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算得上是你的亚父了,哈哈哈”说完又笑了起来。
被张祚如此侮辱,张重华如何能受得了,在听完张祚的言语之后,张重华气的脸色发青,差一点就背过气了,喘息也加剧了不少。
见张重华被气的哆嗦了起来,张祚笑得更开心了,并接着说道:“太后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姿色还是不错的,可谓风韵犹存啊与太后一番”
张祚将自己与马太后之间的丑事,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并时不时的添油加醋一番,并故意趴在张重华的耳边说,以让张重华可以听得更清楚一些。
听了张祚与自己生母马氏的丑事,张重华彻底的气坏了,他浑身上下不停的哆嗦,脸色铁青中透着些许苍白,气息显得极为微弱。
此时的张重华,头脑倒还是清晰的,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怕是等不到谢艾返回姑臧了。
“谢爱卿”痛苦不堪的张重华,在弥留之际,思维里所想的便是谢艾,说完气一松,便昏了过去。
见张重华被自己气的晕了过去,张祚显得极为得意,如今的张重华已经病重的说不出话了,他完全不用担心张重华会报复自己。
“王上晕过去了,快宣医官。”
张祚假惺惺的喊了一句。
很快,王宫的医官便快步进入了张重华的寝宫,并手忙脚乱的为张重华诊治。
“长宁侯,王上,他已经”医官首领抱拳说道。
“快说,王上怎么了。”张祚假惺惺的说道。
医官首领抱拳道:“卑职无能,王上气息全无,已经归天了。”说完跪在了张重华的床榻旁。
“王上归天了,王上归天了。”很快,凉王张重华归天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姑臧城,并向更远的地方传去。
姑臧城的王宫,在第一时间响起了一片哭嚎声,大量的缟素在第一时间准备完毕,整个王宫顿时飘满了白色的布匹。
从姑臧城开始,整个凉国境内,所有的老百姓都戴上了缟素,哭嚎之声传遍了整个凉国。
在治丧的同时,左长史马岌带领一队王宫亲卫,在张重华的棺椁前,亲自朗读了张重华的遗诏,并让世子张曜灵立即登基为王,以安定社稷。
在众大臣的拥护下,年仅十岁的世子张曜灵,正式登基称王,不过,很快,王太后马氏便下达懿旨,以凉王年幼为由,让长宁侯张祚为辅政大臣,都督中外诸军事,护军将军,全面负责凉国的朝政。
张祚的心腹在众官员之中,占据颇多的比例,因此,他们极力拥护马太后的懿旨,并恳请长宁侯张祚担任辅政大臣。
张祚自然不会客气,于是,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凉国的摄政王,掌管整个凉国的命脉,一些原本效忠张重华的大臣,见张重华已经归天,而新任的凉王比较年幼,于是,纷纷投靠张祚,并一起拥护张祚担任辅政大臣。
凉王张重华归天,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消息,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到了关中方向,并向更远的地方传去。
镇守关中方向的王猛,在张重华归天的一日后,便得知了这一消息。
如此重要的消息,自然引起了王猛的格外重视,以王猛对凉国形势的分析,凉王张重华只要一死,凉国境内必然会发生政治动乱,如此,便是吞并凉国的绝佳时机。
为此,王猛一面派遣心腹,严密监视姑臧城方向的一举一动,一面加紧训练新招募的十万骑兵,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奔袭凉国。
“将军,潼关方向传来消息,谢将军亲率三千凉国骑兵,在几日前进入了关中,正向西北方向而去,似乎有返回凉国的意思。”一名小校奔入中军大帐,向王猛汇报道。
王猛闻言,微微有些惊讶,谢艾率领三千凉国骑兵向西北方向行进,很明显是为了返回凉国,但谢艾的行动有没有得到华安的授权,他是完全不清楚的,为此,也没有进行拦截的理由,不过,亲率数千精锐骑兵,前去问候一下,倒还是完全可以的。
进行一番准备之后,王猛便亲自率领五千精锐亲兵,向谢艾大军的必经之地奔去,准备与谢艾聊上一聊。
此时,谢艾与麾下的三千凉国骑兵,已经进入频阳城附近,并扎下了营盘,准备歇息一日,第二日继续行进。
“将军,姑臧城方向传回消息,凉王已经归天了。”刚刚扎下营盘,谢艾便收到了凉王张重华归天的消息。
“什么,凉王已经归天了。”谢艾闻言大惊,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凉王张重华还这么年轻。
正文第七百六十四章谢艾回姑臧
张祚的亲信遍布姑臧城,王宫之内更有其众多耳目,因此,张重华决心册封张曜灵为世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祚的耳中。
对于张重华的这一决定,张祚并不感到惊讶,但册封世子的时机,恰好是撞破他与马氏私情的时候,因此,张祚心里很是紧张,他觉得张重华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为此,他加派人手,收集张重华在宫中的一举一动,以及见过什么人,派遣什么人出宫等事宜。
很快,张祚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张重华派遣心腹前往并州,这很明显是要召回谢艾的节奏,而谢艾当年深受张重华重用,极有可能返回姑臧,帮助张重华对付自己,虽然,此时,谢艾麾下仅有三千凉国骑兵,但威力不可小觑,张祚非常的害怕。
“侯爷,周将军急报。”在张祚的府邸,一名下人将边关将领的急信,送到了张祚的手中。
见是边关将领送来的急信,张祚不敢耽误,连忙打开阅览,看完顿时大吃一惊,原来这名边关将领是张祚的亲信,但张重华并不知情,因此,他收到了张重华的密信,并在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张祚,让张祚立即做好应对的准备,免得陷入不利的境地。
张祚得知这一消息,顿时,如芒刺在背,张重华的这一密信,可以说为日后边关将领起兵反对自己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这仅仅是个开始,张祚相信。下一步张重华还会采取更多的行动,为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尽快除掉已经病重的张重华。
在与几名心腹亲信商议一番之后,张祚决定在张重华每日饮用的汤药上下手,将慢性毒,药加入汤药,从而让张重华早日死去。
姑臧的王宫之中,有张祚的亲信,甚至。在伺候张重华的宫女之中。也有张祚的人,因此,将慢性毒,药放入张重华的汤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慢性毒,药发作较慢,很难被发现。
张祚的报复行动。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