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1 / 1)

[红楼]娇女迎春 无法忘记的遗憾 275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22章

十年过去, 王夫人已经不如当初的富态慈祥的模样。在佛堂里面呆了这么些年, 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在自己面前死去, 对王夫人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重。如今的王夫人,瘦得可怕, 越发显得颧骨突起, 两只眼睛精亮, 就好似一条立起来的蟒蛇,瞪着一双眼睛,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这样的王夫人,当她的视线落在探春的身上的时候,探春也忍不住缩了一下。

王夫人盯着探春, 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王夫人不是傻瓜。或者说, 王家女在别的地方也许是蠢的,但是,若论把日子过下去的能耐,她们的本事和手段却是绰绰有余的。

王夫人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丈夫肯定是靠不上的, 儿子没能耐,也废了, 孙子跟自己又不亲,自己的名头底下还多了探春和贾环这两个便宜女儿便宜儿子。

从情感上来说,王夫人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探春和贾环的。但是理智告诉王夫人,她的儿子贾宝玉已经不中用了, 贾兰又被李纨拢在手里,如果她想有个安生的晚年, 起码也要把贾环笼络住。毕竟在宗谱上,如今贾环也是她的儿子,亲儿子,说不定将来她还要指望贾环养老。

问题是,如今的贾环已经不是小孩子,要想笼络过来,着实困难。要想养老,无论是依靠贾兰还是依靠贾环,都跟指望贾宝玉给她生个孙子出来一样困难。

一想到未来,王夫人就郁闷。

可是她不得不为自己打算。至于贾宝玉,她能够做的,也不过是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实在不行,她也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此,听说探春给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三个都准备了书,她便第一个笑道:“三丫头到底是老太太教养出来的,不似外头小门小户的丫头。”

探春立刻知道,王夫人说的是薛宝钗,只是她哪里敢说什么,只好垂些了头,故作羞涩之态。

探春知道王夫人如今厌恶薛宝钗,可是她也清楚的,薛宝钗的婚事乃是宫里做主,一过门就是正四品的太太,将来只怕更加了不得。

因此,就是明知道王夫人的态度,她也不会说薛宝钗的坏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而另一方面,想到薛宝钗,探春心里也是羡慕和嫉妒交织。

探春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没有金銮殿的事儿,那薛宝钗的这门亲事是不是能够轮到她呢?

不过,这种想法,她也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想一想罢了。

贾母搂着探春笑道:“三丫头自然是个好的。你难道忘记了,当初三丫头才那么一点点大的时候,就知道给兄弟们做鞋了。”李纨见状,少不得跟着笑道:“是啊,三妹妹是顶好的。”

探春都为贾兰抄了书,李纨当然不会在口头上吝啬这一点点好话。

好话又不花钱。

李纨原以为王夫人还排斥探春,却不想,王夫人竟然道:“是啊,论孝心,论友爱,三丫头都不比娘娘逊色。不过,老太太,媳妇这两年的身子骨不比从前,宝玉一个就够让媳妇操心的了。媳妇怕是顾不上三丫头。媳妇斗胆,恳请老太太废些心思,多照应三丫头些个。”

贾母原本就有让探春跟自己住的意思,听王夫人这么说,这神色立刻缓了三分:

“是啊,老儿媳妇,不瞒你说,如今我最担心的,就是宝玉。总不好,总不好让她继续这么混着。你说,再给宝玉相看一个媳妇如何?不求她有多好的出身,也不挑她娘家,只要她来历清白又能够管着宝玉。”

本来,如果贾政没有出宗,还住在庆荣侯府的话,借着贾赦和贾琰的名头,说不定能够给贾宝玉找一个外地的官儿的女儿。

贾母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只不过薛宝钗刚刚出嫁没多久,她想等两年,等事情冷下去了,再给贾宝玉说亲。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她也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想到贾宝玉,王夫人也头痛。

是的,王夫人也知道,先有薛宝钗因为贾宝玉“不行”而自请下堂在先,然后有贾宝玉跟秦钟之事在后,而且还是在贾敬的大事上闹出来的。这样的贾宝玉,等闲人家的女儿哪里敢领教?

就是王夫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好一点的人家的女儿,她的贾宝玉是够不上了。她的贾宝玉能够够上的,就是那种穷秀才家的女儿,甚至连举人乃至是商户人家的女儿都够不上了。

想到这里,王夫人自己都觉得丢脸。

听见贾母这样说,王夫人只得道:“媳妇听老太太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母叹了一口气,道:“罢了,这件事情,等我们的新居落成,再做打算吧。”

他们现在住的这处宅子是租赁来的,而买房子的事儿,已经委托了官牙。虽然说贾政手里有钱,可是他现在也是独立的一支宗族,所以,新房子要有个祠堂,用来祭祖,还要置办祭田和祭器。

因此新居的风水就极其重要,不是一个两个月就能够办下来的。

王夫人道:“老太太,新居的事儿是记不得的。媳妇现在担心的是,会不会误了环哥儿的事儿。还有兰哥儿,他也不小了,这科举的事儿,是不是也该预备起来了?”

王夫人的话音一落,李纨和赵姨娘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赵姨娘担心的是,王夫人会不会在背后使坏,坏了贾环的前程,而李纨则惊讶王夫人竟然会考虑贾兰的前程。

贾母道:“你有话就直说罢。”

王夫人道:“老太太,媳妇估摸着,就是事事顺当,我们也要在这里住上两三个的时间。这处宅子虽然不大,却也是两路五进的格局。媳妇想着,既然环儿跟兰哥儿两个要参加科考,就让他们在前面西侧第一进住着,读书也清净。西侧第二进归了老太太,第三进让三丫头住着,第四进让了珠儿媳妇,东侧第一进留给老爷做待客之所,第二进做正堂,第三进媳妇跟几个姨娘挤一挤,第四进给了宝玉。您看如何?”

没说的第五进,自然是大厨房、浆洗的所在。

“很是。”

贾母听说,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对了,老二媳妇,老大分了许多田地庄子给老二,偏偏老二是做不惯这个的,你要多多上心。”

王夫人道:“老太太,这事儿,媳妇正想跟老太太通禀。”

“你说。”

“老太太,大,侯爷分这些庄子的时候,的确没有私心,只是,这些庄子未免也太远了,京畿的那几座还好些,可是有的,竟然是在豫州甚至是商丘那边呢!老太太也知道的,老爷原不擅长这个,那些庄头,都是侯爷那边使唤出来的人,……”

贾母皱眉,道:“你是担心使唤不动?”

王夫人一脸为难地道:“实不相瞒,老太太,已经有人来请求赎身……”

贾母道:“那你是如何打算的呢?”

王夫人小心翼翼地道:“媳妇的意思,是想把这些庄子换成银钱,就近置办些田地庄子。”

贾母沉吟了片刻,道:“罢了罢了。不过,那些庄子好歹也是老大的心血,回头,让牙行估个价,让老大买回去。你也真是的,这种事情,你应该早说才对!”

王夫人讪讪的,不说话。

贾母转了转眼珠子,也明白了王夫人的意思,不就是在暗示,她之前刚刚才出佛堂,说不上话么?

不过,贾母也承认,王夫人说的是正理。

当初,贾琰在御前的一状,让贾母和王夫人的几个要紧心腹都下了大狱,然后贾赦开始管家,开始清理贾家的奴才。贾母还算好的,她到底是贾赦的亲娘,贾赦要给她一点面子,因此她的那些陪房、那些心腹,只要不是非常要紧的,都不过是被闲置在一边而已。王夫人的人,那才叫一个惨,被送进大牢的,也绝对不止周瑞一家!

更不要说那些被卖进矿山、采石场的人了。

可以说,王夫人现在手里的人,还不如傅秋芳和赵姨娘两个来得多!

有了贾母的话,王夫人迅速用了贾政的帖子给庆荣侯府去了信。

贾赦得到消息之后,冷笑两声,就带了贾珍并京兆府的官吏做见证。

不得不说,贾赦真的会经营,分给贾政王夫人的时候不觉得,可是真正估价的时候,王夫人听说那些产业总价值超过三百万每年带来的收益也超过了十万两的时候,整个人都傻眼了!

她原以为那不过是些置办起来不过十年小庄子,哪里想到那些庄子竟然会那么值钱!

贾赦原来就不想把这些庄子还有庄子上的人手白送给贾政王夫人,只不过不想落人口舌,因此不得已而为之。

王夫人不要这些庄子,正中他下怀。

贾赦就道:“弟妹,我原没想到你会不要这些庄子,加上这银钱有些多,因此,希望弟妹宽限上半个月,好让我去借些银子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些庄子,不仅仅是地产,还有上面的作坊,什么养殖作坊,什么纺织作坊,出产的,除了口粮之外,还有像类似雀金裘之类的名贵布料,也有的,是贾赦用来种植葡萄、酿葡萄酒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