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啊!”
“今夜文比宴主已出了……”
“哎……还是让京都来的人……”
场间议论纷纷,莫钧不由得更加得意,他可是事先得知了策论题目,又花了大代价才成了这篇备稿,落笔之后,圣页一动那是自然之事,两动则是意外之喜。
如此,莫钧怎能不得意忘形?
今晚的文比宴主,已经没有悬念了!
就在莫钧这样想的时候,场间一人缓缓站起:“我也完成了。”
众人望去,正是秦云,就见在他圈上最后一个句读,呈递之后,圣页猛地一动!
然后……两动!
接着……三动!
一众人等几乎全部看傻,就连莫钧也难以置信,颤声道:“这……这怎么可能?圣页三动,这策论……这策论……”
需知圣页三动,哪怕放到京都秋夜宴上,都有极大机会夺下宴主之位!一时间,秦云再度享受到了众人或惊叹或佩服的目光,不由得更是得意。
“多谢恩师!”
“呵呵……不过小事一桩,小徒儿你的这篇策论纵度如此之深,跨越如此之广,为师还觉得圣页三动要比预期的少呢!”
“老师说笑,圣页三动,就是往年的京都秋夜宴也不过如此。本次宴主之位,已在我囊中!”
心念至此,秦云不由得微微扬起了脖颈,老毛病发作,先是挑衅似地看了莫钧一眼,嘴角勾起一丝戏耍傻子般的戏谑,惹得对方勃然大怒!而后,更是环顾全场,投去鄙视的眼神,仿佛在说——瞧你们这群无用之辈,被京都来者压得死死的,到头来还不是得我力挽狂澜?如何?还不赶快钦佩?
一干人等敢怒不敢言,而苍白的战绩更是根本无力反驳,只好低头不语。秦云转眼看向了楚天箫,就见他仍在书写,只是速度不快,经常要落几字就想一会儿……见状,他不由得更加得意,傲然目光扫到陆仙渊身上,冷笑道:“殿下,该宣布文比宴主了吧?”
陆仙渊眉头蹙起,沉吟片刻,说道:“还有人没有完成。”
“呵呵……殿下是说那个败家子?”秦云摇摇头,冷笑道,“好,那我就等着,看他能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呵呵,败家,呵呵……”
陆仙渊闻言,也是一脸担忧地望向了楚天箫,就见他此刻仿佛沉浸在策论之中无法自拔一样,却是根本没理会场间目光……
楚天箫在写些什么?
很简单,在写如何败家。
“大周若要一统神州,必须学会败家。何为败家?烧钱而已!”
“败家于国有三个好处……”
“其一,战术欺骗。”
第五十一章难登大雅之堂
“败家三好处……”
“第一,战术欺骗。”
楚天箫写道。
“一统神州浩土之战,必成旷日持久之势,为防诸国抱团,必然需要分而化之,步步蚕食。因此,第一步,必须有一个战术欺骗。”
“陛下当知,狂风暴雨不可持久,但反过来想,若是大周以狂风暴雨不惜代价烧钱砸钱之势鲸吞敌国,那么对方必会以为此战绝难持久。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或许会想,这只是一次激进扩张,是为了奠定一统神州浩土的基础,却不会想到,此战本身,就是一统神州浩土之战!”
“这,就是战术欺骗,让敌人误判我方真正战略方针,以期赢得最终的持久战主动权,夺下先手优势!”
“需知即便以大周之强,抗衡全神州浩土的敌方势力联合也不现实,况且若真让对方抱团,对此战而言,已经意味着失败——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人口凋零,残破不堪的大一统!”
“因此,战术欺骗环节,是一统神州的必备第一步,而最笨却也是最不容易被看破的方式,便是烧钱,便是败家!”
楚天箫写到此处,笔锋一转。
“但……或许陛下会问,如此,虽在战略上占据优势,但战术上却无法实现?败家烧钱,狂风暴雨,不可持久,这是常理,难以违背,又要如何做文章?”
“这,便要说到败家的第二个好处……”
“以战养战,于综合国力上碾压!”
楚天箫在这里大胆引入了‘综合国力’这个新名词,并对战争本质的比拼做了详细说明,这之后,方才开始露出了真正的獠牙……
“陛下以为大周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商贸繁荣?国力鼎盛?”
“这些固然不假,但恕我直言,这个国家仍然没有学会如何……花钱!”
“我很惊讶,以大周商贸之繁荣,连商行都学会了借贷,可大周皇室却居然到现在都没能学会‘提前花明天,下月,乃至明年,今后十年二十年的钱’!截至当前,帝国居然还停留在今日花今日,明日钱来,攒够了再扩张的思维模式上……”
“稳固前行,古制如此?”
楚天箫毫不客气地写下了一个评价。
“搞笑。”
顿了顿,他继续写道。
“而且落伍,幼稚!”
“是的……攒够钱再扩张,这是大周千百年来的定论,稳固前行,或许放在当年还合适。但现在既然有心发动一统之战,这种策略若不改变,大周的国力绝无可能撑得到一统神州的那天!”
这番话语十分大胆,如果换一个人来写,不说有没有这个胆子,就光这些字句,便足够判一个‘非议古制,藐视尊上’的罪名……可问题是,楚天箫是谁?
紫衣侯独子!他岂是哪些毫无根基的寒门可比?
寒门无法说这种话,他却可以,他有那个身份!
当然,这也得是当今周帝圣明,否则换了一个昏君,这么写的下场亦是可想而知……
当下,就见楚天箫思如泉涌,飞快写道。
“大周需要有狼性!必须学会花钱,必须学会烧钱!该花钱时,绝不手软,绝不畏缩,绝不顾忌!”
接着,楚天箫引入了后世金融学中‘国债’,‘期贷’等概念,并详解,但到这里还没完,他笔锋一转,又重扣败家烧钱,开始列举例子,先是以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抛砖引玉。
“淮南民性节俭,淮北民性奢侈。两地分而治之,不抑本性,二十年后,淮南民若何?皆着布衣,背竹篓;淮北民若何?皆着锦缎,妾成群。”
“此事,被某些‘读书人’批判至今,但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分黑白。”
“为何奢侈一定就不好?皇室用度,宫内宝物,出行仪仗……哪样不奢侈?却显大周威势强盛,令四方忌惮。”
随后,楚天箫引入了诸如‘经济’,‘奢侈品’,‘市场’‘消费返还’等诸多概念——如果换一个背景,这篇策论敢这么写一定会被认为是妖言惑众,但处在商道繁华的大周,周帝绝不会看不出其中金闪闪的价值……
“灵币花了,其实并没有消失,砸下海量钱财,其实只是将它们放到了经济海洋之中,随市场流动……陛下应该有超脱的眼界,明白花钱并不等于少钱。贫穷之人,每花一点钱都心疼,可站在家国角度,却绝不可吝惜钱财——因为所有的钱财都没有消失,它们会在市场中形成一种力量,返回回来,让大周强盛……”
“举个通俗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