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一来,在大量战车进入部队之后,将士们就可以更快的适应了。
随着将士们在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华安命令工匠们,对战车进行各种有利的改造,以让这些战车可以发挥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第一批一千辆战车便进入了军营之中,充当四万将士的训练之用,很快,越来越多的战车,相继进入大营之中,华安麾下的战车兵,开始初具规模。
除了组建战车兵之外,华安还将刚刚归附的原魏国兵马,分成两部,蒋干负责统领四万步兵,王午负责统领两万骑兵。
如此,华安在邺城的主力大军,便有七万骑兵、四万战车兵、四万步兵,主力大军的总兵力高达十五万之众,另外,两万后备军团也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训练,从而让邺城周边的后备军团,高达五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兵力,足以阻挡燕军的再次南下,甚至,在战车兵完全形成战斗力之后,可以挥师北进,攻占幽州和平州,进而灭掉燕代两国,统一整个北方。
华安在邺城方向,日夜训练兵马,在关中方向的王猛也没有闲着,自从得到华安的许诺之后,王猛便开始积极募兵,并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了十万骑兵部队,并分散在长安城的郊外进行训练。
为了训练这十万新兵,王猛从驻守长安城的三万主力大军之中,抽调了三千将士,让他们担任训练的任务。
除了训练十万新兵,王猛更加重视关中的农业发展和官吏的德行,并时不时的带领部分属下,进行微服私访,只要发现官员不尽心尽力为百姓办事,有鱼肉百姓的行为,便立即逮捕治罪,并没收所有家产。
如此一来,关中的豪族官员,便再也不敢尸位素餐、鱼肉百姓了,每日只有兢兢业业的为老百姓办事,生怕一不小心被王猛逮住治罪。
在王猛的治理之下,关中的发展越来越繁荣,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富足,甚至,都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之景。
当然,此时天下群雄并起,根本谈不上太平盛世,王猛深知这一点,为此,他首先将眼光锁定在了西北的凉国,并派遣心腹细作,密切关注姑臧方向的一举一动。
正文第七百六十一章放荡的马氏
王猛的嗅觉非常的灵敏,此时的姑臧城方向,的确出现了一股逆流,凉王张重华的亲哥哥张祚,与其宠幸的大臣赵长、尉缉等人相互勾结,并结为异姓兄弟,打算趁机篡夺凉国的江山。
张祚的野心由来已久,并且他觉得凉国的君主之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毕竟,他是前凉王张俊的庶长子,而张重华却是庶次子。
自古以来,继承王位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前凉王张俊的嫡子因为生病而夭折,如此一来,继承王位的应该是庶长子张祚,但不知什么原因,张俊却立了自己的庶次子张重华为世子,这让张祚很是愤愤不平。
张祚性格狠辣而刚强,他认为在继承王位这件事情上,自己的父王做的很不公平,他的各方面能力都不比张重华差,且年长许多,平时,他总是在弟弟们的面前耀武扬威,而如今,身为庶长子却要俯首向自己的弟弟称臣,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在张重华刚刚继承大统的时候,姑臧城便传出了小道消息,说张重华之所以被立为世子,是因为母亲马氏的关系,甚至,还有传言说,张俊的嫡长子便是被马氏毒死的。
当然,这些都是谣言,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为之罢了,但张重华的母亲马氏,深得前凉王张俊的宠爱,倒是不争的事实。
要说这个马氏,长相极为出色,皮肤细嫩滑腻。即便已经四十多岁,浑身依旧可以散发出让男人陶醉的气质,而且,马氏水性杨花,天性放荡,最擅长的便是勾引男人,在张俊活着的时候,她便深受宠爱,从而让张俊爱屋及乌,立马氏的儿子张重华为世子。
张俊死后。马氏失去了男人的雨露滋润。内心极为无聊寂寞,但就在此时,张祚前往后宫拜见马氏,并在目睹马氏的姿容后。不自觉的面红耳赤起来。
马氏善于勾引男人。自然看出了张祚对自己的怦然心动。虽然张祚是自己名义上的孩子,但并非是其亲生,为此。马氏毫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对于放荡的马氏来说,眼前帅气年轻的小鲜肉张祚,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空虚寂寞。
从此之后,身为王太后的马氏,便时常寻找机会与张祚私会,每一次都是尽情的缠绵和放纵,直到完全满足之后,才会放张祚离开。
若是张祚一连数日不去后宫与自己私会,王太后便会派人传达懿旨,宣凉州牧张祚进宫议事,所谓的议事,自然不是什么国之大事,而是软香卧榻之上的缠绵悱恻。
在赵国大将麻秋进攻凉国的时候,凉王张重华曾率领大军亲征麻秋,在张重华离开姑臧的数月时间里,马氏便大胆的将张祚留宿在自己的寝宫,一连数月都不曾放张祚离开,以满足自己日渐高涨的寂寞。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太后马氏与凉州牧张祚日夜缠绵,如此明目张胆的放纵,自然很快就在王宫内传开了,很快,整个姑臧的老百姓都得知了这件事。
凉王张重华在返回姑臧之后,便得知了自己母亲,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张祚之间的私情,为此,肺都要气炸了。
但有句俗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一个是自己的生母,一个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二人都是自己最亲的人,他们之间即便有什么私情,也不应该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有辱王族的尊严。
为此,张重华极力驳斥王太后马氏与凉州牧张祚有私情的说法,并给姑臧的官员下令,让他们全面禁止百姓谈论此事,若发现老百姓乱嚼舌根,立即抓捕治罪。
张重华如此行事,一是为了维护王族的尊严,淡化马氏与张祚之间的私情,二是旁敲侧击,警告张祚和马氏恪守本分,不要再有任何的出格的举动。
不过,张重华有些太一厢情愿了,俗话说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老百姓的悠悠之口,岂是可以随意封住的,而四十如虎的马氏,也不是张重华的一句话可以吓住的。
有了亲生儿子给自己澄清绯闻,马氏显得更加大胆和理直气壮了,并仍旧频繁宣凉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