城最好的铁匠,却无法比过晋国一个普通的铁匠,这心里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小人铸了一辈子的刀剑,却比不过一个小小的江南铁匠,看来小人需要关门歇业,前往江南求学了。”李铁匠有了继续深造的打算。

华安笑了笑,看向李铁匠,说道:“求学,何须前往江南,蜀中自有擅长铸造刀剑的高人,汉王麾下的亲兵队正蒲铁,便是铸造刀剑的高人啊”说完看向李广身后的蒲铁。

蒲铁作为李广身旁的亲兵队正,每日保护在李广的身旁。华安渐渐的便与之熟悉了,得知其完全具备祖上的铸造技术,只是他觉得参军才能体现一个男人的价值,所以将铁匠铺关门。投奔李广去了。凭借好的身手,几年之内便成为李广身旁的亲兵队正。

打仗离不开刀剑。质量好的刀剑更是可以大大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因此,自从华安得知蒲铁完全具备先祖的铸造技术后,便有了组建一支铸造营的打算。

这支特殊的部队。专门负责铸造质量上乘的刀剑等武器,由蒲铁出任营主,并广招蜀中铁匠,以充实这支部队,不过,这都还是初步的构想,只有顺利的灭了蜀国之后。这些事情,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李广的示意下,蒲铁走上前去,将已经断为两截的断剑。劈成了四段,这更让李铁匠大为惊诧,并当即表示愿意拜蒲铁为师,率领整个铺子的铁匠追随蒲铁。

华安向蒲铁使了个眼色,示意蒲铁收下这支几十人的铁匠师傅,蒲铁自然点头答应了。

不过,大军正在向成都进军,此时带着这么多的铁匠没什么用处,于是让李铁匠等人继续在梓潼城打铁,待光复成都之后,再前往召他,李铁匠点头表示同意。

在梓潼城歇息一日后,华安便收到了涪城方向送来的降表,涪城守将表示愿意率领全城的士卒百姓归顺大晋。

得到这个消息,华安感到无比的兴奋,继续歇息一日后,华安率领大军向梓潼郡最南面的涪城行进,去接受涪城将士

的投降。

由于梓潼城是整个梓潼郡的核心,华安自然不能将这么重要的位置全权交给刚刚投降,还不是特别可靠的蜀军镇守,留下太多的北伐军又会减弱进攻成都的力量,于是,只留下了八百北伐军将士,驻守这里,同时将城池中,刚刚收编的三千蜀军士兵,全部调入战斗序列,让他们跟随自己,向涪城行进。

至此,华安麾下的大军已经超过两万,其中,北伐军骑兵共六千,步兵八千,辎重三千,投降的蜀军人马也超过了四千。

两万余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涪城行进,沿途更是有许多村寨,主动前来归附,这些村寨都是在李广派出的部下劝说后,前来投诚的。

能得到这么多百姓的大力支持,华安是既高兴又意外,身旁的部将和士兵们也显得春风得意,甚至有些趾高气扬。

对于主动投诚的百姓,华安自然好言抚慰,并表示归顺大晋一定亏不了,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同时,严令麾下士兵,不得扰民,否则严惩不贷。

在通往涪城的道路上,每隔几里便会有附近的村寨前来投诚,这让华安乐的合不拢嘴。

在距离涪城不足十里的位置时,由于旅途劳累,华安让大军暂歇,并等待后面的辎重人马。

“大哥,为什么停下来,再坚持一会儿,就到涪城了。”雷暴大声问道。

华安看向雷暴,揶揄道:“雷暴,你骑在马上自然是不累,可战马很累了,后面的步兵也都走不动了,歇息半个时辰再走吧也好等等后面的辎重人马。”

“是,大哥。”雷暴开口应了一声。

“大哥,您看,涪城方向派遣骑兵过来了。”王三指着从南门奔来的几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