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6 章(1 / 1)

位面转生 小召大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官阶身份找了位置站定。

朝议时,文武官员都有位序,自然不用解释。方皓泽因是特殊情况,这时候站在最远的位置,只能模糊看到前方,将神力在眼中一转,眼前才清晰起来。

这朝议大殿,方皓泽还是第一次来,站在其中颇有点新鲜。在神目的观察下,大殿里气象非凡,虽然人皇未到,不见紫气,但也有赤色的军气、白色的文气等等异状。

只是一眼看过来,当真有群贤毕至的气派。方皓泽心里就想,殿内大多是开国之臣,自然不同。

才看了一会,大殿上方有执礼的太监突然高声喊:“皇帝驾到。”

紧接着身着明黄色帝服,头戴九道明珠金冠的皇帝就坐上了帝座。在方皓泽的注视中,身周紫气弥漫。

随着皇帝的现身,下方的官员都纷纷俯身做礼。

“诸位爱卿,免礼吧。”皇帝回了一声,又与众臣聊了几件家国大事,丝毫也不提召见方皓泽上朝议的时间。

一直过了半个时辰,皇帝解决了几件大事,就像把方皓泽遗忘了一般。

方皓泽却站地笔直,丝毫没有不耐烦,只静静等待。就这样一等,又过了快半个时辰。算上进殿的时间,他已经站在大殿最外围,做了两个小时的木桩了。

就在这时候,众臣最前方,内阁首相顾长山越众而出:“启奏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件事情。”

皇帝高坐着,轻轻问:“顾爱卿,快快说来。”

这声音在旁人听来,看似平静,可方皓泽耳目敏锐,就从其中听出了一丝激动之情,于是挺了挺身体,心里想“终于来了”。

果不其然,顾长山受到皇上一问后,才颤巍巍地说:“皇上,定江治水一事,朝廷已经将治水巡查去职,可是还未任命新人上任,这一件国家大事,还需要早早定了才好。”

听到这,方皓泽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顾长山明明身体康健的很,故意装作一副年老体衰的腔调,都可以去做影帝了。”

他心里又道:“看来,这一次皇上让我自辩,居然是首相来点题,看来皇帝和朝臣的主流已经达成了共识,和我之前猜测的不错。”

“顾爱卿说的不错,你可有意见?”

高台上,皇帝点了点头,对顾长山颇为认同道。

“为臣觉得,定江治水关系万载,此前我们由七皇子带头,工部尚书都亲去前线,如此本该万无一失才对,却在前线出了纰漏,所以要认真追究,将治水巡查去职。”

“但为臣仔细一想,朝廷上诸公远在白玉京,只凭几份奏折,不该这么快下定义,就怪罪治水巡查。是以昨夜为臣一直辗转难眠,深感罪过,还请皇上深思熟虑,是否追回旨意。”

顾长山连连说着,最后甚至以身伏地,显然很郑重了。

“顾爱卿快快起来,你所说也有道理。前任治水巡查虽然去职,但今日也到朝会上,不如请他陈情况,好让诸臣知悉。”皇帝笑了笑,手一指下方的方皓泽。

顿时间,在场高官贵人们都将视线集中到方皓泽身上。这些人都是位高权重,视线里天然带着威压,此时齐齐注视,大殿中的气氛为之一变。

------------

第两百零七章 臣有罪

方皓泽自然毫不在意,他迎着众人的目光:“臣参见皇上。”

“免礼,方爱卿来说说吧。”皇帝先是微笑地看着方皓泽,又环视了一圈,眼带深意。

“回禀皇上,定江治水工程牵涉重大,臣也觉得,将我从治水巡查中革职,是朝廷为了彰显从严治水的态度,臣先要支持。”

方皓泽从袖中取出奏折,还没开始自辩,就做了一番表态。

“哦,你说的倒是有意思。”皇帝一听方皓泽这么说,反倒大笑。“那既然你也认同撤职一事,这自辩就不必了吧。”

皇帝还以为方皓泽是在欲扬先抑,心里一阵好笑,故意开了一个玩笑。

“臣今日斗胆来早朝,不是自辩的,却是请罚的。”方皓泽顺着皇帝的话,继续说道。

他既然这么说,不止诸位朝臣疑惑,就连皇帝也收起了笑意:“方爱卿可是认真的?”

在皇帝的心里,已经忍不住嘀咕:“这小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朕已经和顾长山将桥都搭好了,他还在卖弄话术,要将朕和首相置于何地?”

“臣所言均是真心,还请皇上明鉴。”方皓泽郑重说。

这是他昨天从东极殿中出来后,又经过一夜深思熟虑才想到的说辞,当然是话术的一种。

按照他的预测,如果一味自辩,请皇帝收回旨意,那就落入了下乘。

朝廷中都没有傻子,自然知道这自辩只是形式一场,起不到说服众人的作用,于是换一种方式来进行自辩。

“那好,我就来听听,要是你说的对,我会酌情考虑给你减罪。”皇帝沉声说道。他顾念着方皓泽为自己办了一件大事,心里默默想,要给其一条退路。

“臣在此事上,主要是能力不逮。众所周知,定江流域涉及天下大半土地,工程浩大,而在项目上,就要求上下齐心,众志成城。”

“这一段时间以来,定江边已经有近十万人,臣也是心力憔悴,队伍很难管理,以致于指挥不力,终于酿成祸端。”

“而且定江治水技术难度很大,虽然百姓期盼治水成功,但随着工程与日俱进,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生存空间。譬如即将到来的洪水季,河岸两边需要大量的圩子泄洪,臣也是无力。”

“你说的也是,治水不是一日之功,这些罪过,朕觉得不是罪过。”方皓泽字字真诚,又摆道理又说自己不足,皇帝听来,颇有点感动,当即开口定论。

这分明就是套路,亏得皇帝还以为方皓泽要说出什么幺蛾子了。

尤其是那番“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话语,名义上是说工地上管理困难,但是在皇帝听起来,其实就是暗暗讽刺朝廷上有人心怀异志。

“臣昨日回京,也仔细看过了兵部的刘大人、户部的王大人……对我的弹劾奏折,这些大人心怀天下,立志为公,奏折中观点激变,真是叫臣大开眼界,更让臣汗颜不已。”

方皓泽一口气念了许多名字,都是在弹劾案中一起上书的大臣,每念一个,皇帝脸色都冷一分。

这些人明明和神祇串联,做了人奸,这时候方皓泽又故意说他们是心怀天下,不仅皇帝听起来心里冷笑,就连被报了名字的大臣们,也满脸大汗。

“臣想着,自己能力不足,强行上马治水工程,还要不自量力,用堵水法妄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定江水患,这是臣的大愚昧。”方皓泽环视众臣道。

“要不是臣看过邸报流出来的奏折,竟不知道朝廷中还有这么多懂水利,会工程的专家。臣羞愧之余,感觉有负君恩,臣恳请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