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这边催着孩子把作业写完,那边夏华已经拿出准备好的复读机了,先放一遍让孩子听,然后一遍又一遍跟着鹦鹉学舌似的读。如果时间过了九点,孩子的困劲上来了,就一边读一边打瞌睡,夏华就会生气地呵斥,最后搞的自己心情也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了。好容易读上几遍就已经十点了,洗洗涮涮上床差不多十一点了。
每天听听磁带练听力,这还不算,每周末更要拿出大块的时间复习上周的知识,因为即使一个简单的句子孩子如果不复习也会很快的忘记。
美术班是孩子非要报的,理由是她喜欢。这样周末所剩无几的时间又被美术班蚕食了。现在孩子正在学习水粉画,去学习的时候孩子背着大大的画架子,家长得帮忙拎着小水桶,水粉盒,浩浩荡荡搬家似的。送去后因为还得接,所以夏华干脆就不回来了,就在教室外面等。等来等去,一下午又没了。
说来说去,表面看起来是孩子上辅导班,实际上家长也在忙辅导班。平时忙于工作,周末比平时更忙,赶集似的带着孩子奔赴一个个辅导班。所以每逢周末,夏华反而羡慕平时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的生活了。
有了这些原因,离家很近的夏华就总也抽不出时间回父母家,等想起来一定要回一次的时候竟然小半年都要过去了。
想起家的时候心里就怔怔的,恍恍忽忽的。晚上做梦的时候竟然梦见年老的母亲了,早晨醒来就提醒自己赶紧抽时间回趟家,因为感觉母亲一定在思念自己了。
其实不愿意回家还有一个原因一直压在心里,十分钟的路程想挤还是能挤出来的,没有时间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032 母亲
压在夏华心里的石头是关于母亲的,是夏华一辈子心里最放不下的母亲的.
母亲本来是个身体很健康的人,典型的劳动人民,因为生养了四个孩子,所以白天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晚上还要在家织布做鞋,长期劳累。所以四十多岁的时候忽然一只眼睛看不清了,去医院一查,属于糖尿病并发症。
母亲查出病的那一年夏华19岁,作为长女的她简直比母亲还着急。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带着从未出过远门年的母亲去西安最好的眼科医院去看。
19岁的她,对于出门的艰难,找医生的困难一概不考虑,心里只想救母亲的眼睛,母亲的眼睛看不见了就像她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一样。她脑子里无数次闪过母亲在灰黄的15瓦灯泡下“哐铛哐铛”织布的情景,想起母亲在炎热的夏天拉着长长的线纳鞋底的情景,心里就一阵一阵发酸,仿佛是自己把母亲的眼睛累出血了,发誓无论怎样付出也要把母亲的眼睛治好。
西安最好的眼科医院最好的眼科医生可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但是年轻的19岁的夏华却找到了,不仅找到了,而且还打动他了,让他亲手给母亲打激光。其间的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是夏华不愿意再提及的,她只想结果,结果就是:母亲的眼睛经过打激光控制住了,淤血慢慢吸收,可以看清东西了。而且更令人满意的是这次看病只用了两周时间,母亲念念不忘的地里的农活没有耽误。
回家的时候,母亲的眼睛看的很清楚,心情很好。夏华的心情也很好,好的连火车都不会坐了,买下票在候车室里和母亲谈东家说西家,等到火车要开了候车室喇叭催了才赶紧去检票,要是再迟2分钟就误车了。19岁的夏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第一次出远门,有那么多的注意事项是自己这次没想的,心里只想救母亲的眼睛,所以把出门的胆怯抛到耳后了。
中间有十年母亲的病是控制的很好的,糖尿病每天喝两片药就控制住了,眼睛一直没有出过血。这十年夏华也是无比幸福地生活着的,结婚,生孩子。母亲亲手给孩子做的小老虎鞋,小棉裤小棉袄,尤其那可爱的小鞋,因为孩子的脚不停长,母亲的小鞋就不停地做,半个月送来一双条绒的,再半个月又送来一双软低的,学会走路的时候鞋就送的更勤了,理由是学走路费鞋。那一双双漂亮的柔软的小鞋子来不及穿就小了,夏华就串在一起挂在床边,那些小巧的针脚密实的小鞋子把夏华的心也晃的软软的。一边握着女儿的脚一边嘟囔:小坏蛋,你可真有福气,你姥姥给你做这么多东西,我姥姥哪给我做过这么多啊。仿佛嫉妒似的,轻轻咬一口孩子的小脚,痒得女儿哈哈笑。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忽然有一天,母亲的眼睛又出血了。惊慌失措的夏华就又带着母亲去看,原以为像上次一样去打激光就可以了,所以又去原来的医院,但是这次运气不好,首先是那位最好的眼科医生找不着了,原因是因为犯了极大的错误被医院开除了,下落不明。其次是母亲的年龄大了,血管老化了,按那位据说现在是眼科医院的权威的说法,就像水渠,或者像现在南方某些地方的大坝,不够坚固了,所以大水一来就多处漏水,堵住了这儿那儿又漏了,简直防不胜防。听到这个理论的夏华心情是灰暗的,把现在出血的地方打了激光就回来了。回家时在火车站候车室,心情更是不好,现在火车倒是会坐了,母亲的病却治不好了,真想倒回去,哪怕自己永远也不会坐火车呢。
结果真应了那位权威医生的说法,今天这儿堵明天那儿漏,夏华的心情也不断的今天修复明天悲伤,随着母亲的眼睛而循环着。
慢慢的,母亲的眼睛就看不见了,不过母亲是乐观的人,看见夏华心里难过还反过来劝夏华:好歹还有一只好眼睛呢。要是两只都看不见,那就糟了。现在这样也不影响生活,你看,不是还照样可以给你包饺子吃么?
像故意让夏华放心似的,只要夏华回家,母亲就做最精细的饭菜,做的最多的是饺子,做的最好吃的饺子是自家院里种的韭菜包的饺子。细细的红根韭菜,配上金黄的鸡蛋和白色的小虾米,拌上香油,颜色诱人,味道鲜香。饺子包的小如孩子的耳朵,皮薄薄的,肚子圆圆的,支棱着耳朵,一个个整整齐齐地趴在盘里,像排好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