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王猛,亲率两万骑兵向正西方向奔去,意图不明。”
慕容恪闻言一惊,随即看向眼前的地图,并根据地图仔细的分析了起来。
“四哥,王猛突然率领两万骑兵向正西方向行进,究竟是何企图,难道是要绕到我军的背后”慕容霸也感到非常吃惊,并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慕容恪连忙看向治水的上游方向,思索了片刻,摇头道:“不会,上游并不利于骑兵机动,王猛的两万人马若是从上游孤军深入,很容易就会被我军切断补给,况且,仅仅两万骑兵,就算抵达我军背后,对我军的威胁也是非常小的,这一点完全就不必担心。”
“既然王猛的两万人马不能对我军构成威胁,那又是为了什么呢”慕容霸感到非常的奇怪。
慕容恪摇了摇头,轻声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晋军突然要与我大燕国议和,这岂不是更奇怪吗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说完蹙起了眉头。
慕容霸认可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这么认为。
在治水南岸的晋军大营,华安正在等待慕容俊的答复,以便得到燕国的承诺之后,立即拔营南下。
不过,华安派遣的使者并没有见到慕容俊,为此,自然也就没有得到慕容俊的答复,这让华安颇为不爽,慕容俊避而不见,显然是在摆架子,以显示燕国的强硬姿态。
“王上,慕容俊避而不见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军退回易水南岸的诚意还不够吗”王三愤怒的说道。
华安想了一下,轻声道:“这也不能全怪慕容俊,是我们提出议和太突然了,慕容俊搞不清我军的真实企图,为此,有些不知所措罢了。”说完微微笑了笑。
王三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王上,如今朝廷方向的局势日益危急,若是慕容俊一直不答复,我军南下之行岂不要耽误了。”说完蹙起了眉头。
华安笑了笑,摆手道:“不用管慕容俊了,让将士们立即收拾行装,明日午后便拔营南下,记住,让步兵、辎重和战车兵先行,骑兵殿后,以防燕国大军发起追击。”
“是,王上,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王三大声应了一句。
随后,治水南岸的晋军主力,开始陆续收拾行装,做出了撤离的姿态。
晋军主力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收拾行装的姿态,自然很容易的就被燕军斥候发现了,并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燕军主将慕容恪。
慕容恪得知这一消息,自然是大吃一惊,并觉得晋军的行动很值得怀疑,虽然,他早就得知大晋朝廷再次派遣使者进入晋军大营传旨,但此前,华安已经抗命一次了,以华安所掌握的实力,就算再抗命一次,也是未尝不可的,毕竟,朝廷早就治不了他了。
“四哥,晋军主力在收拾行装,看样子是要撤离啊”慕容霸蹙眉说道,显然,他对晋军的行动很不理解。
慕容恪点了点头,轻声道:“也许是建康城方向出事了,否则,华安不会这么着急的撤军南归。”
“四哥,若是如此,我军是否可以在晋军撤退的时候发起追击,以重创晋国大军。”慕容霸正色说道。
慕容恪轻声道:“不可,敌强我弱,华安就算率军南归,也势必会有殿军,我军追击不会取得多大的战果,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显然,慕容恪知道燕军的实力已经处于弱势,若是渡过治水,向晋军发起进攻,根本不会占到便宜,况且,万一晋军撤退有诈,情况就异常糟糕了。
“报,将军,斥候刚刚传回消息,晋军大将王猛率领麾下的两万骑兵,已经进入通往并州的大路。”就在这时,斥候传回了王猛军团已经远离的消息。
慕容恪与慕容霸闻言,皆是一惊,如此,便足以证明,王猛军团并没有偷袭燕军后背的企图,而华安在这个时候将王猛和两万骑兵调离治水南岸,便足以证明,华安军团是真的要撤离了。
“王猛领兵前往并州,只怕是为了从并州进入关中,毕竟,秦、雍、凉三州对华安来说非常的重要,必须有大将负责镇守。”慕容恪轻声分析道。
“四哥,照这么说,晋军是真的要撤离了,如此一来,我军便可有喘息之机了。”慕容霸轻声说道。
自从晋军进攻鲁口以来,燕国大军便持续作战,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如今,随着晋军的撤退,燕国将可以大大的松一口气了。
慕容恪点头道:“是啊我军终于可以大大的松一口气了,不过,晋军对我大燕国的威胁始终存在,我军仍要加紧训练,以防备晋军的下一次进攻。”
“恩,四哥说的是。”慕容霸认可的应了一声。
随后,慕容恪便与慕容霸一同商议,在晋军撤离幽州之后,派遣多少大军占据幽州南部的几十座城池,在易水北岸布置多少人马等事宜,并派遣心腹将校,将确认晋军真心撤离的消息送往燕王宫,让慕容俊得知。
慕容俊与麾下大臣得知晋军是真的要撤离,顿时皆大大的松了口气,并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收复幽州南部的城池,甚至,有大臣建议派遣大军追击晋国大军,以重创晋军,不过,慕容俊此时手中的实力不够硬,为此决定不冒这个险,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治水南岸,表示接受议和的条件,以易水为界,罢兵停战。
傍晚时分,华安在中军大帐刚刚用完晚餐,慕容俊派遣的使者便抵达了大营,并传达了慕容俊罢兵言和的态度。
见慕容俊答应了条件,华安轻声说道:“各位将军,慕容俊已经答应与我军以易水为界,罢兵言和,明日午后,我军可以安心的出发了。”
正文第八百二十六章兰陵城下
华安麾下的部将,见慕容俊已经答应议和,皆是大为高兴,虽然晋军将士的士气仍旧旺盛,但毕竟连续征战数月,将士们也都有些累了,尤其是燕军的治水防线极其牢固,在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将士们自然希望可以罢兵休整一段时日。
随后,华安开始分配具体的撤军步骤,众将领返回大营之后,便立即吩咐麾下将士,进行撤军前的积极准备。
第二日午后,华安麾下的主力人马,已经相继做好了撤军的准备,在华安的命令下,辎重兵首先向南撤离,紧接着便是主力步兵,而后便是战车兵,骑兵最后出发。
作为全军的精锐,王三亲自统领的一万亲卫军,最后一批撤离治水南岸。
在亲卫军将士撤离之前,华安与王三二人,策马立在治水的南岸,遥望着北岸的燕国大营,陷入了沉思。
燕国的都城蓟城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