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1 / 1)

靖康雪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拉一股白眼冒出,若是细细看,还能看到一丝丝的火星,沿着他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停的游走,不停的游走宋尚火德,故称炎宋,我以火死,快哉快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大笑,岳翻不知从哪里出现了力气,竟是迈动了早已无法动弹的双腿,冲下了尸山,朝着金兵主动冲杀过去身上的白烟,和那些宋兵一样的神情,染血的面容,让所有金兵大惊失色,惊声狂叫,四散奔逃,岳翻突如其来的冲锋让他们快速崩溃,绷紧的神经瞬间断裂,整个战场突然出现了无法让人理解的戏剧化变局

数万人被一个人搅动,数万人,对一个人产生了毫无抵抗的恐惧性他们四散奔逃,见到岳翻就仿佛见到了恶鬼转身奔逃,宗望和宗翰就算是带着全部的卫士阻挡,也阻挡不住更别说这种毫无意义的恐惧一旦传染开来那就是战场的终结

岳翻的目标非常明确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很快就要死了,现在杀不杀他无所谓,但是完颜宗翰,甚至是完颜宗弼,要杀死一定要杀死一个或者两个死,也要带着他们一起死,更别说这些混蛋已经完全崩溃了他们被我一个人打败了被我一个人打败了

完颜宗翰完颜宗弼我要杀了你们

岳翻的面前,是一马平川,毫无阻挡的通向不远处的完颜宗翰,完颜宗翰骑在马上,对于战场上突如其来的变故似乎毫无反应,或者说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而当他看到这股混乱的源头是死死盯住他的岳翻的时候,他毫无迟疑地做出了最终决定转身就跑

“完颜宗翰你哪里走”他的身后,是岳翻愤怒的吼声

“轰”的一声

很久很久以后,一切归于平静。

二百五十一赵桓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赵桓抵达南京应天府的时候,是他从东京撤出来的第四天,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应天府,然后他就此打住,不再南下,尽管赵佶还是要求再南下一点,比如去扬州,那就不错,或者干脆渡过长江,到更安全的地方去,这里距离东京有点近,还是处于金军的兵锋之下。

赵桓拒绝了。

“我为大宋之皇帝,大宋之臣在前线浴血奋战,我却狼狈南逃,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若是一味南逃,被金兵追上,难道还要被俘虏第二次吗”赵桓有生以来第一次对父亲发火,赵佶面色苍白,说了一句“好自为之”之后就匆匆离去,躲在了应天府的深处。

赵桓把皇室成员安排好,紧接着就开始了整顿朝政和军备,靖康之惨剧历历在目,赵桓自己被侮辱的情况也历历在目,回想此来,椎心泣血,赵桓简直无法直视自己的过往,剧烈的仇恨促使赵桓决心改变宋的祖制恰恰在这个时候,守旧派的势力完全被打垮,金兵南下不仅仅给宋带来了耻辱,也给宋带来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希望,转瞬即逝的机遇。

赵桓敏锐地抓住了这次的机遇。

他下诏召回李纲,启用被贬斥的西北军大将林冲、鲁达,令此三人迅速赶赴南京应天府,并且召令西北军硕果仅存的名将岳飞为西北军都统制,临时节制所有的西北军余部,重整西北军军备,在他下一次下达北伐令之前,至少准备十万军队待用并且,不派文官和太监监军,在这一段时期内,所有的西北军的权力悉数属于岳飞。

金军南下,打碎了大宋的花花江山,也打碎了大宋的文官和太监的势力,这个时候,恰巧是稍纵即逝的机遇,岳飞虽然很年轻,却是后种姚时代唯一一个种姚时代的名将之星,至今还在西北默默舔伤口,加上岳翻的忠义之举让赵桓极为感动,爱屋及乌之下,他就把西北军的军权交给了岳飞。

这样的命令自然引起了朝廷文官和地方勤王文官的反弹,但是这一次,赵桓铁了心的不听文官的意见:“靖康之祸,唯有岳卿提兵北上,救出皇室,挽狂澜于既倒,至今为止仍在

剧战金贼,飞乃岳卿之兄长,西军名将,曾力战金兵不落下风,忠义之心朕深知,岳氏一门二子具为忠烈,为何不能将西北军权托付倒是诸卿,哼”

赵桓拂袖转身离去,留下一众文官面色青白,皇帝说岳翻也就算了,岳翻至少也属于士大夫,还是连中三元的极品士大夫,但是岳飞,那是彻彻底底的武人,西北丘八,就算是岳翻的兄长又如何祖宗法制,如何可以背离难不成官家想要变法

这样的想法一旦滋生,文官们的心里就产生了极度的惊慌失措。

此次金兵南下,把大宋百余年的问题暴露的一览无遗,文官的懦弱和武官的无能,让赵桓对大宋的祖制产生了极端的厌恶和痛恨,他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使得天下大臣,只有岳翻一人提兵北上,大宋亿万人口,只有三万人敢于和金兵作战,勇气呢大宋的勇气呢忠义呢荡然无存了朝廷善待士大夫,不杀士大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造成武官的衰弱赵桓并不意外,但是赵宋皇室一直依仗的文官,却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赵宋皇室,换取自己的生存

此时此刻,不要说赵桓,赵佶的心里也是充满了对文官的怨恨。

这种怨恨一旦滋生,就不会消失,赵桓已经准备好了对文官下手,皇家善待士大夫百余年,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你们倘若泉下有知,又该如何皇家把武官打压多年,当成猪来养,到头来,还是军队解救了皇家,纵使带兵之人也是个文官,但是,那也是军队啊

原来,生死关头,最重要的还是军队,最重要的还是强悍的军队和坚强的武将,在那一刻,岳翻就是武将,文官中的武将,不也是武将吗不是吗

讽刺啊,国朝限制军队,怀疑武将,可最后为国死战的,却是一群军人,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而那些自诩为国家精英的士大夫呢

赵桓把怨恨的目光投向了那群相貌堂堂之人,心里面暗自准备好了一切,只待李纲和林冲鲁达的抵达,加上已经在他身边充作御林军的吴用和阮小五以及一千岳家军,还有他期待中可以从东京脱身而出的岳翻。

三月二十四日起,他没有等到岳翻,而是等到了从东京南下的百万难民潮,从他们口中,赵桓得知了让他泪洒满面的消息岳翻以三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