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汉长青(1 / 1)

太子养歪攻略 狐丘 537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07章 大汉长青

“哦, 那大姐你中意的是谁?”惊讶完之后, 刘彻迅速地平静下来。第二任姐夫又死翘翘了,他姐想要换个人, 也是很正常的嘛。事实上像他阿姐那样,坚持不肯嫁的,在这世道才是真正的少数呢。这年头,莫说是平民百姓了, 就是富贵人家,二嫁三嫁的也都比比皆是。故而对于平阳提出再嫁一事, 刘彻也不以为奇,他唯一好奇的只有谁这么倒, 咳咳咳,不对,是谁这么幸运罢了。

“不知陛下认为长平侯如何?”平阳笑意盈盈道。

平阳先后两任丈夫都是侯爵出身, 在她看来, 她嫁卫青, 已经算是低嫁了。若不是因为卫青手上的兵权和儿子的前程, 平阳绝不会将这个昔日她府上的马奴列入考虑的范围。

可谁让形势比人强呢。昔年的卫青,不过是平阳侯府的小小马奴, 今日的卫青,却是战功赫赫, 简在帝心的大将军。哪怕她是皇帝的长姐,却还有个谨欢挡在她的前头,几相比较之下, 平阳也只能暂时将主意打到了卫青身上。

原先谨欢和卫青过从甚密,平阳还当谨欢想要嫁给卫青呢,又是讨论什么兵法,又是教导霍去病,甚至还将卫家的三子都接进了朝阳宫。哪知道这些时日过去,谨欢那儿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平阳这才相信了皇帝之前放出来拒绝许多人家求亲的话,她的妹妹,是绝了再嫁的心了。

只是这么好的人选,若是不能利用,也着实有些浪费,既然谨欢自己不想嫁,那就她来嫁好了。

刘彻的脸色登时就变了。

“平阳,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刘彻阴沉着一张脸说道。

平阳倒是不以为意,也不见害怕,反而笑了一声道:“陛下尽管放心,不过就是嫁娶罢了,碍不着什么的。”她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她嫁给卫青,和卫青只会有夫妻之名,却不会有夫妻之实。

说起刘家的男人嘛,都有点好南风的毛病,远的不说,就说当年文帝为了邓通,闹出了多少事情。别说是他们的祖母窦氏为此吃了不少亏,就是他们的亲爹刘启,也没少被邓通坑,要不然之后能往死里打击报复嘛?

而刘彻更年少的时候,也曾宠幸过韩嫣,故而在平阳眼中,这完全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从这一点上来说,平阳和谨欢这对“姐妹”难得的有了一致的想法。那就是,皇帝什么的,根本就是个滥情种,无情人,一个字,渣!

要让平阳自己说的话,她觉得自己的提议是很好的。需知现在朝上关于卫青私底下的议论已经不少了,只是碍着卫青的声名罢了,毕竟卫青数次征讨匈奴有功,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佩服他的。若是这时候能以这样一桩婚事来证明,那绝对是再好不过的。平阳就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会不畏刘彻的怒火,向他提起了此事。

果不其然,听完了平阳的解释之后,刘彻陷入了沉默。

“此事容后再议,长姐就先请回吧。”称呼从平阳又变回了长姐,行礼的平阳暗暗用宽大的衣袖掩住了嘴角,她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什么?你再说一遍?”吓得差点连碗都摔了的谨欢突然庆幸起了几个小的今儿在皇后宫里用饭,没有听到这个劲爆的消息。

其实也是谨欢多虑了,这要是当着孩子的面儿,刘彻的脸皮再厚,他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既然谨欢要求了,那刘彻只得又将这番话复述了一遍,最后问道:“阿姐,你觉得如何?”

“诺,我亲自炒的素菜,多吃点。”谨欢没有说自己对此的想法,而是将桌上的一碗素菜推到了刘彻面前。

作为一个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虽然阿姐炒的素菜也很好吃没有错,但是他是吃肉的老虎,不是吃草的兔子啊!

看着筷子要落不落,一脸纠结委屈的刘彻,谨欢嗤笑着拉回了那碟子素菜,冷冷道:“既然陛下连一碟子不喜爱的素菜都不愿意吃,那么你不妨再猜猜,大将军可愿意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啊?”

细细论究起来,谨欢这话说得就有几分诛心的意味在里头的,只是这会儿刘彻整个人都像是被雷给劈了一道一样,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个。

他心里明白,只要他开了这个口,那么卫青一定会按照他所愿的娶了平阳,因为他打着一个为他好的理由。

可是,他真的愿意吗?

“我虽是个不懂情爱的,却也觉得,陛下当真是人厌鬼憎,讨厌得很呐!”谨欢放下这句话,撂下了傻不愣登的刘彻,去椒房殿接孩子去了,至于说刘彻能不能想明白,呸,跟她有个毛线的关系,渣渣!

才走到半路,就看到了回来的刘据,小东西也不知道今天做了什么,一脸兴奋的模样,一见到谨欢就扑了过来,抱着她的腰开始数起了今日做的事情,一桩一件的说到最后,刘据仰起嫩生生的小脸道:“姑姑,你觉得据儿做得对吗?”

谨欢虽然走神,倒也听了几耳朵刘据的报告,当下摸了摸他的脑袋,好生地将他夸奖了一番,刘据被这么直白一夸,小脸蛋都羞红了,缩在谨欢的背后,磨磨蹭蹭地不肯出来。谨欢就干脆弯了弯腰,把小东西甩到了她的背上,反手托住了他,“走,姑姑背你回去。”

刘据惊呼一声,连忙伸手抱住谨欢的脖子,笑呵呵地蹭了蹭,小声地应道:“唔嗯,跟姑姑回去!”

“据儿啊,你长大了要娶一个什么样的老婆啊?”谨欢边往朝阳宫走边问道。

小家伙伏在谨欢的背上,认真地思索起了这个复杂的问题,“额……像姑姑这样的!”刘据想了想,觉得还是姑姑最好了,武功高强,什么都会不说,而且还烧得一手好菜,据儿最喜欢姑姑了。

谨欢笑了一声,一手托住刘据,一手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小东西,尽耍鬼心眼儿,给姑姑我老老实实地交代!”

刘据登时就委屈上了,“人家真的是这么想的嘛!”在刘据宝宝看来,姑姑可好了,看朝堂上那些个讨厌鬼,都不敢跟姑姑作对呢,要是真能讨一个像姑姑一样的老婆,那肯定很爽吧!

年幼的刘据丝毫不觉得做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有什么问题,只可惜,残酷的现实很快就会教会他,他不仅没有软饭可以吃,甚至于他还要当“软饭”,被人吃,谁让他是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是可以被人依靠的存在呢。

“哦?那这么说,还是姑姑冤枉你了?”谨欢的步子很快,刘据也没什么困意,姑侄俩就这么慢慢悠悠往回晃。

刘据下意识就点了点头,点完了才意识到姑姑背着他,看不到他点头,又开口道:“在据儿心里,姑姑最好了!”

无良的姑姑难得良心发现一回,不打算继续揪着这些小问题不放,欺负孩子,直接将话题给转了过来,“那据儿可要答应姑姑,以后要是有了喜欢的人,一定要一心一意对她好,知道吗?”

“一心一意对她好?”刘据有些懵懂,“可是姑姑,帝王不是可以有好多嫔妃的吗?”就像他父皇一样,虽然有母后,但是也有其他人啊,像刚生了弟弟的王夫人,父皇不也很喜欢她吗?

谨欢闻言默默运气,刘野猪,看看你给你儿子做的坏榜样!

“那据儿,姑姑问你,你有几颗心?”

“一颗。”

“这一颗心里,只能住一个人,要是住的多了呢,就是变得拥挤,就会变得不开心,不止住在里面的人不开心,拥有那颗心的人也会不开心,你明白吗?”

“不明白。”刘据直白回答道。

谨欢:“……”

好吧,是她有点拔苗助长了,豆丁大的孩子,能明白什么情啊爱的才是真的有鬼了呢,像刘据现在这样,懵懵懂懂的状态才是正常的。

“不懂没关系,据儿你只要记住姑姑今日和你说的话就好,总有一日,你会明白的。”

“哦。”刘据应了一声,很正式地将谨欢这番话记在了心里。

他只有一颗心,也自然只能对一个人好,要是人多了,回挤得很难受的。

等到姑侄俩慢慢悠悠闲逛回朝阳宫的时候,刘彻已经不在了。

“皇帝呢?”谨欢反手拍了拍刘据,示意他自己跳下来。小家伙已经开始跟着她学习水榭花楹了,莫说这么一点点高度,就是屋顶,跳下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回殿下的话,自您走后,陛下在屋里发了好一段时间的楞,口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只是奴婢等人离得远,听不到大清楚,只是隐约听到似乎是跟大将军有关的事情。在您和太子殿下回来之前,陛下就离开了朝阳宫,至于说到底去哪儿,咱们就不知道了。”

第208章 大汉长青只要没傻了就行, 听完宫人回禀说皇帝没大碍之后, 谨欢很是心大的催着刘据睡觉去了。小孩子嘛,不能熬夜的呀, 就得好好睡觉才能长高高呢。

那么这个时候的刘彻在哪儿呢?

他出宫了。

这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众人都不得而知,只是皇帝第二天没开小朝会罢了。皇帝不开小朝会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有资格参加的知道皇帝“病了”之后, 委婉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担忧,然后各回各处, 处理该处理的政事去了。

没见着这么忙嘛,那么多事情要做呢, 皇帝生病就生病嘛,他们又不是太医咯。

“姑姑,父皇今天去哪儿了?”刘据等人也很是奇怪。

刘彻是个静不下来的性子没错, 可是这些年政务繁忙, 刘据也还没长大到可以托付政务的地步, 所以尽管内心躁动, 可刘彻还是一直乖乖地呆在皇城之中。刘据早就习惯了每日必定有一餐是和刘彻一起用的,哪知道从今天早上到傍晚, 都没见到刘彻的身影。

谨欢故作惊讶:“啊?我不知道啊,我今天一整天都没出朝阳宫呢, 你父皇不在宣室殿?”

呸,这丫根本就不在皇宫,他在大将军府呢, 至于说为什么会在那儿……

摆出一副生无可恋脸来给你看哦!

“咦,那父皇到底去了哪儿呢?”刘据疑惑地挠了挠头。

“行啦行啦,你父皇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你还怕他丢了吗,快去洗手,准备用膳了。”

“哦。”刘据的注意力迅速被转开,小肚子也配合地“咕噜”了一声,看到一桌子的美食,谁还管父皇在哪儿呢。不在正好,没人跟他抢吃的了。

不过就是皇帝一天没出现罢了,大家也都没怎么在意,反而第三天又一切照常了。大约唯一不怎么正常的,就是皇帝笑得有些渗人吧。

“咦,你怎么笑得这么风骚啊!”谨欢嫌弃地踢了刘彻一脚,捂了捂眼睛道:“真是要瞎眼了。”

刘彻下意识摸了摸脸,他笑得很奇怪吗?

不不不,他来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是讨论皇姐的婚事的。

“婚事?谁的?”不管是谁的,反正不是她的就行了。

“长姐的。”

谨欢顿时以一种“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帝”的目光望向了刘彻,“哦哟,你这算不算是打击报复啊?”

让你觊觎朕的男人,朕就给你找个男人!所以说小心眼的男人啊,不好惹嘛。

刘彻咳了两声,“阿姐,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是觉得呢,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都忘了关心长姐,这夏侯颇死了也有好长一段日子了,再说了,一个马上风死的倒霉鬼,替他守着,也不好听嘛,所以吧,朕觉得呢,还是赶快给长姐找个新对象比较好。”

“那依陛下这么说,陛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谨欢懒得梳理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列候她也记不大清楚。她见到人若是一时之间认不出来,都会直接拉名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好呢。

“确实,朕觉得南皮候不错。”

“南皮候,你是说,窦桑林?”谨欢想了半天,才在记忆深处找出这么一个人来。

要是真给平阳介绍对象,谨欢记忆最深刻的也就只有之前王太后和平阳试图塞给谨欢的那个废物,也就是谨欢便宜舅舅的儿子,田恬。因为之前王太后试图撮合谨欢和田恬的事情,让刘彻又给田恬记了一笔小黑账。等到王太后死了没多久,刘彻就以田恬穿短衣进宫,犯不敬之罪的名义废了他的爵位,着实让谨欢痛快了好长一段时间。

她在意的并不是王太后想撮合她和这个渣滓,而是这个渣滓竟然敢顶着“武安侯”的封号!我呸,田蚡算是个什么东西,田恬又算个屁啊,居然敢被封武安侯?还真是脸大跑马,死都不要脸!

只是这个封号是当年王太后给自己弟弟定的,刘彻也没办法,要他自己拟定的话,绝对不会昧着良心定这个封号的,尽管他的良心也没几两。可是但凡是个不瞎的,都能看出他们跟这个封号的差距吧,还真是反讽满分呢。

“朕想了想,现在也就窦桑林和长姐年纪相仿了,剩下的不是太小就是太老,都不合适。”

谨欢嘴张了半天,才犹疑道:“可是窦桑林是咱们晚辈啊!”

没错,就是这么坑,哪怕年纪都差不多大,但是窦桑林是比他们小一辈的。窦桑林是窦家人,他们老子景帝继位的时候,封了窦桑林的祖父窦彭祖为南皮候,因为窦彭祖是景帝的表兄。爵位承继,到了窦桑林这儿,其实窦家已经散了。窦家因为太皇太后而带来的荣光也已经渐渐不再,甚至因为皇帝的打击,窦家人都开始慢慢夹起尾巴做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平阳和窦桑林赐婚?

谨欢下意识给刘彻比了个大拇指。

狗屁的最毒妇人心咧,朋友,你丫更狠毒好嘛!

不过狠毒归狠毒,这也并不关她的事情。皇帝要打击报复,她还能拦着不成?再说了,以平阳的手腕,对付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窦桑林,还不是手到擒来?说不定窦桑林还得感谢皇恩呢,毕竟平阳公主下嫁于他,那可是一张给他的保命符啊,他供着都来不及呢。

刘彻和谨欢说这事,也只是支会他一声罢了,事实上他们俩说话的这会功夫,旨意已经发下去了。至于说接到旨意的平阳是个什么想法嘛,那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位姐姐太能找事儿了,索性就一次性多给她找一点儿事儿忙活忙活,他们也好安生安生。

“哎,不知道幸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商量完这个,姐弟二人又对坐愁起孩子来,“昨儿皇后还跟我打听了幸儿的近况呢,只是这些日子都没有鹁鸽回来,我也只能胡乱诌了一番,好叫她放心。”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卫长公主这一去,又何止千里之遥,只怕是万里都要有了。

“表哥你看,这像不像姑姑提到的那种作物?”日日都要经历风吹日晒,哪怕卫长公主的行囊之中带了不少“白露”的保养品,原先娇养出来的雪肤花貌也还是晒黑了不少。为着这个,卫长公主私下里也没少感叹。长安城里的人都当姑姑这些年没晒黑是因为“白露”的功效呢,可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就知道了,这样的烈日和风沙,谁晒不黑啊,姑姑那可真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我看很像,叫黄桂他们来看看。”霍去病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招了招手,命人到后面叫黄桂他们去了。

他们这一次出行的任务很多,而谨欢交代给他们的,就是发现沿路的新作物。只要是大汉境内没有的,都要想办法带点回去,以供研究。包括黄桂他们这些农事学院的人,这次跟着出来,也是为了这些植物。

黄桂很快就匆匆跑来,仔细绕着植物观察了一番道:“有点像,小心挖起来,先养着吧,看看什么时候能结籽,到时候好保存。”

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想要携带成株回去是很难的,因为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长安。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尽可能的养着,若是能留籽那自然是最好,要是不能,那就先慢慢养着,回头再找办法。

他们这一路走来,也路过了不少国家,自然也随之发现了不少新作物,卫长公主有种预感,他们这一次回去,一定可以给姑姑一个大大的惊喜。

“怎么样,累吗?”霍去病帮着黄桂把这株植物整理好后,黄桂就匆匆回去了,正赶上他们休息的时候,他得抓紧时候把它种起来。

卫长公主摇了摇头,比起在宫里的时候,她黑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可是眼中的星光,却让霍去病越发沉迷。

“表哥莫要小看我,怎么说我也是姑姑教出来的呢。”卫长公主摸了摸腰间的软剑道。

一看到她这个小动作,霍去病就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刚刚觉得脖子那儿突然凉了一下。上一回他们遇上了一小队出来游窜的乌孙人,那帮孙子倒是想占个便宜来着,结果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一个都没跑掉,连带着马匹都便宜了他们。

那是卫长公主第一次杀人,当软剑轻易地划开敌人的喉管,鲜血喷涌而出的时候,她的确傻了几秒,可是转瞬之间,她的心就再次静了下来。

她在战场,面对的是她的敌人,既然是敌人,那就应该杀杀杀。

此战过后,队伍之内再无人敢小看这个瞧起来娇娇弱弱的公主。甚至还有些个胆小的,走路都开始绕着卫长公主走了。卫长公主对此毫无芥蒂,不过是一些暂时的同行之人罢了,她身为公主,何须在意呢。事实上她唯一在意的,也只有霍去病一个人的看法罢了。

出乎她的意料,那双眼中,不但没有惊惧和避让,反倒满是柔情和惊喜。

卫长公主很是疑惑,表哥他,难道不觉得自己太凶恶了吗?

不,霍去病当然不会觉得,事实上霍去病当时正要去保护卫长公主,也正正好看到了她杀人的那一幕。

在霍去病眼中,挥舞着软剑收割人命的卫长公主,简直美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