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以为六郎所作所为不妥,看不过眼,也只好离开,因为无论如何,六郎都对晁盖有恩,晁盖断然不能恩将仇报”
晁盖也把话给说开了,表现了自己在这七人中的领导地位,那股气势,岳翻非常欣赏,晁盖是个英雄,却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领导者,此时无论是晁盖还是宋江,都不具备成为领导者的胸襟和气魄,不在此时收服他们,难道要等到他们成为人中之龙,再去收服他们
岳翻看着晁盖,严肃道:“天地为证,岳翻若有违背今日所言,若有行天怒人怨之事,不需诸位替天行道,上天自会五雷轰顶,叫我不得好死”
晁盖再无话可说,看了看身后六人,点点头,七人一齐上前,朝岳翻鞠躬行礼:“六郎”
岳翻虚扶道:“诸位请起”
至此,七位梁山好汉正式认同岳翻为主,愿为岳翻效力,至于是不是暂时的,或者还是权宜之计,谁都不清楚,却也仿佛谁都清楚,反正,岳翻是清楚的,他们来了,就别想走了,这些人才,如果自己不用,难道留给别人不久之后的南北宋之交,那可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这些人才要是自己不留着,留给别人,刘光世还是韩世忠还是张俊太浪费了
岳家军啊
从一介贫农,走到了帝国最强武将的位置,这期间需要付出多少辛酸和汗水岳飞做到了,与他有同样经历的,是从一个刺配充军的低贱人走到帝国第一军人枢密使地位的狄青。
岳翻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人物,他只是想为未来的岳家军添砖加瓦,除了岳飞的本部张宪等人,他也想要拉来一队人马,将岳家军打造的更加强大,不仅可以面对面的和金兵争锋,更可以在野战中堂堂正正的击败金军有宋一代,除了宋初第一代宋军具有比较强大的战斗力,那还是赵匡胤带出来的,雍熙北伐之后,赵光义把赵匡胤留下的老底子赔得一干二净,宋军主力禁军的野战能力自此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而到了中后期,唯一可以撑起宋军门面的,就是西北军团,大宋朝的西北军团,传奇一般的西军,后来挽救南宋王朝于危亡之中的诸多将领,除了岳飞出身农家,其余人等,几乎全部出身于西军,那才是宋军最强的军队,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和金军在野战中面对面交锋战而胜之的战例,南宋一代,只有岳飞
岳翻,愿意成为岳飞麾下的那个重要人物,并且,在岳家军生死存亡之际,做点什么
这七个人,连同那七个一直跟随岳翻的少年,就是岳翻的岳家军最初的组成人员,人数虽然少,但是,其精华程度,远远不是其他军队可以比拟的。
这一年,宣和二年,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岳翻再一次上山的时候,看到了面色凝重的张英,拿着一份信件,正在看着,岳翻有些疑惑,走上前,询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还有人给你写信”
张英在守孝期间,本来应该算是没有任何事情去麻烦他的,这个时候,会有什么事情呢
六十八突然,方腊造反了
张英看到岳翻,放下信件,皱眉道:“江南出事了。”
岳翻一愣,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
方腊
张英接着说道:“十月初九,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造反起事,自称得天符牒,聚众造反,自称圣公,居然改元永乐,公然与朝廷作对,江南苦花石纲久矣,方腊振臂一呼,响应者数十万,方腊连破各州军府,已经无法控制。”
岳翻细细盘算了一下,询问道:“如今已是十二月,十月初九的事情,再怎么慢,如果要通知,也不该这个时候才通知你才是。”
张英点点头:“官家早先派了内侍谭稹率军出征,败了。”
岳翻顿时觉得无语,这也算是赵宋王朝的一大特色,宦官统军,从赵匡胤开始,十全大太监王继恩就率军出征西蜀,开了宋代宦官统兵的先河,要说这也是宋代得国不正,防这个防那个,总是怀疑有人夺他的江山,所以防武将也防文官,怎么着都不放心,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宦官可以信任,所以宋代出了很多有名的军队太监,除了王继恩,还有军神级的大太监李宪等人,也的确立下过大功,但是,这样的太监实在是太少了。
谭稹,显然不是什么厉害的角色,对付不了方腊,一败涂地,所以难不成徽宗皇帝想起了张英,所以想要调遣张英率军出征
可为什么是信件夺情起复也是需要正规诏书的。
仿佛看穿了岳翻的疑惑,张英开口道:“这是我京中好友来信,他说,谭稹兵败,江南大乱,官家震恐,在朝堂上提起了我,估计是要夺情起复,将我派出去统兵作战了,让我做好准备,不日就会有诏书过来,情况很不妙啊,居然连我这样瘦小之身都要调动,难道偌大的朝廷,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吗”
岳翻在心中说道,当然就是如此,偌大的朝廷都是一群艺术家,你要他们带兵打仗呵呵呵呵,真的,说真的,还是宦官靠谱一点,至少宋代宦官有这样的传统,所以,有些宦官还会专门学习兵法,童贯那货就是拜军神大太监李宪为老师,才能在西军中站稳脚跟,一直到现在。
比起那些个艺术家,岳翻寻思着,徽宗皇帝心里头也明亮着,还是宦官可靠一点,靠谱一点,要艺术家带兵打仗,还真有些困难结果呢,宦官战败了,艺术家用不了,西军要防备西夏,还要准备和金兵联合讨伐辽国,徽宗皇帝思来想去,想起了以五百相州兵扫平河北匪患的张英,张英也是文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心思。
张英叹息道:“国家承平日久,武备废弛,昔年王荆公以将兵法改革朝政,遂有王韶熙河开边之壮举,可惜神宗皇帝病逝,司马光尽废新政,很多好的策略都被一并废除,朝廷党争日烈,丝毫不在意边患内患,这才有今日,堂堂大宋朝,居然需要一个太监统兵出征,还被逆贼打的丢盔弃甲,几近全军覆没,唉”
张英似乎是王安石的拥护者,对司马光很不感冒,他曾经对岳翻说过,在他看来,司马光就是一个党棍,为了党争,把熙河开边以来西军将士浴血奋战夺来的土地白白送还西夏,甚至还要把熙河路送还给敌人,这样的做法怎是一个宰相可以做出来的他的气度呢他的才华呢
张英很不喜欢司马光,除了那本资治通鉴以外,他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