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1)

[红楼]娇女迎春 无法忘记的遗憾 272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89章

听见贾琰这么说, 竺贵人也愣了一下, 刚想开口, 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婴孩中气十足的大嗓门,然后才是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内侍略带慌乱的通禀声:“万岁驾到~!”

内侍话音未落, 皇帝已经抱着一个小婴儿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甚至不顾在场的妃嫔, 直接就对贾琰道:“皇后,你快看,从今天早上开始,小公主就一个劲儿地哭……”

贾琰听说,立刻就跳了起来。

只见她的女儿, 皱着眉头, 大粒大粒的眼珠子顺着睫毛往下淌,嗓门又大,刺得她脑门疼。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会哭?

贾琰伸手, 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想了想, 掰开了孩子的嘴巴。

看见贾琰的动作,皇帝非常纳闷:“皇后,你这是做什么?”

贾琰道:“我记得我那侄女儿六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长出米粒般的两粒下切牙了。我们七斤也半岁了,差不多也该是长牙的时候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做了蠢事。

七斤一直都很乖巧, 想吃了才会哭,要拉了会哼哼, 只要每个时辰注意一下,这孩子根本就不会折腾人。在今天之前,皇帝哪里知道这孩子的嗓门会这么大?

不过,长牙?

皇帝有种把女儿的乳母嬷嬷全部换一批的冲动。连皇后这个第一次生产的都知道孩子有可能是在长牙,宣徽府精挑细选的奶娘会不知道?肯定是她们在糊弄朕!

皇帝果断地为自己的惊慌失措找了个理由。

另一边,就着皇帝的手,贾琰检查了女儿的嘴巴之后,这才吩咐道:“何尚宫,准备一块白叠布的尺头,不要那种很光滑的跟丝绸一样的,要粗一点的,没有染色的那种。裁成手指宽半尺长,用沸水煮上一刻钟,我要给公主清洁口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

其实这些东西,贾琰早就准备好了。只不过,女儿一直养在皇帝跟前,她呢,又觉得女儿跟着丈夫,就会跟父亲亲近一点,将来也更容易,因此,皇帝没有提,贾琰就没打算把孩子接过来。

在宫里,哪怕是嫡公主,能够跟皇帝亲近一点,也是好的。

很快,宫人就把贾琰要的东西送来了,贾琰去了义甲、戒指、手镯,净了手,然后取过一块已经裁成条儿的白叠布,衔在了嘴巴里面。

皇帝这才注意到,贾琰留了许久了的约莫两三寸长的指甲已经都绞了,就剩下齐肉的一点点,修得极为平整光滑。

他看见贾琰舔了舔那白叠布,不觉有些奇怪:“皇后,你这是做什么?”

贾琰道:“小孩子跟大人不同,我听说,对于半岁以下的孩童,盐分就跟□□没有什么两样。少一点也就算了,若是多了,或者是婴儿太小,只要一把盐,就能要了孩子的命。反正这种事情,小心一点是不妨的。”

说着,贾琰已经在手指上缠好了白叠布,开始帮女儿清洁口腔和牙床。

刚开始的时候,小公主还扁着嘴巴,不停地掉泪。但是过了一会儿,显然是这样的法子能止痒,让她舒服了,小丫头也不哭了,还使劲儿地盯着母亲瞧。

因为小孩子不能吹风的缘故,也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皇后也不能随便靠近勤政殿的缘故,小丫头打落地都没有见过母亲几回,今天可以说是小丫头第一次见到母亲。

看着上头的一家三口,下面的众位妃嫔的心里都说不出什么滋味儿。周德妃赵敬妃吴充容三个还好,她们早就知道,皇帝是她们的丈夫她们却不是皇帝的妻,加上当年孟皇后在的时候,竺贵人时不时地在宫里秀恩爱,因此她们也习惯了。

可竺贵人不习惯。

在贾琰进宫以前,她可是皇帝的心坎子尖尖,虽然皇帝不会跟今天这样,在众妃嫔面前跟她一起秀恩爱——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孟皇后还在,而且孟皇后才是皇帝的妻——可是她的得宠,连孟皇后都只能表示大度,这也是事实。

但是,竺贵人从来没有跟今天这样,让皇帝抱着他们的孩子,然后自己替孩子检查、清理口腔。

从来没有过。当初在潜邸的时候,无论是孟皇后当初生的大皇子,还是她们这些侧妃庶妃,生了孩子以后,都是交给乳母嬷嬷的。更别说,作为一家之主,当年还是皇子的当今皇帝,就从来不曾把任何一个儿女养在自己身边。

从来没有过。

这里,贾琰换了三条白叠布条,替女儿清理好了口腔和牙床,小丫头大约是舒服了,也有可能是哭累了,翻了个身,在自己的亲爹身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睡着了。

贾琰无奈,只能摇着头,让温尚宫把女儿抱下去:“陛下,我听说,小孩子长牙,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呢。这样的事儿怕是会延迟上好几个月。不如,这段时间,让这孩子留在清凉殿吧。”

皇帝想了想,道:“也好。”

虽然他也想养着女儿,但是,女儿长牙,天天哭,势必会吵着他睡不着觉。所以,养在清凉殿,这是必须的。

“那就要劳烦皇后了。”

“看万岁说的,七斤难道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成?我还要谢万岁呢。如果不是万岁心疼七斤,我也不能有这半年的松快。”

皇帝看上去更加高兴了:“方才你们在说什么呢?似乎,有点不开心的模样。”

贾琰道:“还不是竺大将军提交辞呈的事儿传到了后宫,姐妹们刚开始的时候还说,竺大将军要按照旧例入枢密院呢。谁成想,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竺大将军续弦的事儿上了。”

皇帝道:“哦?还有这样的事儿?明诚就比朕大两岁,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的确不好。皇后可有人选?”

贾琰道:“臣妾能有什么人选?臣妾也是刚刚才听竺姐姐说起这事儿呢。吴姐姐倒是举荐了自己的外甥女儿,只可惜,那孩子是个庶出。”

皇帝点了点头,道:“那么,明诚自己可有中意的人选?”

贾琰道:“这个,臣妾就不知道了。竺姐姐,你可知道?”

竺贵人能说什么?她只能道:“回万岁的话,臣妾,臣妾不知道。”

皇帝其实也知道两天去竺贵人跟竺明诚闹得很不开心的事儿,他甚至还知道,就是竺明诚本来就有提交辞呈的打算,但是,那天,在弘徽殿,竺贵人和六皇子的行事,才是促使竺明诚下定决心的主要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说,竺明诚是当之无愧的大将军,有魄力,当断则断。

皇帝想了想,道:“也是。明诚保家卫国大半辈子,是应该有个人照顾他。”

贾琰道:“陛下这么说,可是已经批复了?”

皇帝道:“没错。草诏已经拟好了,封明诚为安国公,出枢密院平章事。等内阁和枢密院批复了,就正式下诏。”

贾琰笑道:“这才好呢。竺大将军熟悉军务,又在西北呆了这么多年。若是让他就这样回家,岂不是浪费。河西走廊关系到中原的安危,西海沿子绝不容有失。竺大将军能入枢密院,才是最好也是最适合的。”

皇帝笑道:“你又知道了。”

贾琰笑道:“我是万岁的妻,不是吗?对了,陛下,听说竺大将军还有两个待嫁的女儿,是否需要加恩呢?”

皇帝想了想,道:“不用了。这两个孩子到底是庶出,过于荣宠,反而不是好事。皇后这里赏赐一点布帛首饰也就完了。”

在这个世界上,嫡庶之间泾渭分明,中间的鸿沟几乎是不可逾越的。而且竺明诚的这两个庶女,她们的生母都十分卑微,如果不是竺明诚的妻子早就没了,国法会不会承认这两个丫头是竺明诚的女儿都是两说。

谁都不是贾琰,有这么好的运气,早早地就以嫡女的身份上了家族的族谱。也不是谁都是这里的探春,上面的嫡母犯了错,让她捡了便宜,得了身份也得了婚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宫廷是最讲规矩也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遇到一个讲规矩的皇帝,那自然是没的说的,遇到一个不讲规矩的皇帝,那么,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会闹出来。

当今皇帝是个讲规矩的皇帝,所以,有些事儿,在太上皇当政的时候行得通,到了他这里,就不行。

因为这件事情都已经闹到了皇帝面前了,自然,朝野上下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竺明诚的婚事上。

不止一个人看出来了,竺贵人和六皇子已经失宠了,而云骑尉竺明辉也明显是个不够聪明的。但是,无论是竺明诚上交兵权,还是皇帝对他的安排,都可以看出来,就是竺家不成器,皇帝对竺明诚这个臣子却是不差的。

而嫁给竺明诚,即便人家年纪大一点,可是一过门就是国公夫人!

别说是那些庶女,就是很多官宦人家的嫡女都心动了。

就是嫁给了年轻才俊又如何?又有几个年轻才俊能够让她们穿上凤冠霞帔的?

有的女孩很清高,也有很多女孩很现实。她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身份,就要被人欺负,而婚姻,几乎是她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作者有话要说:

平章事,最早出现在唐代,是差遣性质的职务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