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了直接下葬就行。横竖今天是正清明,也不用再挑日子了。”
反正一早青头就被教导过,今天来的这位不会在乎钱,但一定要实在,只要让对方满意就一切好说。对于老K的提议他自然没有异议,立刻手脚麻利的收拾掉桌上的东西,带着他们到了屋外,往石雕工地过去。
做墓碑的石头也就那几种,青头给他们一一介绍了,最后才讲到给老K他们选的那块:
“李哥咱都是实在人,我也不给您来虚的那套。这墓碑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耐用,一块碑,能经风霜才算真正好。那些个大理石的碑图好看,结果用个十来年,裂了,有些还不到这个年数,三天两头的要翻新,也不好,这是因为真正好的大理石其实也到不了咱民间。咱们头儿给我交代过,您不是那种浮夸的人,也不会一掷千金就为了弄块撑面子用的货,所以最后咱们还是给您用了这种料子。这是咱们这里山上自己产的石头,虽然说不出什么大名堂,但咱们这城里您必然是知道的,有史以来家里去了人都是用自产的石头刻碑,现在东头的坟场里还好多清朝末年的碑都没坏,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点老K确实知道。
他小时候没少去城东的坟场乱逛,虽然那时候天下不太平,但总有人会偷偷的去看看先人,偶尔也会有比较富裕或者比较虔诚的人家,在坟头前会留一个馒头什么的供奉,这些都是老K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而和这些相伴的,则是那里几座据说是清末民初时候的古碑。久经风霜已经十分斑驳,但依然坚挺的树立在那里,碑上的刻字笔画隽永,字迹深刻,据说都是当年本地的风云人物。
老K对历史的了解也就那样了,更没有人给他科普,不知道那几位都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但那几座碑确实从小就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那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和周围一圈矮坟头截然不同。不过后来文|革搞的越来越红火,那几座大墓都被挖了,就再也看不到了。
那青头相当的有眼色,见老K沉吟起来,就凑过去压低了声音:“不瞒您说,给您选的这块,可是大有来历。估摸着您可能还记得城东那里曾经葬过几位历史上也有留名的大佬,后来在那阵子破四旧时候被挖了。这些年市里要整顿恢复本市历史面貌,那几位的坟都重新弄过,只是其中一位民国初的金姓将军那块碑怎么也找不回来,最后只能另外弄了个新的。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因为那块碑当年被推了之后就被人偷偷带下山截成了两段。”
老K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指指面前的石碑问他:“你的意思,这就是……?”
青头立刻点头:“这是其中的一块,另一块老早就出了省,据说是京里某位指名要去的。”
老K嗤笑:“你小子糊弄我了吧,这种东西,要查出来都是得进去的,还京里,谁那么雄心豹子胆的敢做这事儿,莫非是道上的哪位前辈?那也没听说过啊。”
青头一看老K不信,立刻急了:“哥唉!这事儿咱真的不骗您,不信您等我们头儿回来再问他,那也保准跟我说的一样一样的!这东西被藏了好多年了,京里那位也是偷偷来取走的。就算是干咱这行的,一般人也都不会知道这事儿,也就是咱们这些真正落了东西在手里的才清楚。”
老K看他说的言之凿凿,也不想跟他去分辨。看刘翠儿站在一边,看那墓碑和碑上刻字,应该是十分满意。刘翠儿满意他也就没什么挑的,再者看那石头料子确实是挺好,材质细密,落墨不晕,质地应该是相当不错,直接就点头:“行吧,这一块多少钱?”
青头比了个数,又很抱歉的笑:“可惜这料子只此一块,当年肯定也是精挑细选。穴子上本身的石棺材料肯定没这个这么好了,不过咱们也都帮您看好了,绝对不会差。一会儿看完碑咱们就去看棺,您要觉得不满意,咱们立刻再换也成。”
石棺是刘翠儿提出来的,一般来说穴子里四面用水泥埋好了,干透之后就直接下骨灰坛,上头水泥盖子压住就算封好。但是刘翠儿说她妈也算是大小姐的出生,生前没享过什么福,死后能弄好点儿就好点儿,这才订了这具石棺。
其实真要认真论起来,这是最外头一层,又是石头的,那就是个椁,里头还得再准备棺材。不过现在也不是解放前,他们是有几个钱,但没什么背景,也就没办法弄这么多讲究,大概意思到位也就罢了。那石头的棺也不是正经棺材那么大,而是就着穴子的规格弄的,很小的一个,正好堪堪把骨灰坛放进去。
石棺是要安置在穴子中间的,外头还有水泥封,问题不会太大,两人看了看,那石料也算不错,也就没多挑剔。关照一会儿找好封穴子的工匠,一行人往山上去看墓地。
这个公墓的山头不算小,高度也挺够瞧的。相对的,山上的好位置也不少。老K他们出来的早,但是刚才在山脚下也耽误了不少时间,这会儿上山,日头已经全开,灿烂的阳光洒下,林间枝头还挂着清晨留下的雨珠,青翠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让人不由精神大振。
青头很会讲,从风水讲到人文,又从人文讲到市政开发,把几处墓穴位置的优点全都全面的进行了介绍。老K开始还认真的听,到后头就觉得稀里糊涂,转头去看刘翠儿,却发现她聪明的根本从头就没在听,她只在认真的看周遭的环境,然后对比。偶尔看到比较可心的地方,就跟老K提一声——她知道自己留心的地方老K肯定会记起来,然后几处地方都看完之后老K就会帮她从中间选出最合心意的那一处。
老K笑笑,这不是个轻松的差事,不过他乐意。能让那么独立那么强悍的刘翠儿这样依赖他,这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几处地方走下来,日头已经高挂半空,眼看着时间也快到正午,再不定下地方落葬就不好了。老K跟刘翠儿合计了一下,最后选定了半山腰一处缓坡上面南的穴子。这一处占地也有十来平米,不算太大,但胜在视野开阔,四周也有绿荫环绕,空中日光洒下,只是站在那里就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定了地方,反正钱不是问题,青头立刻一个电话到山脚,让底下的人往上把东西都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