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1 / 1)

重生大唐皇太子 月麒麟 3509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向大家说声抱歉,月麒首次上架,不熟悉后台,搞了个乌龙,这一章是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希望大家谅解

李治突然之间发怒,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倒是李弘反应的最快,不慌不忙的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跟着李弘伏地高喊。

“陛下息怒”

“息怒”

李治的声音越发的气急败坏。

“尔等身为臣子,拉帮结派,挟持君上,真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

这话的讥讽意味浓的很,对于臣子们来讲,不可谓不重,是以殿下跪着的大臣们,听到李治的这句话,几乎都是冷汗直流。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对于李治的愤怒,李弘倒是毫不意外。

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是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并不昏庸的皇帝,而今天的情势,几乎已经和逼宫无异。

先前李义府的行为还在李治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那些大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在整个朝堂中并不算很多。

但是后来情势发展到李绩为首的一干武将同样用这个法子出来,就让李治出离了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朝堂上动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请愿,皇帝还如何管理,大臣们都如此齐心,还如何让政令通达。

所以这个毛病,坚决不能惯

先前是因为军方的态度让李治怀疑到了李弘的头上,如今李治确定了今天的事情并非李弘有意挑起之后,自然理所应当的爆发了自己的怒火。

可笑李义府连这一点都没看明白,贸贸然的继续攻讦裴行俭,只会让李治更加生气。

发泄了一通,李治坐在御座上,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武后贴心的端起茶水。递到了李治的嘴边。

至于殿下跪着的一干大臣,则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行了,都起来吧”

生了一阵闷气,李治不情不愿的说道。

他总不能真的把殿上的人都换掉吧。想必先前这番震慑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西征之事,刚才裴爱卿和李爱卿都已经对质完毕,各位爱卿都说说有何意见吧”

李治恢复了平静,冷声说道。

这句话李治先前问过一遍。但是这一遍显然和刚才绝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大臣们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再出现刚才一样众口一词的景象,恐怕就真的是活到头了

大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如今帝后的态度不明,谁敢贸然前去碰壁。

没看见身份高如英国公,李中书都被陛下训斥的面红耳赤的吗

“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一个声音比一个高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看见大殿内沉闷的景象,李治又是忍不住一阵怒火往上冲,寒声说道。

“陛下,老臣厚颜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老臣一言。”

李绩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转瞬之间便明白了李治究竟为何如此生气。当下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西征大胜本为我大唐之幸,然我大唐向来以军功为重,概无功高盖主只说,如今守约立下如此大功,却因一纸奏章,毫无证据之猜测,被陛下卸去官职,夤夜召回长安接受审讯,老臣历经三朝。未曾见此奇景老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若只凭一纸猜想便可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的主帅定罪,日后又有何人胆敢继续领兵出征”

老李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治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愤怒。反倒脸色稍缓。

李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老狐狸能够混迹三朝果真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这几句话虽然看似是在指责李治,言语之中甚至不甚恭敬。

但是以老大人曾为帝师的身份,如此说倒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李绩对李治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准确。

他清楚的明白今天武将齐心请愿的行为触及了李治的底线,如果军方真的如此齐心协力对抗文臣。那么很可能会超脱出皇帝的掌控,成为威胁皇权的利器。

这才是让李治如此暴怒的最大原因。

李绩的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其实是在变相的向李治解释。

军方内部并非毫无隔阂,也不是如此齐心协力,只是因为裴行俭的遭遇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才如此齐心的上奏。

“李中书,英国公所说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面色缓和下来,对着李义府问道。

“回禀陛下,臣身在京中,并非身在阵前,对于此等大事自然缺乏证据,然种种迹象表明裴将军嫌疑重大,臣身为宰相,自不能坐视此事演变下去,密奏陛下乃是应有之意。

至于召裴将军回京,自是因为如此大事,不得不查,亦不得不辨,陛下今日准裴将军进殿自陈,即是为查明真相而来,若裴将军持身公正,又何惧对质,陛下明察秋毫,自会还将军一个清白”

李义府倒也机灵,一番话说下来,不仅把自己给择了出来,而且竟像是裴行俭心虚了似的,还小小的捧了李治一把。

“陛下,裴将军素来严正,此次虽急功近利,但却是为我大唐着想,何况前方军情瞬息万变,裴将军临机专断也无不妥,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时不查有些许过错也不掩其大功。”

刘仁轨跟着出位说道。

倒让李弘的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会帮裴行俭说好话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弘既然有意重用军方,自然对军方内部的势力有所了解。

虽然如今的军方看似铁板一块,但全是因为有李绩在那镇着。

实际上军中已经分裂为了好几派,最强盛的莫过于受李绩支持的裴行俭一脉,但是除此之外,以刘仁轨为首的另一脉也有不小的势力,隐隐有和裴行俭抗衡的趋势。

当然,军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整个形势复杂的很,不比朝堂上简单多少,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这两脉势力最大。

若是真的扳倒了裴行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刘仁轨。

李绩毕竟已经老了,军方的接班人也不是他能够一手决定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仁轨和裴行俭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不轻,否则也不会有现在军方的局面。

现在这个情势上,刘仁轨站出来替裴行俭说好话,李弘本能的感觉这家伙没安好心

s:感谢书友立立之之,白杰1,流泪的十字,99yu的打赏,感谢书友十九平方的评价票。

第一更

求收藏,求推荐,跪求首订啊亲们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马上就要上架了,首先感谢主编锐利大大,责编皮蛋大大一直以来一直对月麒的帮助,以及那么多的推荐,月麒发自内心的感谢

但是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要上架了

编辑大大通知周五上架的时候月麒还愣了一会,一转眼皇太子已经快要三十万字了。

这两个月以来,收获有赞誉,也收获有谩骂和嘲讽,当然更多的是书友们真心的建议。

话说第一次上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关于书评区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想跟大家聊一下。

唔,该从何说起呢

月麒是第一次写书,新人未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月麒尽力在避免,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硬伤,在此先对各位书友说声抱歉,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于皇太子的支持。

啰嗦了这么多,咱们进入正题。

百度上盛唐的定义是唐玄宗开元时期二三十年的时期,但是昙花一现,到了玄宗后期就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但是说实话,任何一个盛世都不会如此短暂,武后时期到玄宗时期,大唐的经济,文化,民生都达到了顶峰,但是惟独边境不宁,军事地位早已没有了初唐之时的绝对优势。

所以玄宗时期才不得不重用藩镇,给予节度使更大的权力,以求得边境的安宁,玄宗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即使是在后期,也不可能完

全失去判断能力,重用藩镇的决定,实际上是从玄宗初期就开始的,逐步加大了藩镇的权力,以至于最后尾大不掉。

玄宗不是没有看出重用藩镇的危害,但是当时的边境已经一片糜烂,强敌环伺,所以不得不给予藩镇更大的权力,只能说,玄宗最后信错了人,最后才酿成了安史之乱。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能仅看它的民生问题,还要保持好他的军事地位,否则就会让这个国家有倾覆之危,当然,这和穷兵黩武不是一个概念,其中的度要把握好。

而这一切就要归咎到武后时期的统治了,武后一介女子,改朝换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所以其对待高层的政策也是以严酷为主,吕思勉先生的一本著作中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并且总结了武后政策的四点恶影响。

包括重用奸佞,滥杀李氏宗族,大开幸进之门,专注防制国内,忽略了对外的压制,以至于突厥,契丹蹂躏河北,十万大军而不能御,吐蕃强盛,令西边也时常告急。

也正是因为武后滥杀李氏势力,使得在军事方面,大唐在高宗之后,鲜有名将出现,最终迫使玄宗为了解决边境问题,重用藩镇。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祸根在武后时期就已经埋下了。

还有就是武后的滥杀,导致初唐时敢言直谏的风骨之臣日渐凋零,凡是反对武后的大臣,皆被斩杀。

直到玄宗之时,方才有所缓和,相继出现了宗璟,张九龄几位风骨之臣。

所以武后在民生,经济等方面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是实际上自高宗中叶以后,大唐的国威就已经不振了。

而唐朝的衰颓,也是从武后代替高宗的时候就开始了。

还有就是大家最近都觉得弘哥儿很窝囊这个问题。

其实在那个时代就要遵守那个时代的规则。

说实话,太子不是个好干的活儿,恰巧高宗朝又是一个无比特殊的历史时代,前文说了,李弘不受武后待见,而且因为李弘日渐长大会威胁到武后的原因,这两个派系天生就带有几分敌对之意。

李义府的嚣张在史书中有诸多记载,其人固然能力出众,但也狂傲自负,太子发展势力肯定会和他交锋,那么对方主动出击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贺兰敏之,那个货就是个疯子加混蛋,月麒只说一件事,不是野史,正史记载,贺兰敏之强行ooxx了李弘的未婚妻,是真事

而且当时他并没有遭到处罚,贺兰敏之是在几年之后才被杀的,而且是因为另外的原因。

所以书中虽然有些地方有漏洞,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参照了史实的。

最后说弘哥儿窝囊的问题,我想问什么才叫不窝囊,贺兰敏之挑衅辱骂李弘,没有大耳刮子抽他吗他策划皇城刺杀,最后不是被判斩立决了吗李义府一再寻衅,弘哥儿不是在谋划着要扳倒他吗

何况除了在李治和武后面前,弘哥儿就是在言语上也没吃过亏啊哪一次不是他把别人气的半死

贺兰敏月虽然在弘哥面前一句话也不弱,但是她手里的势力基本已经全归李弘了好不好

至于势力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结交军方,建立东宫六率,收服贺兰家的情报网,最重要的是打击武后的势力,贺兰敏之死了,无论如何都是武后的威信被打击的最大,弘哥儿怎么能说是一无所获

最后,月麒是第一次写书,bug难免,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今天上架,爆更十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