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新闻效应
1947年, 9月。
顺利升上四年级的艾琳成了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比起其他的姑娘们矮了至少一个脑袋的小姑娘在学校里特别显眼, 而且最重要的是, 她竟然又申请跳级了!
得知艾琳再次申请跳级的时候, 比起五年级和预科班老师们的期待,其他年级的老师们是淡然的, 自打艾琳一年级上了不到一半的课程就跳到了三年级,老师们已经接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再次跳级”的设定, 学生们、尤其是原三年级、现四年级的学生们却是松了一口气:妈呀她终于不和我在一个年级了!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伤害!请快乐的去霍霍学姐们吧!
可惜没几天, 跳级申请的结果就广而告之了,因为设计大赛决赛的缺席,艾琳·普林斯学分不够要求,跳级申请不予通过!
艾琳对此表示无语。
她差点都忘了,罗丁实行的是学分制, 她能顺利跳到三年级一是她的自学成绩的确超出了一、二年级的要求, 二则是麦考利夫人网开一面让她破格参加设计大赛, 如果她不是在期末考试上考了第一名增加了学分,缺席了半个一年级和整个二年级的她其实按规定来说, 学分连升到四年级都有点儿勉强。
每每想到这件事, 艾琳就气得恨不得冲到美国暴揍一顿耐特家的人!
要不是他们,她怎么会得不到设计大赛的学分!
可惜耐特们已经远在千里之外, 艾琳除了在运动分部上下功夫之外,暂时也找不到别的好办法来对付他们,她的air sole正式申请了专利——感谢英国对于专利权的重视,连设计图都能备案的专利局简直是手握重生这种生化武器的最大作弊器。
在气垫鞋正式成为1948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代表队指定用鞋后, 普林斯公司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允许,以奥运会鞋类品牌赞助商的名义,正式推出了以奥运为主题的运动鞋系列。
这一回,哪怕是艾琳死活不肯出男款,托马斯等一众高层也强行无视了这位大老板的小傲娇,男款女款全国各家代理同时推出,在这个全体国民都关注着奥运会这项被中断了12年后重新启动的盛事的时刻,奥运系列的气垫运动鞋短短几天销量就破了万。
而与此同时,同系列的运动服也上市了。
没过几天,就有其他国家的代表队拐着弯的让人来问,能不能请普林斯的设计师给他们国家的运动员量身定做比赛用鞋?
托马斯没怎么犹豫就回绝了这位操着一口号称世界上最美语言的男人——虽然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怎么也是竞技比赛嘛!能让自己国家的队伍多点优势,大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乐意开开绿灯的,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不过,这还不算普林斯公司最引人轰动的事。
最近伦敦随地可见的,是一张类似街拍的照片。
黑发黑眼的高挑女性穿着一条九分宽松休闲裤,精致的蕾丝雪纺上衣被浅浅地扎进裤腰,显出不盈一握的腰线,她的身材比例完美,脚下穿着一双至少十厘米的高跟鞋,让她更加修长了几分,拍照的人看着好像是从背后偷拍的,她似乎发现了自己被偷拍,回过头来浅浅一笑,精致的五官仿佛上帝精心雕琢的维纳斯,细腻的肌肤在阳光下好像会发光,比起最近大火的美国明星英格丽·褒曼,这位伦敦本土的美人无疑更符合国人的审美。美人的身边跟着一个同样黑发黑眼的小姑娘,只比那位小姐矮一个头左右,大约是感觉到了身边人的动静,小姑娘也回过了头,她半侧着身,看上去七八岁的样子,微微眯着眼,她的眼珠是深黑色的,眯起来的时候显得有点儿冷酷,一大一小的两张脸虽然表情不一,但那几乎如出一辙的五官让人不会怀疑她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小姑娘穿着一身亚麻布的连衣裙,裙摆是大大的荷叶边,露出小半截雪白的小腿,她的怀里抱着两本书,比起姐姐,她的表情带着点惊讶,似乎还有些脸红。
图片的名字叫做《带你走进普林斯》。
这真是个奇怪的名字——不少看到这个标题的人第一时间都会这样想。
但不管是小姑娘故作冷漠却因为脸上不自觉泛起的红晕而更显可爱的表情,而是大姑娘那让人忍不住随之微笑的笑容,都让路过报亭的人不由自主地驻足,然后拿起了《the life》一周年纪念刊,翻开了那篇创始人家族史。
这一番才知道,原来好似一匹黑马杀入时尚界的埃琳娜·普林斯和逐渐有成为时尚杂志主流趋势的《the life》总编辑艾琳·普林斯,竟然是普林斯家的两姐妹!
姐姐就不必说了,据说是美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是首屈一指的普林斯时装公司的ceo,旗下好几个品牌让她荣登伦敦最有钱的未婚贵族小姐名单榜首,不仅是不少单身汉绅士们眼中最想要认识的贵族小姐,也是不少贵族和大商人们试图结交甚至联姻的对象——要不是老普林斯先生放出话来这位小姐早就订婚了,未婚夫是一位美国的大商人,只怕普林斯家的大门都得被踩烂了!
比起姐姐,妹妹或许更引人注目一些。
刚过七岁生日的小姑娘不仅是罗丁女校的四年级学生,还一力主持发展了一家杂志社,现在谁家没有一本《the life》?哪怕是贫民窟的那些姑娘们,也会在路过报亭时看一看杂志封面上的女郎,看一看最新的流行和趋势,以便让自己与人交谈时显得品位出众,至于《the life》的男士版,好吧,这或许是小姑娘做得最不谨慎的地方,也让不少老古董指责小姑娘有伤风化,但大部分人对这种责问嗤之以鼻——那些照片一点儿也不暴露,只是让人觉得特别性感罢了,如果这样都是有伤风化,那那些暴露杂志算什么?有时间来针对一个小姑娘,为什么不直接去和那些更露骨的杂志针锋相对?
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学生来说,成绩都是一个耀眼的加分项,而艾琳学霸式的成绩让不少人都乐意支持这个小姑娘的“事业”,何况《the life》里的内容那么多,几张照片压根不算什么,哪怕是男士版里,男人们乐意为它掏钱也不全是为了那寥寥可数占不了多少篇幅的性感照片,他们更多关心的还是其他内容,譬如军事、科技、汽车、探险等等,谁像那些老古董一样眼睛只盯着那些女性穿得多还是少?肤浅!
除了杂志社,小姑娘还擅长设计,听说她是姐姐公司里的首席设计师,整个高定目录和里面的服装最初都是出自她的手,后来公司成立了才加入了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不过那些贵族夫人和小姐们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设计。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都不算什么。家族的底蕴或许能让一个人尽可能的发挥所长,真正的创造性却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和大脑,小姑娘独立设计了运动品牌全系列不说,还让新的鞋子成为了奥运会国家队指定用鞋,真是太给咱们英国人长脸了!
而在普林斯家的专访里,严肃的大家长爷爷,活泼的大孙女,可爱的小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相处的画面也让不少人对这个家庭产生了好感——也许战争会让人失去儿女、失去父母,但永远也不会让人失去希望,不是吗?
——被迫扮演了一回“埃琳娜”的罗拉表示自己好心塞,魔药的味道真是太难喝了!
随刊附送的普林斯家族访谈算是一个小小的新闻,在这个电视机尚未普及的时代,纸质新闻的效应是惊人的,普林斯家“名声大振”,哪怕杂志社机智地没有留下普林斯们的地址,聪明的读者们也直接将信寄到了罗丁或者公司,艾琳和“埃琳娜”这几日收到了不少信件,有些是毛遂自荐想要一个职位的,有些是提建议的,还有的则是单纯的表示希望能交个朋友的,当然也有一些觉得普林斯两姐妹大的伤风败俗推广奇装异服,小的不顾体面用□□换英镑的,但也只是少数,艾琳看过也就丢在了脑后——没看后世的《花花公子》卖得有多火爆么?她还没像人家一样露骨呢!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普林斯家的生意更好了。
女装不必说,普林斯家的基础女装就是以走在时代前沿且物美价廉的名声打开市场的,高定则是主打高精尖布料和手工艺,卖的就是设计,这些都是其他工厂没法模仿的,所以销量自然节节攀升,在这个新闻后更是有了一个长效而持久的井喷期。
新推出的气垫鞋乘着奥运会的东风,说不上扶摇直上九万里,却也算得上是爆发式增长,哪个有条件的父母不给孩子买一双气垫运动鞋仿佛就成了不爱孩子不顾孩子健康的反面教材,连带着运动服也卖得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运动服到底是不如平常的衣服好看的。
在艾琳着手开始专注于皮鞋高跟鞋设计的时候,麦考利夫人有点不满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一点存稿都没有啊好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