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倒霉?”
那还用问,我呗!就算知道不是自己掏的钱,也要落个监管不利的罪名,反正错全是自己的。爸爸想明白了,合着女儿抱着:最后把石头倒给老爸的心思。不过女儿还真心痛她老爸,只让自己出一百块,就是她开口要一千,自己也得兜着,孝顺孝顺。还好咱的运气好,得着个大便宜,不过十万块也太便宜了。爸爸在那忽悲忽喜地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女儿干嘛这么便宜就把上好的料子转手了,又找女儿解惑。
林晚认真地说:“爸爸,咱不能太贪心,那石头在咱手里什么都不是。再说了要得多了,人家又不能马上付钱,中间万一出点什么差子,怎么办?”
也是,也是,要是让人抢了、偷了。石头没了,没关系,人不能出事,女儿想得周到!
“我看那张叔叔人还算说得过去,再说了,他刚看走了眼,就捡回大便宜,能不感谢咱们。我不是还向要了那么大个的成品,也不算亏。反正咱也不做生意,留着石头没用,还不如要个翡翠成品,还省自己找人加工,多好啊。”
爸爸听了这一席话,在赞同的同时,心里不禁感慨:女儿怎么满心都是生意经,看来今后,女儿不会像自己一样,做学问的,也不会像妈妈一样做份安稳的工作,从商是肯定的,不从商还真是有点可惜了,看来老林家几代的书香门第要变门风了。
林晚与爸爸的嘀嘀咕咕,自是不能让林妈妈知晓的。林妈妈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知道这爷俩儿逛了一趟石料街,就挣回十万块,直呼林晚是个小财神。
财神算不上,招财猫倒是当得起。林晚是个招财猫,基本上她往哪儿一站,财就往哪儿来。林晚逛商场不太喜欢人多的,一般都是捡人少的地儿去,可总会出现这种情况:林晚进去的时候,顾客廖廖,没一会儿就能挤进一堆人,再冷清的店也能红火一片。就连林晚去超市也是往哪个柜台前一站,哪个柜台就火。
有一次,林晚在超市里挑散装的鱼干。没吃过,试吃了几块,味儿不错,打算买点。林晚站那挑的时候,除了她一个人也没有。
挑着挑着,旁边一个不认得的阿姨问“这个怎么挑啊?”
林晚诚实地说:“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样的可能好吃。”说着用夹子夹起一块干得发红的鱼干。
“嗯,我也挑这样的。姑娘看上去就挺会吃的,我信你啊!”
林晚囧了!
再抬头一看,哇,周围都是人在挑,整个超市就这儿人多了!
林晚、黄蝉和李芳开的书吧,不管林晚什么时候去,就算是再不正常的时间,也能在半小时之内,上座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以至于当生意冷清时,连书吧里服务小妹都嚷着“赶紧把林大老板、林大招财猫叫来!”黄蝉、李芳总想着要把林晚的照片印在招牌上,招揽生意;或者是直接把招财猫的脑袋拧下来,换林晚的头像。
除了能招财,林晚的财运也一向不错。比如,她的薪水。一工作就进了外企,虽然开始两千元的月薪在公司里算低的,但和同学们比,中上。半年后,由于表现出色,薪水加到了六千一个月,便开始在同学中一路领跑,一万、一万五,到离开DT之前,她的年薪已是四十万。这点林晚还是很不满意的,因为陈冬这个假公济私的,曾经给临时工开过一个月三万块,谁让那个临时工是他老婆——李芳。林晚心里还是对此甚为不平。到了BN,林晚的起薪就是四十八万,OFFER上还明确地写明了奖金是起薪的N+1倍。
在股市上也是如此,2000年刚上班,林晚就稀里糊涂随着大溜儿进了股市。那时没钱,妈妈给了一万,林晚胆小只花了六千买了一只股。后来,股市不行了,林晚就放那不管了。等五、六年后,她重回了内股市,发现那只股票在几年里反复配股填权,六千元的股本已经涨了六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进了BN后,林晚炒过一段美股和港股,运气一般般,主要是她觉得外了股票太贵,舍不得买,舍不得卖。废话,那会儿汇率一比八点多,能不贵吗?后来,林晚觉得自己本金太少,就退出了,回归了内。一看中了股票真便宜,废话,不用折算了,一块就是一块,能不觉得便宜。先是跟着朋友炒过一段消息股。那时林晚金融圈子里的朋友不少,内部消息不少,可真的挣大钱的不多。这时,林晚的心态已经变了,她做的项目标的多则几十亿,少则亿,钱对她来说,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数字概念,淡定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黄蝉不能这样淡定,在跟着林晚炒消息股,几次都没赚大之后,黄蝉对林晚进行了严厉地声讨:白在金融圈了几年,你就不能有点自己的看法,光听消息,懒死你!林晚深以为是,打起精神闭门研究了一阵之后,哀叹中了股市看不懂!最后,林晚和黄蝉商量选了三只老字号:茅台、五粮液和同仁堂,她俩的理由是:第一,中了人离不开酒,离不开中药;第二,东西好,企业不愁市场;第三,都是中了名片,几代都不会倒。两人越分析越有信心,还把李芳拉下水,长线持有。为了表示支持,三人商定送礼只送茅台、五粮液,吃药只吃同仁堂。引得陈冬和黄蝉老公刘昱嘲讥了好长时间。
三个女人都是一、二十块一股买的,等到后来,三只股票中茅台、五粮液涨得跟坐火箭似的,还特坚//挺。黄蝉大呼:瞬间就致富了!就算后来股市大跌,三个女人也赚了个满盈。
第二十九章
寒假眼看就要过去了,林晚一家才恋恋不舍的从云南回来。还没有到正月十五,还是过年,林家趁着寒假的最后几天,忙着走亲访友,甚是忙碌。
这天晚饭后,林晚刚刚收拾完厨房。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挺意外的,居然是温雨阳和他爸爸。林晚赶紧将温家父子二人让进了家。
“过年好,过年好。”两家人吉利话的说个不停。父子二人落座,温爸爸说:“过来拜个年。林老师一家照顾雨阳这么久,我们做父母的,太感谢了!”因为周围都高校、研究所,所以“老师”一词就成了通用的官称。
林爸爸摆摆手,“不足挂齿,别这么客气。”
温爸爸说:“应该的,应该的。我们回了后,事情挺多的。林老师,您也知道,了内的人情事故比较……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们谩待了,真对不起。”
林妈妈听了这话,心想:原来这是来请罪的,不是吃过饭了吗?还来做什么?
林爸爸满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