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
刘伯温道:“陈友谅所占之地,莫不是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陈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啊……?”刘伯温的这番话,朱元璋听在心里,恨不得上前一把将他好生抱在怀里。先伐陈后灭张,这正是他这些时日缠绕在心头的大事,只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故而一直悬而未决,如今刘伯温说来,竟与他心中想法不谋而合,这份找到知音的感觉,一时难以言语。
不过他有意想看看刘伯温的见识,便装出一幅漫不经心的模样,只是微微一笑,道:“先生此话怎讲?”
刘伯温今日本就有心展示一番,闻言朗声道:“孙子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张士诚骄淫,暴珍奢侈,此天亡之时也。在下观其所用之将啊,皆如、张士信、李伯升、吕珍之徒,龌龊不足数,徒拥兵众,为富贵之娱耳。其居中用事者,皆为书生,赋予风雅,空谈国事,岂能成大事,况且此人器小无远见,自封为王,自命不凡,无人节制,一旦大帅征战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以陈友谅的枭雄本色,岂能白白放过这等良机, 到时大帅只怕是做了宋末的大金国,成就了陈友谅!”
朱元璋心头一震,他虽看出了张士诚与陈友谅二人之中各自的弊端,但远远没能看到这般透彻,当年,宋朝、金国、蒙古三足鼎立,蒙古有心想灭掉大宋,又怕宋金联手,于是便抢先与宋国联手,先灭掉了金国,避免宋金联手,处于两线作战,此后,蒙古一举灭了宋朝,建立大元天下?刘伯温此意,莫非是想告诉本帅,先攻张士诚,唇亡齿寒的道理,迫使陈友谅会率领全国兵力来救,到时金陵便是第二个金朝了。“
这一番话说来,饶是朱元璋究竟战场,胆色过人也吓得一身冷汗来,感激的望了望刘伯温,朗声道:“听先生一言,顿时茅塞顿开,可是这陈友谅兵强马壮,想对付他可不容易,不知先生可有妙策?“
刘伯温道:“自古成就非凡霸业的莫不是险种求胜,秦军百万,巨鹿一战,霸王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成就洗出霸业,赤壁一战,曹操亲率八十万水军,赤壁一把火,烧出了刘备三足鼎立的霸业,陈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大帅大可一学西楚霸王,破釜沉舟一战,一举灭了陈友谅,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再北取中原,南伐诸雄,可成霸业。 ”
听罢刘伯温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朱元璋心头热血澎湃不已,心道:“是啊,项羽破釜沉舟,百二十秦关终属楚,刘备赤壁一战,三足鼎立,如今陈友谅不过一介枭雄而已,本帅何惧之有!成就霸业在此一举!”
刘伯温默默的举杯喝了口茶水,眼角的余光静静地注视着朱元璋,不动声色地等着他的决断。书房里一片寂静,唯有墙壁上悬挂的那副字画,被徐徐吹入了秋风,吹得呼呼作响。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朱元璋缓缓收回了目光,目光瞬间变得犀利无比,若不一举消灭陈友谅,,遍身穿就黄金甲。岂非空谈?“喃喃几句,朱元璋突然目光一闪,眉头一展,提壶再次为刘伯温蓄满茶水,微微一叹道:”今日先生字字珠玑,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本帅受益匪浅,陈友谅不除,本帅大业难成矣!“
刘伯温一听,知晓他心中已做了决断,暗自欢喜之余,也暗暗定下了辅佐之意,闻言急忙道:“大帅雄才大略,乃天下之主,大帅能这般想,实乃金陵之福,天下之福,刘伯温之福也,刘伯温不才,愿追大帅,出谋划策,略尽绵薄之力,助大帅开创大业,共进退,不言弃!“
^^^^^^^^^^^^^^^^^^^^^^^^^^^^^^^^^^^^^^^^^^^^^^^^^^^^^^^^^^^^^^^^^^^^^^^^^^^^^^^^^^^^^^^^^^^^
第二更!诸位支持啊!
------------
841章:不世功业
“好!好!“朱元璋心头大震,端起茶杯,道:”今日,本帅就一茶代酒,敬先生一杯,自今日起,有我朱元璋在,便有你刘伯温一席之地,本帅与你同生共死,开创不世功业!“
“当!“的一声清鸣,茶杯轻轻一碰,刘伯温与朱元璋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想视而笑。朱元璋多日悬而未决留在心头的大石,瞬间落了地,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神情说不出的欢悦。
一阵欢悦后,刘伯温望了一眼朱元璋轻声道:“大帅既有决断,可有良策?”
对于自己的这番计划,朱元璋虽有多日的推敲,但说到良策,计谋,如何攻城略地,他也不是没想过,只是他终究不是谋士,对于这番决胜千里之外的良策,当真不知从何想起,这也是他为何怕不急待的宴请刘伯温的原因之一,听刘伯温如此一问,朱元璋微微一叹,道:“实不相瞒,本帅思索多日,心中一直犹豫不决,这良策本帅着实没有,不知先生?“
刘伯温神情显得有些得意,他慢悠悠的喝了口茶,双目神色一闪,盯着朱元璋肃容道:“大帅如此信任在下,那么在下就直言了!“略一停顿,刘伯温复道:“陈友谅刚刚建立大汉国,登基做皇帝,他这皇位来路不正,手下必定多有人心浮动,迫于权势依附与他,一旦大战,兵败之时,少不了有人背板与他,大帅若有一举消灭陈友谅,须从内部才是最佳方略!”
朱元璋一愣,喃喃道:“内部?”脑海里想起了一个人来,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刘伯温道:“内部一倒,陈友谅倒也不惧!只是要想从内部一举攻跨陈友谅,还需一场大战!”
朱元璋心有一颤,神色有些惊异的望了一眼刘伯温,此时的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半分书卷气,一股决胜千里的气魄由内而生,朱元璋连连点头不止,心道:“幸亏萧兄弟能请他出山,若不然……单是这陈友谅本帅就应付不了,又何谈平定天下,建立不世功业呢?”
“不知这一场大战该如何打?”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完全相信刘伯温绝对有汉之张良、蜀之诸葛孔明之才,因此这语气也多了几分尊敬。
刘伯温如何听不出来,粘着长须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一场大战只需胜不需败!大帅手中水军不足一万,船只不足千艘,单凭这些迎战陈友谅三十万大军,万艘大船,无疑是以卵击石!但这是在水里!”
“水里!”朱元璋目光一闪,赞道:“先生慧眼独具、一针见血。不错,陈友谅拥有水军三十万,龙船万艘,但一旦上了岸,这三十万岂能是三十万,这万艘龙船又有何用呢?哈哈……?“
刘伯温见他面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