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贾赦沉默良久才低声道:“娘娘, 关于这次的流言……”
贾琰立刻道:“父亲,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意义。如果父亲非要得到一个结果,那女儿只能说,如果这背后之人的目的不是立储的话, 那么, 这背后之人很有可能是一个极其麻烦的人物, 行事喜欢损人不利己的那种。”
在这个世界上, 大多数人行事都会有自己的目的也会有自己所求, 所以,这些人都是好掌握的。但是,那种行事不求目的只求自己开心的家伙才是最麻烦的。
比那种无欲无求之人还麻烦。
无欲无求之人最多也只是不理会他们就是了, 可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白开心之辈, 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在背后捅你一刀。
而在贾琰看来, 一直拒绝长大的贾宝玉就是这种人。只要他高兴, 他可不会顾忌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就跟原著里, 把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的诗词传到勾栏院里导致这些女孩子们名声扫地彻底断了未来,就是他干的好事儿。
所以, 哪怕知道他很单纯, 大多数时候对女孩子都是极其体贴的, 贾琰还是对他评价不高。
一个世界有一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不能适应这个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自己淘汰, 而贾宝玉呢, 自己不适应这个世界也就算了, 还无知地拖后腿,让大观园的女孩们被这个世界淘汰掉,还美其名曰为了这些女孩子们好。
这样的人,贾琰是不敢领教的。
在贾琰看来,贾宝玉对这个世界不满,这没有问题,想救这些女孩们,这也没有问题。但是,贾宝玉既然有这样的见识,就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然后改变自己的家族,最后改变这个世道,最后达到拯救这些女孩的目的。
可贾宝玉又是怎么做的呢?
对这个世道不满,他有,对女孩子们的温柔体贴,他也有。可改变这个世界的理想,他没有,改版自己家族的目标,他也没有,他甚至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更别说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这种事情了。
换而言之,他也只会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唧唧歪歪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了。
所以他对女孩子们的体贴,最后成了让这些女孩子们一叶障目的叶子,他对女孩子们的温柔,最后成了把这些女孩子推入深渊的手。本来,没有他,这些女孩子们也许还能够看清楚这个世界对她们的要求,然后努力适应这个世界,最后通过婚姻,拥有自己的生活,通过教养自己的儿女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有了贾宝玉之后,这些女孩子看似得到了一块清净之地,可是这块乐土确实透支了她们未来的一切换来的。一旦踏上这块乐土,只要呆的时间久一点,她们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她们也将永远都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家庭。
对于贾琰来说,贾宝玉的温柔体贴,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不过是饮鸩止渴的鸩酒,这样的贾宝玉,就是她已经练就了百毒不侵的本事,她也不想跟他有什么往来。
她还嫌跟贾宝玉的堂姐弟关系太近了呢。
贾赦倒是没有跟贾琰这样想这么多。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相反,贾赦一样清楚,如果这背后之人真的是个损人不利己白开心之人,那他就必须小心一点,防止这个人什么时候在他背后捅他一刀了。
贾赦迟疑了片刻之后,道:“娘娘,那要不要为父查一下这谣言。”
贾琰想了想,道:“也好。不为一万,只为万一。”
就是因为这事儿天衣无缝,所以才会让贾琰这么警惕。
而且,在贾琰看来,这件事情,也只有贾赦能做。
事实也是如此。
贾家其他人漫无头绪地折腾了一个多月,一点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贾赦又是刚回京不久,事情又过去一个月了,要想找到消息,哪里那么简单?
不过,不止贾赦在查,就连皇帝也在查。皇帝身边有许多探子,明的,暗的,之前皇帝不在京里,又事关竺贵人这个皇帝的心头宝,因此下面的人不敢乱动,如今皇帝回来了,还下了严令,哪里还有查不出来的?
因此,大约半个月之后,也就是端午过后没两天,宫里来了人。
高顺高大总管来到贾家的时候,点名要见贾政贾宝玉父子的时候,贾赦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贾赦不糊涂,他非常清楚作为皇帝的心腹大太监,大内总管高顺来贾家还指明了要见贾政贾宝玉父子的意思:要么,就是贾琰失宠了,皇帝把目光从他们大房身上转向了二房身上,要么,就是贾政贾宝玉父子闯了大祸。
而凭贾赦这段时日在豫州跟皇帝的接触以及贾赦素日对贾政贾宝玉父子的了解,贾赦坚信,绝对是后者。
只是,他跟贾政没有分家,天知道,贾政和贾宝玉闯了大祸,会不会连累了他,甚至是连累了他的儿子女儿。
贾赦一点都不希望看到贾琰的淑妃之位因为贾政贾宝玉丢了。
因此,在高顺面前,贾赦的态度一直是弓着的。而高顺也知道贾琰在皇帝那里的地位,故而对贾赦十分客气:
“庆荣侯,您太多虑了。别人不知道您家里的事儿,杂家会不知道?就是万岁也清楚着呢!”
就是高顺如此客气,贾赦也不敢拿着侯爷的架子跟对方摆谱——他的风骨、他的脊梁,早就在那十多年里面被磨得一点儿都不剩了,换而言之,如今的贾赦,虽然脑子不糊涂,却已经是一个软骨头——他只是一叠声儿地道:
“是是是。让公公见笑了。实在是,实在是,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看见贾赦这副模样,高顺微微眯了眯眼,没说话。
虽然说戴权、夏太监等人敢勒索后宫妃嫔的娘家,可是作为当今皇帝的心腹,高顺可是不会自降身价去做这种事情。因为他很清楚,一旦他露出贪财喜好弄权的一面,当今皇帝肯定是第一个容不下他的人。另外,作为皇帝的心腹,一旦皇帝出了意外他最好的结果就是给皇帝守陵,当然,也很有可能被新帝赐酒。
高顺想得很开。
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那么多银钱做什么?
夏太监喜欢在宫外置办私宅,娶妻养便宜儿子,弄得跟寻常人家一样,他却是不喜欢弄这些的。也就是因为他这样谨慎的态度,所以皇帝才格外器重他。
当然,作为皇帝的心腹,高顺的座右铭从来就是皇帝喜欢谁,他就对谁客气一点,皇帝厌恶谁,他就远着谁。贾琰虽然还没有进宫,可看皇帝,从外面回来,没进宫就先来见贾琰,这难道还不够?至少高顺认为,这已经代表了很多东西了。
所以,即便贾赦骨头软,高顺却不会因此轻慢了贾赦,相反,他还好言好语地安慰贾赦:
“庆荣侯请放心,杂家跟着万岁这么多年,对京里的事儿,多多少少也有点儿数。别的不说,就说侯爷您家里的事儿。谁不知道贾州判是个孤拐又听不得人劝的呢?若是他是个听得进去的,那他也不会在工部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了。”
正说着,贾政带着贾宝玉进来了。
看见贾赦面对高顺的模样,贾政心里就有气。他觉得自家哥哥一副奴才样儿,白饶了一等侯爷、皇妃之父的名头!
贾政从来就不是善于掩饰的人,他的模样被高顺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高顺心里有气。
哪怕被人看不起,在背地里被人骂阉奴、老狗,高顺也是当今皇帝的心腹,就是内阁的诸位宰相副宰相,跟他面对面的时候不是客客气气的?这个贾政贾存周又是什么身份?说句不好听的,他没有被削职问罪还是皇帝看在淑妃娘娘和庆荣侯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结果呢?
这家伙望向贾赦跟他高顺的眼神,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么一想,高顺立刻收起了对贾赦的和颜悦色,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对贾政道:“贾州判,杂家的时间不多,因此就直话直说了。您可知道,正是令公子在教坊司下有名的勾栏院,在一群娼妓优伶面前,令公子提起了淑妃娘娘想治理黄河的志愿。”
贾政一愣,连忙去看儿子。
贾宝玉那里敢承认?连忙道:“不是的,我没有说二姐姐的坏话。”
高顺道:“是啊,您的确没有说淑妃娘娘的坏话,您只是让那些娼妓优伶对淑妃娘娘评头论足而已。”
贾政大怒:“混账!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贾赦见贾宝玉快吓破了胆,只得道:“老二,宝玉才十二岁呢。对了,宝玉,你老实告诉我,有没有这回事儿?”
贾宝玉立刻否认:“没有,我没有说二姐姐的坏话。”
“也没有提起你二姐姐?”
贾宝玉道:“没有,我没有说二姐姐的事儿。”
高顺似笑非笑地道:“那么,宝二爷是觉得杂家说谎了?还是大内密探行事不利?啊,对了。宝二爷腰里的这条汗巾子可着实不凡呢。杂家记得,这是茜香国的贡品,万岁特特地赏赐了忠顺王爷,而忠顺王爷前段时日刚刚给了他的爱宠琪官蒋玉菡。宝二爷能告诉杂家,您是打哪里得了这条茜香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