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柯承业不知道皇后跟自己说的话是不是得到皇帝的授意的, 但是, 他不敢久留。本来他从宁寿宫里出来的时候就不早了, 现在眼看着宫门就要落锁,自然是先出宫去为宜。
反而是皇帝这边, 因为政务繁忙, 当天和第二天都没有时间进后宫, 直到第三天,才踏入后宫。
可巧,这几天正好皇后身上不方便,加上天色也晚了,皇帝也不想费事儿, 直接就召幸了某宝林去寝宫侍寝, 然后,这位宝林就把皇后见了外臣这事儿告诉了皇帝。
当然,皇后摆开全套执事见某位臣子,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而且,皇后摆开全套执事见某个臣子, 也是皇后的权利。真正让皇帝留心的,竟然是这位宝林说的内容。
她把皇后跟柯承业的具体谈话内容透露给了皇帝。
皇帝本来只是想解决一下生理需要的,听说之后,就冷笑道:“这宫里头连块石头都会说话, 朕跟澂儿一般大的时候就知道。可是怎么总是有人以为,自己能够越过皇后?没错, 皇子妃和宫妃看的是家世。但是,唯有皇后,绝对不能没有眼界。不,应该说,皇后的眼界,比皇后的肚皮更加重要。”
如果皇帝是那种看重肚皮的皇帝,只怕他当年就会在竺贵人和吴贤妃、周德妃、赵敬妃之间择一为后,而不是选择贾琰这个不知道会不会生养的人了。
要知道,他们贾家的姑娘本不是以能生养出名的。贾敏更是在四十岁才得了林黛玉一个女娃。
那宝林这才知道犯了忌讳,她连忙想扑上去求饶,不过,皇帝没动,高顺却先一步,把她踢了出去。
这个宝林,进宫七八年了,说没宠,好歹一年也能轮到个一两回,说有宠,她还不如严婕妤呢,好歹严婕妤一年也有五六回。只不过,她们几个因为年轻,承宠的次数也差不多,因此比较抱团而已。这个宝林会跟严梦茹混,自然是知道严家俨然一副岭南的甄家,而且因为严梦茹的“得宠”,因此选择了做这个马前卒而已。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直接抬了回去。而且还不止如此。
皇帝直接道:“去查一查,看看这些女人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不,还是不用了,以前侍过寝的,以后就不必抬来了。”
皇帝很清楚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儿。他当年会给贾琰优待,那是因为贾琰有功,而且贾琰没有窥视帝踪,也没有诋毁上殿,贾琰做的,也不过是基于她的身份地位和爱国之心的思考,就是有针对竺贵人,那也是妾妃与妾妃之间的争斗,而不是诋毁皇后。
别说当年孟皇后还好好的,就是现在,贾琰偶尔提起孟皇后,也都是以姐姐呼之,而且语气十分恭敬和怀念,从来没有说孟皇后的坏话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是这些妃子呢?她们却是在企图离间帝后!
不是皇帝说,妃子之间争宠,弄点小手段,吃点小醋,他都不介意,但是,作为妃子,尤其是低位妃嫔,竟然打探起皇后在交泰殿跟臣子的对话来了!这些人能够把手伸进交泰殿和皇后身边,那下一次,她们是不是要把手伸进福宁殿和他的身边了?
皇帝本来是想查,转念一想,会在背后打见不得人的主意的,无非是那几个人罢了。这些人以为,这些年来,自己只宠幸了她们几个,她们就是有宠的了?
皇帝才没有这个耐性呢。
他甚至连调查的精神都没有,直接把这些妃子全部打入了深渊。
得,这些低位妃嫔,无论年纪大小,之前侍寝过的,都没了侍寝的机会。至于剩下的那些,如果背后发现不干净的,一样被皇帝束之高阁。
这就是皇帝。
宫里本来就没有秘密。
很快,已经侍寝过的那些妃嫔们,个个如丧考妣。至于严梦茹,更是如三九严寒天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
却说皇帝,回到勤政殿正殿之后,就没了兴致,索性批了斗篷,往清凉殿而来。巧的是,这个时候的贾琰也没有入睡,而是在灯下写写画画,在她面前大大的书案上七零八落的,散着好些纸张。
因为皇帝没有让人通报,所以贾琰也不知道皇帝进来了,直到皇帝伸手,挡住了烛光,才听她头也不抬地道:“何尚宫,帮忙换根蜡烛。”
半天不见人动,贾琰纳闷地抬起头来,这才抬起头,愕然看见皇帝面带微笑站在她的面前。
贾琰连忙向皇帝行礼,拜见皇帝。皇帝伸手把她拉了起来,道:“皇后这是在做什么呢?”
贾琰道:“万岁,您看这里,沿着虾夷往北,然后绕过这里,……”
“有够远的。”皇帝看了看这张地图,道:“这里有什么?皇后为什么用朱砂画了一个圈?”“我请钦天监的博士算了一下。这里,按照东瀛的地脉走向,钦天监推算,这里,还有一座金矿。应该没有人找到。”
皇帝傻眼了:“真的?”
“嗯。所以我打算让东瀛人去那边找金子。”
皇帝低低地看了一眼地图,笑道:“皇后打算把东瀛人驱逐到那边,然后把我们中原人迁到东瀛、东洋诸岛上?”
贾琰点了点头,道:“是的,万岁。您看,这里是东瀛诸岛,这里是南洋诸岛,这些岛屿,就好似一条锁链,牢牢地锁住了我华夏的一只脚。所以,为了我们华夏,为了我们大晋,我们必须把这些地方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中国古代的地图跟现代西方传来的地图不同。中国古代的地图,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就是当初的贾琰,第一次看到这种地图的时候,也非常不适应。
不过,就跟贾琰说的那样,如果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东洋、琉球诸岛,还真的跟一条锁链一样,重重地封锁了帝国的东面,封住了帝国扩张的脚步。
皇帝低着头,在那张山河舆图上点来点去,忽然道:“皇后,你有没有觉得,这长江和金陵变得非常重要?你看,我们大晋的海岸线是弓,长江是箭,……”
贾琰低着头,看了看,道:“万岁说错了呢。要我说,这东瀛诸岛跟我大晋海岸线构成了一把反弯弓,长江则是已经在弦上的箭。大晋的未来,应该是在这广阔的未知海域才对。”
皇帝先是愣愣地看着贾琰,忽然笑了。
“皇后果然不同。”
人会因为无知而恐惧,而会想到去探索未知,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无知。
皇帝可是很清楚的,自古以来中原就有这样的说法,海洋的尽头,那是归墟,是众神的墓园,无数的古神长眠于此。胆敢进入归墟之人,必会惊扰到远古的众神。
要想派出探险队,就必须先克服国内的这些声音。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皇帝道:“所以,皇后是打算让东瀛人去海那边?”
贾琰道:“是的,万岁。臣妾听说,东瀛多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可饶是如此,东瀛还有上千万的人口,这还是不完全统计。万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四百年来,东瀛一直处于藩镇互相征伐的年代。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瀛,这是到了统一的时候了。”
贾琰道:“是啊,万岁。如果不是柯承业,也许东瀛会诞生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举统一东瀛,然后让东瀛成为我大晋心腹大患。”@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朕应该庆幸的是,朕娶对了妻子。如果当初不是立了你为后,那朕也不会注意到柯承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救下他了。”
皇帝很清楚,无论是先头的孟皇后还是竺贵人,都没有这份远见,说不定还会仅仅因为倭寇之乱四个字就把柯承业给处死,不,应该说,仅仅是听了倭寇之乱四个字之后,就咬牙切齿地要下面将柯承业处死。
所以,东瀛和倭寇能够在大晋的掌握之下,这有一大半是贾琰的功劳。
这是皇帝最清楚的事情。
他这位皇后,跟他才是绝配。他掌控欲强烈,所以她从来不争权夺势,也不在任何地方安插任何人手;他有的时候会走入迷障,而她则用超凡的远见,给他指引方向。
如果不是这位皇后,他会陷入跟太上皇争斗的迷障,然后在很多国策上做出错误的决断。这些决断,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将来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就跟这些岛屿化成的锁链一样,会一直套在大晋的脖子上,越勒越紧,最后断送了大晋朝。
那个时候,他不要说赢过太上皇了,他怕是百年之后要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己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精力也越来越不足了。下面的几个孩子还年幼,不过,有皇后在,应该能够守护好大晋呢。
贾琰可不知道皇帝这会儿正想着这样的念头,她看见皇帝一直看着她,便笑道:“万岁今儿个尽说些好听的话哄我,难道不是万岁自己欣赏这个柯承业又不好意思自降身份接见一个海盗头子,因此才拿着臣妾顶缸吗?如果不是万岁,臣妾能够知道这个五船帮主才怪!行,万岁说是臣妾的功劳,那臣妾就当全部是自己的功劳好了。”
皇帝笑笑:“你呀!小滑头!”
不过,皇帝也知道,贾琰说的是实话。如果没有他点头,那柯承业的资料是不可能送到贾琰的面前,自然也不可能即使救下柯承业一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也许很渣,但是被他放在心上的女人,只要在他的心上,他就会护着。
总之,就是很皇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