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流年偷换了? 加菲瘦猫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怎么这么穷摇?受不了你啦!”

“好一点儿了?”温雨阳温柔地问。

林晚做了几个深呼吸,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刚才失控的表现,有点懊恼,面色微赧,别过脸不好意思看温雨阳。但温雨阳不打算放过她,低下头用前额顶在林晚的前额轻笑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林晚如此失态,他相信现今为止,除了家人以外,他是第一个,也希望他一直是唯一的一个。

林晚见温雨阳先是说些肉麻的话,现在又笑着打趣自己,红着脸剜了他一眼。@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弯弯,功课落下了,我帮你补回来!”温雨阳承诺着。

“哼,你还是先好好复习吧,终于有机会考赢我,别错过喽!”林晚娇嗔地说。

“不会错过的,不过我觉得有点胜之不古。”温雨阳见林晚的情绪调整过来,也不放过和她玩笑的机会。

“知道就好,考赢了我,要请我吃饭;要是考不赢,也要请我吃饭!”林晚语调轻松地说。

“为什么?你有点不讲理!”温雨阳疑惑地问。

林晚理直气壮地回答:“考赢了,是我家有事,便宜给你的,敢不请;考不赢,是你太笨了,更得请了。”

温雨阳抚着抚头:“你真够不讲理的!”

“才知道啊!”林晚很霸道地说。

温雨阳很无奈地嗯了一声,又用前额碰了碰林晚的头。“可是知道得太晚了,收不回来了。”

“收不回来什么?”林晚装傻地反问。

温雨阳浅笑不语,你现在装傻没关系,你还能装一辈子?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认!

林晚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再次羞红了脸,娇羞地从温雨阳的怀里退出来,甩开他,佯装淡定地一个人走开。温雨阳在后面呵呵地低笑,紧走几步赶上来,不容推脱地牵起林晚的手。林晚低头看了一下两手牵在一起的手,抬头看向温雨阳,温雨阳也正看着林晚,两人相视甜蜜地一笑,又都不好意思地别过头,拉着拉手向前走。

第三十五章

不出所料,期中考试林晚第一次失去了全年级第一的宝座,而且跌得挺远,出了前二十名,让很多老师学生大跌眼镜。在单科成绩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成绩,她仍是傲视群英,稳居榜首,特别是英语更以满分的成绩让人惊叹。在GMAT的变态试题的磨炼下,太小菜了!不过让林晚跌眼镜的是温雨阳并没能趁机夺取第一,居然还是第二,让二班的江海以一分小胜。林晚嘲笑温雨阳还真是“千年老二”!气得温雨阳黑着脸一个星期没理她。最后林晚主动追着问:什么时候给我补习物理,才算揭过。

这次考试的失利,主要是政治和物理拖了林晚的后腿。政治不用说,她压根就没背,选择和答题,还能蒙混过关,填空就瞎了,基本上一个也没蒙对。物理,林晚基本上属于没兴趣不开窍那种,看着,她就头痛,想着只要糊弄过高二的汇考,高三文理分班就可以再也不用学习这个了,所以林晚对物理成绩是得过且过。让温雨阳给她补习,纯粹是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虽然依着两人的关系,林晚觉得温雨阳为一句玩笑话翻了脸,有点过了。但转念一想,以温雨阳的好胜心理肯定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哪知只差一分,真是有点衰。好了,不跟他计较了,给个台阶吧。

温雨阳这些年一直被林晚压着,倒不是林晚有多么爱学习,本来重生后,她就抱定得过且过的心理,没打算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但是以一个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又是学过一遍的,到底不一样,再加上温雨阳经常出没在林家,林晚为了不引起他的疑虑,只好同他一样看书学习,成绩能不好吗?

这次,不好容易让温雨阳逮着一个超越的机会,还失利了,心里怎么能不搓火?另外,还有一个不为林晚所知的理由:温妈妈总是拿儿子和林晚相比,经常在言语上刺激自家儿子,什么看不出林晚有哪一点好,怎么儿子你就考不过她?什么是不是林晚私下里偷着找人补习,不告诉你,还经常影响你学习,没安好心!总之,弄得温雨阳好心烦,一开始还同妈妈解释林晚不是她想像的那样。结果,妈妈更不高兴了,指责温雨阳不和自己一条心,林家给儿子灌了什么迷魂药?温雨阳不再与妈妈争辩,他知道如果他不顺着妈妈说话,妈妈会继续变本加厉,但让他硬说林家或林晚的不好,他觉得昧着良心。所以一般妈妈唠叨这些时,温雨阳便会沉默对待,实在听烦了,他就躲开。不过这种情况在他和爸爸到林家拜访后,有所改观,爸爸对林家还是挺有好感的,妈妈说多了,他会出言制止的。这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妈妈又是一通唠叨个没完,惹得温雨阳异常地心烦,林晚的玩笑更是触了他的霉头,让他迁怒于林晚。林晚主动给他台阶,向他示好,让温雨阳觉得林晚是在服软儿,他觉得虽然学习上比不过林晚,但在其他方面林晚是弱势的、需要保护的,这让他的自信心又恢复了。

太太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老人的精神虽然一直很好,但身体已是到药石罔效的地步。太太觉得在医院住下去已是没有任何意义,便执意要求回家,用老话儿说“死也得死在家里”。为此,林晚的妈妈通知了美了的姑姥姥和其他在外地的致亲们。在出院的前夕,老人趁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不错,请来主治医生、律师和公证人,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公布了遗嘱。

老人请医生对她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检查和证明,又请律师记录,公证人公证。最后老人对自己的身后事进行了安排。@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太太坐在病床上,目光炯炯地注视在场的所有的家人,老人掷地有声地说:“老太太我活了九十多岁,读过书,留过洋,参加过抗战,穷日子、富日子、担心的日子、高兴的日子,我都过的。我爱过、苦过,但我从没有恨过、悔过。我这一辈子往大的说对得起了家、对得起社会;往小了说,对得起丈夫、孩子们,也对得起我自己。咱家四世同堂,可谓儿孙满堂,我这一生过得精彩,过得实在。”

太太环顾了一四周,继续说:“我丈夫去得早,我守着三个孩子,大儿子、小儿子也走得比我早,小一辈儿的就省女儿和两个儿媳妇,再有的就是孙子辈儿的,咱们方家是孤儿寡母一大家子啊。”说着老人向两个儿媳伸出手来,“你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