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以来,便是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失之则国必亡。”
“哈哈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只怕没有这么夸张吧现在传国玉玺就在本将的手中,难道本将现在就可以得到天下吗”华安打趣的说道。
张育闻言一惊,抱拳轻声道:“以将军目前的实力,只要善加经营,得天下并非难事,若有传国玉玺相助,就更加名正言顺了。”说完小心的看向大帐外。
华安闻言,神色一紧,轻声斥道:“张育,你休得胡言,本将对大晋朝廷忠心耿耿,岂能做此不忠不义之事,此事万万不可再提。”
“将军,如今大晋朝廷已经名存实亡,有如战国之周天子,为了天下百姓的生计,将军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礼,适当的时候,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张育接着小声说道。
张育说的都是实话,如今的大晋天子仍旧是个孩童,根本不具备驾驭边关大将的能力,大晋朝廷的各路边关大将,完全都是处于半独立状态,仅仅是在名义上归属大晋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华安也绝对不会私吞传国玉玺,并与大晋朝廷相抗衡,因为一旦自己私吞传国玉玺,一定会引起桓温和殷浩的不满,若是两路大军联兵讨伐,华安是难以应付的,况且,北方还有燕代联军,西北还有凉国和吐谷浑,华安实力虽强,但却无法同时对抗如此多的势力,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受苦的就是天下的老百姓了。
在华安的心中,传国玉玺完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自己若是私吞传国玉玺,便会成为众矢之地。
不过,华安看得出来,张育对自己非常的忠心,为此,也不在指责他,而是看着传国玉玺,笑着说道:“传国玉玺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魏国拥有传国玉玺,不还是落了个国君被生擒,国运岌岌可危的下场,况且,你想过没有,若是本将私吞传国玉玺,朝廷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认为本将是叛逆之辈,桓温和殷浩都会借此机会率军讨伐我军,另外,燕代等国的国君,也会为了得到传国玉玺,率军猛攻我军的,到那时,我军四面楚歌,不还是得乖乖的交出传国玉玺吗”
正文第六百九十二章护送玉玺
听了华安的解释,张育觉得有些道理,便不再劝说,不过,从华安的态度,张育也发现了一些端倪,华安对他的进言,并没有表示出很大的反感和愤怒,反而冷静的分析这么做的不利情况,由此可见,华安对大晋朝廷并非完全愚忠,而是,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了。
见张育不再言语,华安看向手中的传国玉玺,轻声道:“虽然这传国玉玺是天下至宝,所有觊觎皇位之人都想得到他,不过,在本将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块做工精美的石头罢了,冉闵得此宝贝却被燕军生擒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本将绝对不会为了一块精美的石头,而使自己成为众矢之地的。”说完将手中的传国玉玺放在身前的几案上。
在华安的心中,所谓的天命与一块石头是不可能有太大关系的,若自己真的可以取得天下,那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得来的,而不是因为偶然间得到一块精美的石头,天命归于一块石头是非常荒谬的。
张育闻言,不禁为自己的草率献
计而汗颜,顿了顿,抱拳道:“将军说的是,传国玉玺的确就是一块做工精美的石头,不过,天底下想要得到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将军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将传国玉玺与魏国人质一同送往建康城,就一定要做好防备,以防传国玉玺在半路上遭遇不测。”
“哦,你是说。有人会在半道上抢夺传国玉玺,可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呢”华安轻声问道。
张育上前一步,轻声道:“将军,这天底下想当皇帝的人多的是,他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要得到这传国玉玺,所以,将军必须多派兵马护送。”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张育没有明说是谁。不过。从河北前往建康城,一路上要经过的区域,的确有许多手握重兵的将领,他们之中有谁对皇位感兴趣。华安无法得知。不过。至少有几个人,华安是非常怀疑的,那便是投降大晋的蒲洪和姚襄。这二人皆来自异族,而且心怀野心,对大晋的忠心度是最低的,若是传国玉玺从他们的防区经过,难保他们不会为了得到传国玉玺而铤而走险。
“姚襄、蒲洪之流,皆手握数万重兵,此二人现归附殷浩,负责镇守扬州的北部区域,以及徐州、豫州一带,是魏国使者前往建康城的必经之路,此二人心怀野心,本将很是不放心,此次若有人打传国玉玺的主意,则多半是此二人了。”华安肯定的说道。
“将军,姚襄与蒲洪皆手握数万重兵,若他们真的要打传国玉玺的主意,那我军岂不要派遣主力大军护送,如此,方可万无一失,不过,这样一来,我军面对燕军主力骑兵南下,压力就大了。”张育忧虑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自信的说道:“一个小小的传国玉玺而已,何须主力大军护送,三千人马足矣。”
“将军,仅仅三千人马,如何能防备姚襄和蒲洪的数万大军。”张育好奇的问道。
华安再次拿起几案上的传国玉玺,看了半晌,正色道:“我军三千人马,自然不能对抗姚襄与蒲洪的主力大军,不过,武力不能取胜,可以用智谋取胜,姚襄与蒲洪皆是聪慧之人,不过,也未必能识破本将的暗度陈仓之计。”
“暗度陈仓,将军的意思,是同时派出两路人马,一路携带真的传国玉玺直抵建康城,另一路则携带伪造的传国玉玺,吸引不法之徒前来抢夺,从而保护真的传国玉玺,妙,真是妙计啊”张育立马就明白了华安的用意。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亲自前往魏国使者的营帐,告诉他本将的计划,并要他保密和配合。”
“是,将军,属下这就去办。”张育轻声领命,并立即离开中军大帐,前往魏国使者居住的营帐。
在夜半的时候,两支人马已经准备就绪,负责护送冉明和传国玉玺的,是华安麾下的三百精锐骑兵,而魏国使者一行人,则是让华安麾下后备军团的三千士兵负责保护。
为了掩人耳目,在天亮之前,护送传国玉玺的三百精锐骑兵,带着冉明已经提前出发,而三千后备军团,则在准备辎重车和各种用品。
天亮之后,华安麾下的三千后备军团,将十几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