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了利用东风火攻的计策。
渡口南岸距离北岸很远,华安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对岸的赵军水寨,为了近距离侦查,华安决定亲自乘船前往侦查。
华安和雷暴、王三登上了一艘小船,在水兵的操纵下,小船迅速的向对岸的渡口驶去。
当船至江心的时候,华安让水兵停止摇橹,让小船顺着江水自动漂移,过了好久,华安才从两岸的参照物,感受到船只的移动,这说明渡口处的江水流速很慢,利用水流的速度从上游火攻,显然也有些行不通。
小船继续向对岸驶去,在距离北岸渡口一箭之外停了下来,再往前走就会遭到赵军的弓箭射击了。
华安仔细的观察赵军的水寨,发现赵军训练很刻苦,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赵国水军的实力就会反超晋军水师,到那时,情况将变得极为糟糕。
“大哥,快走吧赵军战船划过来了。”王三见赵军水寨中划出数艘战船,大声提醒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回去。”
在华安的命令下,小船快速向渡口南岸驶去。
从赵军水寨杀出的几艘战船,自然发现了身穿便衣的华安和身穿将军铠甲的雷暴、王三,他们觉得眼前小船上的一定是晋军的大人物,于是,以最快的速度追击。
见赵军数艘战船追得很紧,负责摇橹的水军士兵紧张的冒出了汗。
华安见了,正色道:“不要急,慢慢摇,既然来一趟,怎么着也要给赵军一点见面礼吧”说着拿出了身旁的弓箭。
赵军的战船摇橹手多,因此速度快一些,眼看着就要越追越近了,华安弯弓连续射箭,每一箭射出,都有一名赵军士兵中箭跌落江中。
十几箭之后,赵军将士大惧,不敢再追击,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华安乘坐小船顺利的驶向渡口南岸,一路上,华安不断的思索最佳的破敌之策,可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到最佳的破敌之策。
回到渡口南岸之后,华安回到中军大帐,开始看着地图仔细的思索,以寻找最佳的破敌方案。
几日后,铁牛和赵武所部传回消息,他们的大军已经渡过浙水,华安算了一下,距离京城也就五日左右的路程了,若是铁牛和赵武的大军能抵达京城,晋军的压力将再一次大减,而石虎主力大军的优势则将被抵消不少。
又过了几日,石虎的战船造的更多了,几艘四层大船开始在赵军大营中出现,实力的增强,自然让石虎的野心极度的膨胀,为了快速的踏平江南,石虎决定要尽快与晋军水师决战。
为了了解部将们的想法,石虎召集了麾下的将领,决定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在石虎的中军大帐中,部将们立在大帐的两侧,听候着石虎的训示。
“各位将军,我军战船已三倍于晋军,本王觉得现在也该是与晋军水师决战的时刻了,各位以为如何”石虎开门见山的问道。
“末将以为,我军完全有实力一战,战则必胜。”
“末将以为,我军水师与晋军水师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若是决战,胜算只有五成。”
“王上,我军水兵训练还有不足,士兵仍有三成晕船,真的打起了,胜负难料啊”
部将们分别发表不同的意见。
“什么,训练了这么久,竟然还有士兵晕船,为何会如此”石虎一听士兵三成晕船,顿时火冒三丈。
“王上,江面颠簸,士兵在战船上站不稳,自然容易晕船,若要克服晕船,唯有加强训练,别无他法。”一名部将解释道。
“训练、训练、训练,本王的大军还要训练到什么时候。”石虎闻言又是大怒。
站在姚戈仲身后的姚襄本想进言,不过被身旁的父亲阻止了,因为,姚戈仲觉得自己渡江南下,未能取得
任何大的战果,还损兵折将,因此,觉得还是不要再出风头的好。
第三百六十五章草船借箭
五十艘火船上的一百名水兵,借着微弱的光线,悄悄越过了赵军水寨外围的箭塔,向着停泊数千艘大小战船的赵军水寨内部行进。
赵军水寨中,万余弓弩手仍在不停的向晋军战鼓声发出的方向射击,弓弩箭矢的消耗已经高达百万,可晋军的战鼓声却没有丝毫的减弱,这让站在高台上的石虎,以及麾下将领都有些迷惑不解。
“王上,晋军战鼓声始终不变,既没有向前进攻的行动,也没有后撤的打算,这里面似乎有阴谋啊”一名将领向石虎汇报道。
石虎闻言一怔,思索了片刻,看向身后的诸将,问道:“诸位将军以为,晋军有何阴谋。”
“王上,昨夜晋军数百艘战船在我大营外绕了几圈便撤离,今日凌晨又前来击鼓呐喊,末将以为,这是晋军的疲敌之计,目的是让我军将士无法休息,从而减弱我军的战力。”一名部将信心十足的说道。
“是啊是啊昨日傍晚晋军在大营外寻游的时候,末将就觉得奇怪,此时跑来击鼓呐喊,分明就是不让我军休息的疲敌之计。”连续几名部将赞同道。
“王上,从鼓声判断,晋军战鼓只有一百多,所需战船十余艘足以,我军立即派出三十艘战船,便可围歼之。”一名将领建议道。
“疲敌之计。”石虎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支雄,问道:“支雄将军,可否派出战船出击。”
支雄摇了摇头,抱拳道:“王上,万万不可,此时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外面晋军战船的多少,万一遭遇晋军的埋伏就麻烦了,晋军擅长水战,在大雾天仍可调动自如,而我军士兵水战极不娴熟,只要离开水寨,很快就会迷失方向,一盘散沙,只能被晋军各个击破。”
“哼,练了这么久,士兵连方向都辨不清。”石虎发怒道。
“雾气实在太大,王上恕罪。”支雄连忙请罪道。
石虎看向晋军鼓声传来的方向,不耐烦的说道:“咚咚咚的,吵死了,难道就一直让晋军这么吵下去。”
“王上,只要雾气一散,末将就亲率战船,出寨驱赶晋军水师。”支雄连忙说道。
石虎指了指天空,大怒道:“天还没亮呢若要雾气散尽,至少还要三四个时辰,哼。”
支雄怏怏不乐,退向一边。
大将姚戈仲一直低头不语,但他身后的爱子姚襄,却一直在努力的思考,他总觉得晋军不远不近,一直击鼓呐喊,似乎没有疲敌之计这么简单,或许还隐藏着别的阴谋。
想了半天,从大雾、击鼓呐喊、船只、江面等因素,姚襄想到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战例赤壁之战。
当时雄踞北方的大汉丞相曹操,兵力极为雄厚,于是就有了南下征讨东吴,以实现统一天下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