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真相(下)(1 / 1)

梵高的左耳 蔷薇色的海 158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1章 真相(下)

肖瑛和陶维,曾经是一对羡煞旁人的伴侣。

肖瑛年轻时真是漂亮,常常是一身白底碎花连衣裙,露出细细的小腿,厂子里不少小伙都托人说媒,就想讨肖瑛做老婆。

偏偏肖瑛谁都看不上。

一次周末,厂子里组织看电影,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影院,一个大荧幕,一帮人聚在一起,看得也乐。

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陶维帮生病的朋友代班,做电影放映员。

陶维高高的个子,一双剑眉、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比电影还有看头,女孩子的眼睛止不住地就从荧幕上飘到了他那儿。

肖瑛也不例外。

那天肖瑛穿了一条纯白色连衣裙,在人群中闪闪夺目,陶维几乎是一眼就被她吸引住了。

两人就这样开始了。

俊男靓女,羡煞旁人。

后来肖瑛才知道,陶维的本职是美术老师,并且在艺界里已经有不小的名声,不少人找他求画。

一个机会,得以出国进修。

那时他们已经难分难舍。肖瑛苦等了他四年。

回来之后更是名声大噪。

开了自己的画室,教教学生,那时他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有朋友找他到国外开画展、办工作室,陶维只一句话:肖瑛等我四年不容易。

双方家长准备把婚事提上日程,两人的好事传了开来。

谁都知道陶大画家要和大美女肖瑛结婚了,那是正经地在处对象的。

就在这个时候,陶维被抓了。

八十年代,“严打”风暴。

那时候陶维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画室里也找来两个模特,裸模,也是有的。人家只看到每天都有年轻女孩出入陶维画室,自然有不好的流言,那时的人 们还不开通。大家又都知道肖瑛和陶维是真心处对象的,自然以为陶维是在耍流氓。

便有人举报。

被送往看守所,关到一个小土房里,地上都是杂草,到处臭哄哄的,不少真的流氓也一起被关在那里。打眼一看:哟!这不是大画家陶维吗?

嘲笑、殴打都是有的。

彻底失去尊严,自此开始精神崩溃。

后被以“流氓罪”判了十五年。

艺术人生自此断送。

劳改队的人将陶维送到矿上,让他在码头卸煤,肖瑛在船舱附近看到了他。

光着膀子,瘦得不成样子,眼睛里全没了光彩。

她泣不成声。

两人远远地对望。

那次之后,陶维才渐渐振作,在牢里积极改造,拼命干农活。

那时牢里有个榜,每个劳改犯在上面都有名字,只要名字下面的小红旗够多,就能减刑。

陶维就每日指着小红旗过日子。

不久,陶维在牢里组织了“劳改艺术团”,排演了不少好节目,算是立了大功。

由于他表现好,有了一次令人眼红的省亲机会。

再次相见,两人都变了摸样。

肖瑛不听家里的劝,非要等着他。

一等就蹉跎了六年。

陶维抱着肖瑛痛哭,将头埋在肖瑛怀里,哭得像个小孩。

那一面,却成了最后一面。

陶维重新回到监狱没几个月,外界风传:陶维不少画作涉嫌抄袭。

他身处高墙,百口莫辩。

传出谣言的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摆明了想把他搞臭。

监狱里的人听说了谣言,更是不把他当回事,三天一小揍、五天一大揍。

陶维整个垮了。

尤其是被诬陷,精神崩溃,积郁成疾。

没几个月,便死在狱中。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个未出世的女儿。

那一次探亲,肖瑛怀上了陶维的孩子。

这孩子便是陶云漪。

陶云漪听到的却不是这个版本。

聚众淫|乱、抄袭画作、狱中聚众斗殴……

“我希望你好好考虑我今天说的话,你的决定对我、对他的父亲、对小言来说都很重要。”穆念琴起身离开,留下陶云漪呆坐在冰凉的石凳上。

秋末、冬至的傍晚,冷风狠狠地刮过陶云漪的脸颊。

止不住眼泪。

她抹去脸上的泪水,故作镇静地整理了一下仪容,离开花园走进大厅。

那里依然灯火辉煌。

大家说说笑笑、优雅高贵。

陶云漪却迷了眼,无法移动脚步。

好像这世界的繁华与她无关。

找不到那张熟悉的脸,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无法痛哭。

留下礼物,匆匆逃离。

一出洋房,眼泪汹涌而来,她一路小跑,高跟鞋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心弦崩裂的声音。

冷风吹起她紫色的裙摆。

她拦下一辆的士,车子呼啸而去。

暮色中的街心公园。

陶云漪脑中忽而想起一首诗: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这些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始终相依

……

睦言,无法做你近旁的那棵木棉,为你分担寒潮、风雪和霹雳,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陶云漪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