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要禀报国公决断……?”
朱元璋正与刘伯温料得正唤,听说是萧云入了大帅府,朱元璋才眉头一展,拉着刘伯温从房里走了出来。
萧云一见朱元璋一身戎装,忙走上前抱拳行礼道:“卑职萧云见过国公!”
刘伯温本站在朱元璋身旁,二人并肩而行,挨得极为亲密,萧云这么一拜礼,刘伯温急忙退让,但手腕被朱元璋紧紧的攒在手中,一时也挣脱不得,眼萧云就要跪拜,不愿受了这跪拜之礼,急忙身子一侧,虽被拉着手腕,但还是闪开了一些,萧云见刘伯温身子一闪,虽步伐不甚轻盈,却也变化迅速,恰到好处的躲开了自己的跪拜之礼,不由得暗自佩服刘伯温的见识!
朱元璋全然不理会,见萧云哈哈一笑,松了刘伯温的手腕,走上前来,拉着萧云道:“自己兄弟,不必客气,起来说话,起来说话,又不是外人,怎还忘不了这繁文缛节呢?“
“本国公今日还要感谢你帮本帅请来四先生,如今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也!“朱元璋说得一脸诚恳。
宋濂、章溢、叶琛、刘伯温四人相视一望,齐声道:“我等誓死追国公,永不言弃!“
“好……好啊……?有四位先生辅佐,何愁霸业不成!“朱元璋仰天哈哈一阵大笑,笑声里说不出的欢悦。
眼都火烧眉毛了,朱元璋还有心思说这些,萧云心中暗骂了几声,上前悲切的唤了声:“朱大哥……?”
朱元璋一愣,神色瞬间变得肃然,目光一闪盯着萧云道:“萧兄弟这般急急而来,莫非是出事了!”
萧云道:“正是,陈友谅……陈友谅攻入了应天了……?”
………………………………………………
虽是六月了,但长江的夜晚仍然有些清冷,绝壁临空,水流湍急,两岸林木葱郁,亭阁隐隐,江风徐徐吹来。让人不禁缩了缩脖子,但夜色下,船头站着一人,那人身影欣成,一身黄色滚龙袍被夜风吹得呼呼作响,但那人浑然不觉,眯着一双眼睛,盯着不远处的江面,烟雾迷茫中,不远处的江面灯火通明,欢歌笑语之声隐约可听,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浓酒笙歌、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骚客、千古帝王、朱雀桥、乌衣巷、谢安、王导、王羲之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诱惑。
“谁言往事不可追?
年年岁岁,
秋风劲吹。
多少秋风吹不尽:
恩恩怨怨,
是是非非。
今日作歌迎春归,
几多歌声,
几多伤悲,
只见昔日春归处:
几度斜晖…………
月光下,一个身影闪身而过,几个纵跃轻轻的落在那人身后,一抱拳跪地朗声道:“卑职张定边见过万岁,愿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
第二更了,今晚还有两更,昨晚一夜的努力,才码好了这两章,最近手头工作多,忙起来还真受不了啊……由衷的感到累,不过到诸位友们的大力支持,小景还是觉得累点好,所以今晚继续码字,一切照旧,还望友们也照旧支持啊!
------------
845章:大军压境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七日前与采石五通庙前击杀徐寿辉,与五通庙建国登基的大汉国皇帝陈友谅!
仅过了七天,这七天天完国迅速土崩瓦解,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他原本以为估计,自己行了这大逆不道之举,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吏、户、礼、兵、刑、工和在外的将军绝不会顺从于他,刀光剑影免不了要大干一场。
所以他火速命令柳涛自黄州率领十万精兵,赶来采石,虽然与采石一路顺江而下。率军还江州,这次安下心来,自行设置了大汉朝官职,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韩世勋、柳涛、陈友仁都任命为莲台省平章政事,余椿、解开、尹傅箕为参知政事。
张定边兼枢密院知院,陈友贵、王奉国为枢密院同知,辜文才、于光、康泰、赵琮、熊天瑞为枢密院副枢。一切安排妥当后,他迫不及待的遣使送信给张士诚,约定共灭朱元璋,然后平分金陵。
不料张士诚一直没有消息,倒让他白白等了数日,如今经过一番准备后,他终于顺着长江而下,三十万大军,万艘龙船,望着江面波浪壮阔的场面,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傲意, 帝王将相,不世功业,这曾经是他的梦想,如今这一切就在他朝夕之间垂手可得。曾经,我陈友谅是那么卑微的一个小人物,一个终身只能生活在水中的小人物,如今不过数年而已,我陈友谅是一国帝王,拥有世间最强大的军队,龙船,这一切的一切,都归我陈友谅所有,很快我就要攻下金陵,朱雀桥,乌衣巷,夫子庙,六朝金粉,千年古城,一切都是我陈友谅的!“
这就是我陈友谅的实力,我就是我大汉朝的实力,朱元璋我来了!
“皇上……?“张定边的一声低唤叫,将陈友谅从喜悦中拉了回来。陈友谅微微转过身来,轻声道:”什么事?“
“张士诚拍信使送信来了!“张定边仍旧跪在地上,沉声道。
“来信了……张士诚可说了什么?“陈友谅心中按不住狂喜,若是能跟张士诚联手,朱元璋虽有些手段,但要夺取金陵城,简直易于反掌,到时候再趁机一举除掉张士诚,这天下岂非垂手可得!”
“张士诚答应了出兵!”陈友谅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啊,这回朱元璋是必死无疑了!金陵城我陈友谅势在必得!”
……………………………………………………
得知了陈友谅挥兵而来的消息,朱元璋吃惊之余,连忙召集群臣商讨此事。
大殿上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左侧以李善长为首,依次坐着冯国用、冯国胜、朱升、李习、陶安、汪广洋、杨宪、王宗显、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叶仪、戴良、吴沉、徐原,刘伯温、叶琛、宋濂、 章溢也端坐在其中,不过因为刚来,位置落在了最末尾。
右侧依次以徐达为首,常遇春、汤和、花云、胡大海、邓愈、朱文正、李文忠、沐英、廖永忠、廖永安、廖永义、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缪大亨等一干武将,萧云因为朱元璋的关系,坐在常遇春的后面。
朱元璋没说话,众人谁也不敢言语,顿时一股压抑的气息在大殿上蔓延开来。
朱元璋皱着眉头,一双刀一般的目光一一在众人脸上扫过。“诸位,眼下之事诸位有何看法?不放直言?”
“大帅!”朱元璋话音一落,右副元帅华云龙率先站了起来,“陈友谅这次率领的多是骁勇善战的水军,而且卑职听闻,陈友谅所造的战船,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威猛无比,船上火炮、火枪、弓箭手,强弩不计其数,而且一路顺江而下,我等水军不足一万,所以……这一战……?“华云龙是定远人,因天下大乱,聚众居韭山。从朱元璋起兵,克滁州,为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