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5 章(1 / 1)

位面转生 小召大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黑暗,再看书信,上面已是白纸。

七皇子正担心书信内容记忆不甚清楚,再想看一遍,又发现书信上已经无字,正在不喜的时候,脑海中方才那些内容又完整地出现,记忆十分清晰。

“观城这手段可谓超凡,这书信炫目,并非只为华丽,却是保密的功效啊。”七皇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然后又对明云说:“观城的手书,条理清晰,言辞恳切,我想只要将他的话原本重现给父皇,必定能得以通过。”

原来,方皓泽的书信中,主要记述了两件事情。

其一,他承诺一旦七皇子为其请封水神,后续将在神位上全力支持治水项目。并且还提出了一揽子新的治水计划,包括开挖新河道,引多余江水到吴州白洋泽中。

那一处是延绵百里的滩涂地,足以蓄积大量洪水。方皓泽在信中表示,一旦定江水系引出支流到那处,他也会延伸神职过去,替天下孕育一片天府之国。

其二,方皓泽在书信中也早就料到皇帝会抵触封神,但是他也给出了难以拒绝的理由。借助这次封神,可以给人皇转移部分神道权柄。

在凡人大发展的情况下,这几乎是必然的规律。方皓泽知道,随着人道力量的增强,人皇封神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他提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虽然出卖了神道,可是却赢得了自己受封。

这对方皓泽来说,自然是有利的。虽然他神位因为是人皇所封,有受制于人的隐患。这倒无所谓,本来他只是来捞信仰的,只要信仰足够,自然就脱离了大信世界,受制于人可是不存在的。

“既然观城已经做好了准备,那我这就上书,现在才过午时,晚间就能送到父皇那里。”

七皇子面色喜悦,治水本来就是他的政绩,有了神祇协助,成功就是板上钉钉,凭借再造一片肥沃国土的功绩,未来继承大统也是必须的。

一想到这里,七皇子脸色都激动地通红了。“上书请封,我要写明暗两个版本。一封为奏折,讲些大义。另外一封是秘信,就将观城的私话交给父皇,定然会获得其认同。”

说着,七皇子就要取纸笔书写。他才站起来,手伸向笔筒。

一旁明云已经提前为其取好,同时还顺手从公案后的书架上拽了一叠洁白的云纸。这位方府管家咧开嘴笑着说:“还请皇子速写,事不宜迟,要是今晚就能到白玉京,那自然最美不过。”

------------

第两百二十六章 封神计划(五)

“刷刷”蘸满墨水的毛笔在洁白的云纸上游走,不一会,两封折子就写好了。

“七皇子文采斐然,下笔如有神。”明云站在一边伺候着笔墨,轻拍马屁。

“这都是你家公子的点子,我不过是再誊写一遍。”七皇子淡淡一笑,没有多少自得。

“这两封折子,有一份是密件。将观城对于人皇封神的想法,叙述给父皇了。”七皇子慢慢将云纸叠好,一边闲聊。

“父皇是开国之人,肯定愿意分割一点神道权柄,观城这个点子可真是抓住了父皇的心思。”

说话间,七皇子十分信任地将折子装好,往明云手里一塞:“去替我将那近侍唤醒,叫他亲自安排下去,尤其是密件要小心对待。”

说着,七皇子还眨眨眼,示意自己知道明云方才强行进来,行了一些特别手段。

“是,我这就去。”明云也不以为意,只是一笑,就接过了折子。

“去吧,愿观城这次请封顺利。”七皇子目送明云出了门,直视其后背,眼神愈发显得深沉。

感觉明云走出许久后,他才坐下身子:“观城,不枉我将你从金陵发掘出来,如今你既然成神了,能给我的帮助,待我成就大位,也会回报与你。”

原来,在方皓泽的书信中,除了劝说皇帝的内容外,还深藏了对七皇子的许诺,将在神道方面力挺七皇子夺取大位。

此事隐秘,不足为外人道。

另一边,明云出了七皇子的公房,来到走廊处,将皇子的近侍从座椅上唤醒:“这是奏折,这是密件,我刚刚从七皇子那讨来的。现下皇子命你着人送去白玉京,不能耽误。”

近侍迷迷糊糊地接了折子,随即一个激灵,就下楼去找人安排了。他也忽略了方才被明云击倒的事实,毕竟明云是方皓泽的管家,这全都摄于方皓泽的威望和声名了。

且说那近侍领了七皇子的命令,旋即连下三楼,到后院处,敲了一户门扉,将折子递交给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这是奏折和密件……”

不到一刻钟,楼下已经有一辆高头大马等待着,马匹的马鬃纯黑,有近一人半高,四蹄却纯白,正是难得一见的北地龙马。

这种马因颇有神异,可一夜行800里,所以特意被七皇子带到吴州,以备不时之需。这些时日,可常常来往吴州与白玉京。

络腮胡子麻利地上了马,一道轻风从龙马蹄下生出,绕着马身转了一圈。马上的人就感觉身体一轻,他喝了一声,那龙马如风驰电掣般极速上了路。

约莫两个时辰后,白玉京里还不到天黑。

皇帝才用完哺食,开国之帝还很勤政,这时候仍在东极殿中批阅各地来的奏折。

国朝的政务程序,一般奏折先送往内阁,由内阁的诸阁老们先过一遍,筛选点评后交给皇帝终审批红。

天下之大,每日产生的奏折也多,皇帝一个人必然是看不完的,所以也就捡些重要的来看。

“皇上,您才用过哺食就忙于国事,御膳房送了消食汤,奴婢服侍您用一些?”身边的大太监端着盅煲汤恭敬地问。

“放下吧,我来尝尝。”皇帝将手中的奏折一扔道。

他正拿起汤勺,才喝了一口,满口鲜香之时,守门的小太监突然进来跪地:“皇上,内阁首相求见。”

“哦?”皇帝立刻将汤勺放下,神色一变,就摆摆手:“撤下去吧,叫顾长山进来。”

内阁诸阁老办公之处就在皇宫外殿,可以随时求见皇帝,但是几乎很少在皇帝非召时主动求见。

这天色已经将晚,顾长山却突然来东极殿,皇帝就知道定然发生了大事。

他心里想:“最近定江洪季水灾严重,已经淹没近十州县,算算日子,洪峰也快过天临峡了,莫不是到了吴州,治水项目有大变?是工程被冲垮,还是民工被淹死了。”

皇帝心思急转时,一脸老态的顾长山也进了殿中。“皇帝在上,臣有要事禀报。”

“爱卿辛苦了,你坐下说话。”皇帝点了点头,淡淡应了一声,将心里的情绪压下。

“皇上,吴州州府传来消息,定江治水工地有大变。”顾长山才坐下来,就急忙说道。他的消息,是来自于吴州州府。

“前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