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5 章(1 / 1)

靖康雪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昏庸无能怯懦的底层军官,而要选择岳家军里训练精良的敢战之士为基层军官,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改组出一支敢战的军队,用作临时保卫应天府之必要。

吴用得到了改组军队的任命和权力,绕过了文官集团就开始和宗泽商议,选拔了一批深恨金人的敢战之士,作为这支军队的骨干,同时在源源不断抵达应天府的军队里面选择青壮精锐充入改组的军队内,而把老弱病残和兵油子全面开除,开始大裁军,整饬厢军和残存的禁军。

短时间内,一支四五万人的精锐军队的骨干就成型了,但这也体现出了军队内部的问题严重到了何种程度,不说八十万禁军,各地厢军号称百万,但是实际选择出来,能战的精锐青壮不过五万之数

赵桓再次把阴冷的目光投向了各地的地方文官武将,心中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阮小五是纯粹的猛将,并且极善水战,金兵来自北方苦寒之地,没有水战的能力,所以如果可以任用阮小五组织一支水军,并且在未来重新掌握东京,在黄河中布置一支强大的水师,定然可以在黄河岸边将金兵阻挡住。

大宋步卒孱弱,骑兵奇缺,唯有水军是金兵的克星,短时间内,如果可以任用水将之才组织一支水师,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遏制金兵南下的势头,将金兵阻挡在黄河以北,然后选择一名大将在长安和太原一线组织一条防线,防备金军从西路进攻大宋,进一步压缩金兵南下的空间距离,为我们的反击争取时间。

毕竟改组军队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很多的训练和物资准备,大宋之前荒废了太久,也不得其法,现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一起想办法对付金兵,以大宋的战争潜力,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支强悍的军队,而这支军队里面,起码要保证有一万人以上的成建制的骑兵,大宋最强的骑兵将领林冲就可以为其统帅,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赵桓吩咐公孙胜在应天府内寻找善于造船的工匠,组织起来,调拨物资,开始建造战船,组织水师,然后给了阮小五在军中挑选水军士卒,组建水师的权力。

所有的事情千头万绪,要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至少有了开头,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那么一切就都有了希望和目标,赵桓也在极端的忙碌中没有再被梦魇所折磨,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梦了,天不亮就起床和公孙胜还有吴用商议军国大事,接着又要和阮小五商议水军的组建,然后着手改组政府的事情和清洗官场的计划,仅有的一点时间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看着挂在自己床头的那面血迹斑斑的旗帜,思念着那个或许已经死去的人。

我何德何能,能有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

他不断派人北上查探金军和岳翻的消息,但是总是杳无音讯,河北一片混乱,河南之地也有一半在混乱之中,应天府的反击计划还没有完成,暂时没有北上的打算,河北还有河南一地,属于无政府状态。

赵桓心急如焚。

二百五十四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靖康二年四月六日,之前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纲抵达了应天府,赵桓握紧了李纲的手,痛哭流涕,不停地责备自己,说自己不识忠良,失德失信,亲小人而远贤臣,遂酿成了这次的灾祸,现在自己深深地明白了错误,希望李纲可以原谅自己之前的错误举动,重新回来帮助自己。

李纲还能说什么呢能让皇帝痛哭流涕的认错,他已经别无所求,他本是一心为国之人,之前有些小小的怨气,但是在现在的赵桓面前,他还是恭敬的行礼,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再次出任靖康朝首相一职。

成为首相之后,李纲马不停蹄的立刻开始办公,一上任就看到了惊喜,新任户部尚书公孙胜能力极强,把应天府一百七十万民众管理的井井有条,每日都在外巡视,不停的下达最新指令,让所有人都忙起来,只要一忙,就没时间去想那些花花肠子,自然就安然无事,只要一忙,就能用最快的速度忘记伤痛,重新拥有希望,继续生活。

民政不担心了,李纲和公孙胜见面,相互认识,感慨了一下岳翻岳将军的忠义之举,就去寻找了分管军务的吴用和宗泽。

吴用这人的名字挺无用的,但是其人非常有用,能力之强不在公孙胜之下,宗泽的确有能耐,但是他之前做了太久的文官,虽然非常坚韧不拔,却失之于能力,吴用的军事能力很好的弥补了宗泽在这块专业领域的上的缺失,但是吴用不能独当一面。需要宗泽的坚定为他指明道路。

此二人之配合天衣无缝,军队改组这方面也极为顺利,具体的事物都有人去做。李纲也放心了,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协助赵桓,改组政府,改组这一届软弱可欺惊天动地的卑鄙政府。

赵桓其实非常想一瞬间就把那些失节的臣子杀掉,然后换人。但是仔细思考之后,赵桓也觉得此事实在是很大,不能贸然下结论。于是就找到了李纲,细细商议。

“金人凌辱之恨,朕铭记于心,无时无刻不想北伐复仇。一雪前耻。然金军势大,我军势弱,更兼前祸,一切都混乱不堪,若要北伐复仇,千头万绪,需要条条理清,方可徐图后举。否则大祸不远矣,此番大祸。朕看清了朝廷内外无耻小人之面目,而今其人居于高位者甚多,朕欲图罢黜之,提拔敢战之士为官,不知卿有何妙计教朕”赵桓在内屋里,小声地询问李纲。

李纲紧皱眉头,细细思索一阵,开口道:“此事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关键是此时正是朝廷多难危机之时,若是此时大开杀戒,有伤天和,恐人心不稳,此刻大宋尚未恢复之前国力,陛下为未曾恢

复之前尊荣,若是此时做事,怕是引起群臣反弹,大事不妙矣”

赵桓低声道:“朕亦知晓此事不易,但朕此为绝非是为一己私怨,岳卿写信给朕,言明朝廷若要北伐复仇,定要敢战之士为将帅,如今朝廷群臣皆为胆小如鼠之辈,毫无气节可言,如此将帅统帅北伐,朕岂不是在自杀大宋若要击败金贼一雪前耻,非要将这批毫无气节可言之臣驱逐出朝廷,否则必然会坏事”

李纲点头:“臣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