咧开嘴笑了,冲着前面的莫老大声喊了句:
“你放心吧,我左宏保证,这辈子和你莫家再没关系,我巴不得呢”
莫云琒脚步一滞,难得的,露出一个促狭的笑意,心话说:小子,就怕你到时候,哭着喊着非扒着我们莫家的门槛不放,如果小堂妹和左宏在一起是幸福的,莫云琒决定尽量斡旋。
因为他不想再见到第二个云珂,仿佛一潭死水,再也掀不起一丝微澜,明明还是个年轻女子,心境上,却如七八十的老太太一样沧桑,他在一边看着都难过,不过,云玬......
莫云琒突然想到,那天只一面之缘的娟子,不禁微微摇头,云玬毕竟不是云珂,爸爸的铁血政策,对云珂也许有用,对云玬就难说了。
娟子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活动组的组长姓吴,有个很简单的名字,吴卫,三十七八岁的样子,未婚,是个海龟博士。
其实娟子进到这里才发现,不是人家社长昨天为难,活动组的记者,真就没一个吃闲饭的,都是学历资历超厉害的新闻精英人才,相比起来,她的确不够看,可她有头脑,有自信能做好。
说是外围记者,其实娟子真正也能参与到其中去,国家级的一个经济论坛峰会,下个月要再S市举行,活动组正在筹备相关资料。娟子很快加入进去,打下手,一边听着他们讨论,适时的提出问题,和阐述自己的论点,一天下来,活动组的几个人,都基本打消了和这位空降美女的隔阂。
美女本来到哪儿都占便宜,加上活动组一共六个成员,却都是单身汉,突然来了这么个大美女,虽然知道一定背景不浅,可异性相吸,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再说,人家长得美,却真不是草包,即使不熟悉,偶尔提出来的问题也都在点子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她有聪明的头脑和新闻敏锐性,干他们这一行的,这个尤其重要。所以,一天下来,几个人和娟子都熟络起来,别管背景,聪明的美女,谁不喜欢。
“下班咱们全组一起去吃个饭,我请客,也算小陈的接风宴,怎么样”
吴卫拍拍手发话了,办公间里一片欢呼,张斌笑道:
“组长大人,您就知道人家小陈没约会吗,大美女啊,下班的时间会有空闲?”
吴卫笑望着娟子,意味深长的加了一句:
“如果有的话,可以带家属”
男人们试探的如此明显,娟子不禁笑起来,很上道的道:
“他很忙,为了多谢大家对我的照顾,今儿晚上我请客吧!”
娟子的一句话,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本来突然来了这么个大美女,活动组几个光棍,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哪想到名花早有主了,不禁有些遗憾,但是遗憾过后,对于娟子的爽快,倒也颇为欣赏,便纷纷释然了,毕竟天下男人也都不是瞎子。
手机响了,娟子探头看了看,不禁微微翘起唇角,拿起来出门,走到外面安全楼梯那边接电话:
“晚上一起吃饭,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左宏的语气有些明显的雀跃:
“晚上我要和新同事吃饭,怎么办?”
娟子的声音里,带着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温软歉意,仿佛对自己的爱人撒娇,软软的声音传到左宏耳朵里,别提多受用了。
左宏也明白,刚到一个新环境,这也是必备的流程,只是难得她这么温顺乖巧,不禁想逗她一下
“我和你一起去怎么样?反正都在一个大楼里上班,说不定,你的同事我也都认识的”
娟子低笑两声,毫不留情的拒绝,这栋大楼里不认识左副司长的,估计凤毛麟角,娟子只在这里工作了一天,左副司长的大名,就已经如雷贯耳。
中午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邻桌的几个八卦女,议论了足足一顿饭的功夫,从外表到内在,从家庭背景到收入,从工作风格到性能力如何......事无巨细,真是八卦无处不在,看着严肃正经的公务员们,内心原来如此火热激情。
娟子甚至觉得,没准左宏就是这帮寂寞妇女心里的最佳性幻想对象,和自己丈夫上床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左宏
“咯咯咯......”
念头至此,娟子撑不住笑了起来:
“笑什么?”
左宏略疑惑的声音从话筒那边传来:
“只是在想性幻想对象这件事”
“性幻想对象?”
左宏坏坏的笑了:
“难道我家娟子想我了,不用幻想,我可以立马服务上门如何?”
娟子懒得和他开黄腔:
“我挂了啊”
“别别......娟儿,晚上你们在哪儿吃饭,我过去接你”
“晚上我自己回去”
说完,娟子又不忘警告他一句:
“不许跟着我,不然,晚上睡沙发。”
放下电话,左宏还嘀咕:
“坏丫头,就知道威胁”
不过听着她愉悦的声音,左宏的确放心了,前些日子那种精神状态,左宏真是很担心,他家娟子性格好强,他即便有心帮她,也找不到好办法。
有时,他就想着,啥时候她家娟子甘心情愿躲在他怀里,让他为她遮风挡雨,就好了,不过估计这是他的奢望,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实现,他家娟子太骄傲,骄傲的有时都可恨,可是他就是爱这个女人,爱的犯贱。
左宏不禁开始计划她和娟子的未来,结婚,生子,左宏想到这些,就觉心里美滋滋的。左宏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是个这么庸俗的男人,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结婚生子,都能令他高兴成这样,可他就是高兴。
仿佛一个在黑暗中踟蹰很久的人,忽然看见了曙光,曙光下,是他和娟子幸福的未来,他迫切的期待着。
三十三回
陈国华夫妻俩真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年,竟然还有人找上门来。
夫妻两个原本有一个亲生女儿,小名也叫娟子,夫妻两个的生活虽不算很富裕,却对降临的这个小生命,抱着欣喜和期望。
那时候,陈国华就想着,女儿长大一定要好好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着孩子念大学,他和妻子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一辈子都没大出息。
谁知道,孩子三岁的时候,得了严重的脑膜炎,几乎耗尽家里所有积蓄,还是没救活,孩子夭折以后,妻子刘佩蓁也因此大病一场,精神都恍惚了。
医生说怕这么下去得忧郁症,更甚者,也许会发展成精神失常,建议陈国华尽快再要一个孩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心病还需心药医。可刘佩蓁的身体,自从生下娟子后,就一直不大好。
斟酌再三,陈国华夫妻决定去领养一个。第一次在郊外的孤儿院里看到娟子的时候,娟子正发着低烧,小脸烧的红通通的,可怜极了。
相比别的健康孩子,这个病怏怏的孩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