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好, 便在这时,不甘此辱,竟偷偷让人告知哥哥:不要同朱元璋妥协,应该投降元军,同灭朱元璋。
张士诚一番思索后,觉得张士信言之有理,当月向元朝廷请降,并把隆平府改名平江。已经疲惫不堪的元朝廷大喜,册封张士诚为太尉,义军将领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张士诚投降后,立刻成为元朝廷镇压江南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他与元朝军队兵合一处,大举进攻朱元璋控制的地区。从至正十八年到至正二十三年秋,双方在江浙地区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始终没有分出胜负。同时,张士诚又趁刘福通和韩林儿的宋政权三路北伐之机,攻占了苏北和鲁南的大片土地,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向北扩张到了济宁,虽是如此,但与朱元璋的对战中,朱元璋从未败过。
这一点让朱元璋很得意,也很放心,因为他是一个强者,他朱元璋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成为逐鹿天下的人物,继而成为时代风云际会的宠儿,不仅仅是因为他朱元璋命大,福大,更多的是因为他与其他的枭雄相比,他的个人能力,信念,以及久经考验已经渐渐被磨成冷石的姓,比他们更加能禁得起考验,正是这种考验,他才能打败了陈友谅,从几乎不可能胜利的大战中,取得了他盼望已久的胜利,如今的金陵城上下一心,对自己忠心,军纪严明,手下多是能征善战的将帅,就是他们南征北战,才让他的力量一天一天的变大,从最初的一个小小的放牛娃,成长了成一方霸主,如今更是要一统江南。
偌大的江南,唯独剩下了一个张士诚,人都说张士诚实力强大, 占领江浙最为富裕的一带,将会是他最难对付的对手,但他丝毫不惧,一个整日大起第宅,饰园池,畜声伎,购图画,唯酒色耽乐是从的人,又岂是他的对手,这是一个他早晚都可以对付的敌手,可以消灭的对手,相反,他眼下对手才是他成就王者最大的威胁人物,比起张士诚更让他担心,更让他害怕, 一个不小心,他多年的努力,多年的韬光养晦,多年的隐忍都会付诸东流,所以他必须集中力量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为此,他特意从前线廖永忠。
廖永忠祖居福建,后移居南雄珠玑巷,兄弟七人,因饥荒和兵乱,自南雄流落英德定居。廖永忠排行第二,其兄廖永安等发兵起义反对元朝,廖永忠便入廖永安旄下,作战勇猛,累建战功,廖永安因中毒箭医治无效逝世,朱元璋封廖永忠为将军,接替其兄廖永安之职,全统其师,先后破陈友谅军于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等地, 建立无数的功勋,极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出了让他速回应天的指令。
接到指令,廖永忠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应天府,急忙禀报了门口的侍卫,得到了通报,便进了吴王府。
这是他头一次进吴王府,不免心情有些忐忑,被一个小太监引领着,转朱阁,低绮户,也不知道穿堂过亭走了多久,只听的前面小太监,突然停下了脚步,一转身,低着声音道:“启禀吴王殿下,廖将军带到?”
许久,里面发出了一个冷冷的声音:“进来吧?”
门外的小太监躬身应了声,才转过身来对着廖永忠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廖永忠才恍了一下,低头走了进去。
这里是吴王宫殿的后厅,整座厅子堂北山巅,绿荫丛中,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廖永忠不敢多看,低着头入了那后厅。
进了里面,廖永忠才发现,里面并不大,布置极为简单,几张木椅,一个石桌,桌上有湖水,壶中有茶,水雾缭绕,沸腾的茶水正散发着阵阵的清香。
廖永忠吸了吸鼻子,直觉一股清香涌入心底,说不出的神清气爽来。
“呵呵,廖建军来了吧?”黑暗里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
第一更了,还有两更,会砸今晚送上!
------------
1145章 揣摩圣意
“臣,廖永忠见过吴王殿下,愿吴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廖永忠倒头便拜,根本不及细看。
“呵呵,将军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礼,起来说话?”朱元璋的声音平和,吐着淡定,让廖永忠刚进来那会儿的忐忑之心,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抱拳应了声:“是!”廖永忠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后厅。
后厅里朱元璋一身便装,但多年养成的龙虎之气,无时无刻不显露了出来。
见廖永忠仍旧恭恭敬敬的站着,朱元璋呵呵一笑,道:“廖将军坐下说话?”
“是!”廖永忠抱拳落座。
通过不断的习练,如今的朱元璋已经能很优雅的将茶壶提起来,优雅的将壶中的茶水注入杯中而不溢出来,两杯茶水不多时便被他注满了,他轻轻的往前一推,推到了廖永忠的跟前道:“当年廖将军带着将军来投靠,本王就看出将军兄弟二人皆是非常之人,如今数年已过,将军果然是战功累累?远的不说,单说前些时日鄱阳湖一役,敌将张定边直犯本王的龙舟,全耐将军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身中百余箭。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这份战功,我吴国上下,只怕无人能比啊?“
廖永忠听朱元璋如此夸奖他,心中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朱元璋如此夸奖他,喜的是他的战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
跟徐达、汤和等人不同,廖永忠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朱元璋的,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占领了金陵,已经决定要向江南发展了,只是苦于没有船只,他能重用兄弟二人,多半是因为巢湖两万水军,这样一来,朱元璋对廖永忠等人的信任既不如徐达、汤和,也不如后来的常遇春、胡大海等人,这一点廖永忠心知肚明,所以这些年来,四处征战,为的就是多建立功勋,让朱元璋对他廖家兄弟刮目相看。
此时听朱元璋如此赞誉,让他如何不喜,不过他终究是久经战场之人,惊异的瞟了一眼朱元璋后,故作谦逊的道:“吴王殿下过奖了,永忠不过会一些水上功夫而已,与徐将军、常将军、邓将军相比可差远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人各有所长,徐将军善谋,常将军善勇,二人各有所长,但这只是在路上,前番鄱阳湖大战得胜,全靠将军和俞通海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