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心中计划
李嫒一听贾石钢说穆春华长得很像漠北王爷,她心里早有准备,顺口说道:
“是吗天下竟然有长得如此相像的人,我倒是从来没有机会见过漠北王爷。
穆春华当然也认出了眼前的这个将领正是前不久在战场上差点将他擒住的人。他心中暗想,虽说华夏人能认识自己的人并不多,但也难免会遇到几个人,今天虽然就这么糊弄过去,但以后要想一直就这么隐藏下去确也不易。自己被他们认出也就罢了,但关键是让于丽丽和自己的儿子受牵连,更主要的是,还会让李嫒跟着受连累。看来在躲藏着也并不是个长久之计。
李嫒怕贾石钢继续问起什么话,就把话题岔开了:
“贾伯伯,我爹他去了哪里?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啊?
“……唉,着急了吧?快了,你爹他是个坐不住的人,最近这半个来月,他到处跑,你爹他恨不能把自己分成两半,你来了就好了,可以帮你爹分担做一些事情,你也知道,咱们这里原来就缺少人手,现在的地盘不断扩大,人手就更不够了,好了,我还有一些杂事要处理,不能和你聊了,咱们改天再接着聊!说着,起身告辞,大步走了出去,李嫒等人跟着把贾石钢送出门外。
等贾石钢走远,他们重新回到屋里,李媛才神色严肃地对穆春华说道:
“穆公子,你的真实身份在这里说什么也不能暴露,毕竟现在我们两个国家正在打仗,是对头,这里的人都恨你,如果你的身份暴露了,那我就是想保护你怕是也难了,记住了吗?”
穆春华点点头,但他转念又一想,随后又问道:
“……那……那要是有人一定要说我是漠北的王爷,我该怎么办呢?”
李媛想了想,然后说道:
“别人认出来了,你死不承认,那他们也没有办法,我想能够真正认识你的人不会多,再说,只要你在我这里,别人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穆春华感激地看着李媛,他动情地说道:
“我给你们添了麻烦了。李小姐的大恩,在下就是肝脑涂地,也定当报答,以后如果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丽丽也对李媛说道:
“……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呢?多亏了李小姐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来帮助我们,李小姐的这份恩情,我们这辈子报答不了,下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会报答你的。”
李媛听了于丽丽的这话,笑着回了一句:
“这叫什么话?令尊大人过去曾经救过我表哥的一条性命,我这样做也是应该的,咱们之间还用那么客气?”于丽丽听了,感动地望着李媛,不知说什么好。
等到了晚上,李建平才回到了这里,他看到李媛安全地返了回来,心情十分高兴,并且详细地询问了他们这一次路上看到的漠北兵的具体情况。
李媛把他和田玉乾两人遇到的那些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李静平,并且,她指着穆春华,向李静平介绍:
“这位是我过去在万州城认识的朋友,叫穆春华,他现在已经和于小姐结婚了……”
穆春华赶紧向前向李静平躬身施了一礼,说道:
“久仰李香主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静平看着穆春华,眼睛眨了两下,说道:
“欢迎你来到这里,看公子的样子,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穆春华马上说道:
“那一定是在万州城的比武大会上,当时我也曾经去过几天,所以,香主多少有些印象。”
李静平一想也是,他当时那几天为了组织刺杀刘王业青,多次到比武大会的现场,所以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见过几面。
当看到于丽丽的时候,李媛对李静平说道:
“爹,你猜猜看,她是谁?其实,你们两个还多次见过面呢。”
李静平挠了挠头皮,认真地想了一想,摇了摇头,说道:
“……看我这记性,爹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李媛笑着说道:
“……爹,您忘了,当时咱们两个一起到万州城住客栈,期间看到的那两个中年人,一男一女,那个男的,您不是还骂他是神经病,他其实就是您的侄子田玉乾;旁边一起跟着他的那个小姐,其实就是她呀,只不过当然大家都是脸上化了妆,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虽然打过交道,但是谁也不知道对方。她的名字叫于丽丽,现在已经是穆春华的媳妇了……”
李静平一听,恍然大悟,他大笑了起来,说道:
“……哦,现在你们倒是又成了一对了?真有意思,看看,连孩子都这么大了,欢迎你呀,孩子,媛儿,这些事情你不说爹怎么会知道?当时,乾儿老是缠着你,还敲着门硬要认你,爹怎么能让他相认?爹当然要骂他是神经病了,乾儿,你说是不是啊……”李静平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田玉乾也笑了起来。
厨房里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李静平和女儿李媛,还有田玉乾、穆春华、于丽丽,以及她的小儿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期间大家都喝了不少酒,直到很久才算完。
第二天,李静平很早就起来了,他亲自带着女儿和田玉乾,领着他们两个骑着马,在这里转了一圈,并且不停地给他们两个介绍这这里的情况,之后,他吩咐让他们两个先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最好到下面的各处走一走,多看看,等过几天就给他们两个分配一些事情,随后,就又去忙他的事情去了。
李媛和田玉乾两个人,骑着马整整走了好几天,他们两个把这里的情况看了个差不多之后,又到附近其它周围的山上去看了个遍,现在,他已经对这里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他们发现,短短的几天,这里的军纪就已经比以前要好了许多,很显然,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李静平也下工夫狠抓了一阵。
看着这里的面貌,李媛觉得看到哪里都觉着新鲜,她笑着对田玉乾说道:
“……大表哥,你瞧瞧,这里的形势发展的多快啊,这才几天,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你跟着我爹好好干吧,这里一定能够让你能够大显身手,好好成就一番事业的……”
田玉乾一边走,一边心里想着,眼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先把漠北军从华夏国赶了出去,现在,穆春华和他们在一起,不知道穆春华会不会帮助这里,把漠北兵赶了出去,要是他肯帮忙,那就如虎添翼,毕竟他对漠北兵的情况要了解的多啊……想到这里,他对李媛说道:
“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哪知道李媛笑着说道:
“你就是不说,我也已经猜出来你要说什么话了……你心里一定是想说,要是穆公子肯出面帮助咱们,那咱们一定可以很快就把漠北兵赶出去的,对不对?”李媛得意地笑着问道。
田玉乾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这个事情,只是有些不好开口。”
李媛也眯着眼睛,看着山下远远的那些漠北军营,若有所思地说道:
“……是啊,其实我这几天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说不出口,你想呀,这就好像是与虎谋皮一样,他虽然已经不是什么王爷了,但是,毕竟他还是一个漠北人,让他帮助咱们去攻打漠北兵,他在良心上也过不去的,那些人不管怎么样,究竟还是他的同胞啊。”
田玉乾也望着远处的那些漠北大营,他不由得想起了过去曾经在那里,每天半夜在军营里寻找着于丽丽和李媛两人,忽然,他问道:
“你说,穆春华现在还想回去当他的王爷吗?”
李媛看了看他,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奇怪,只见她眉毛一扬,朗声说道:
“……那还用问?谁不想当王爷啊,王爷过的是什么日子?他现在又是过的什么日子?只不过现在是没有办法了,他开始过起了普通人的日子了。”
田玉乾往李媛身边靠了靠,低声说道:
“我想也是,如果我们许愿他,只要他答应帮助咱们打退漠北兵,咱们就帮助他再夺回皇位,你说他愿意不愿意?”说完,田玉乾紧紧盯着李媛的两个眼睛看着。
李媛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对呀,这个想法倒是可以仔细考虑一下,咱们又不是让他去灭掉他的国家,只是让他帮助把这些漠北兵撵出去咱们国家就行了,之后再帮助他夺回皇位,对他来说,这个交易也很划算啊……
想到这里,她对田玉乾说道:
“你说的这个主意很是不错,我看咱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我也和我爹把这个想法说一下,看看他是个什么意见,如果行的话,咱们找个适当的机会,去和穆春华商量一下。我们把道理给他讲了,咱们这是在帮助他,他会动心的,我看没准真的能行。”
第二百三十卷 走马上任
过了半个多月之后,李静平就让田玉乾在这里担任他下面的一个军帅,李媛则担任监军。
李静平自从漠北人攻入华夏国以后,就这里创建了一支军队,叫义军。为什么要叫义军呢,李静平在这里面,有他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是一种策略。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能够争取广大的民众积极响应和参与,对外宣称这只队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抗击漠北人;二是为了把主要力量都放在抗击漠北兵上面,要尽量避免引起朝廷的疑心,如果还继续打着永昌军的旗号,那么,一方面会引起朝廷的猜忌,另一方面对于参加他们队伍的家庭来说,也会忌讳朝廷对他们的迫害。所以,这才对外是以义军的名义来出现的。
但是,在内部,李静平还是尊永昌王为他们的领袖,但是,在管理和队伍的统领上,却是自己说了算,永昌王赵江河根本调动不了这里。也就是说,他们这里有完全的自主独立性。
李静平当时在永昌军里面,就担任过香主,虽然后来他被永昌王赵江河调离了他所管辖的队伍,但是,他在名义上还是一个香主,只是手下已经没有的实权。
李静平在这里创建了义军之后,他为了表示自己对永昌王赵江河的尊敬,还是只把自己的官职叫做香主。
但是,李静平这里队伍的组织结构,却是和永昌军那里有些不同,这里李静平是最高统领,下面则分为若干个军,军中的主官为军帅,并设立一个监军,这两个人都只对李静平一个人负责,另外还有一些幕僚人员;每个军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师,师一级的主官为师帅,也相应地设立一个监军;师下面再设立若干个旅,以此类推等等。田玉乾就是李静平手下的一个军中的主官,叫军帅。
田玉乾即将走马上任的这个军是刚刚组建的,人马也有上万人了,这只队伍由于是刚刚成立,人员都是刚刚参加义军不久,或者是从其他军里拼凑起来的,所以,这些人员的素质说起来,还远远不如其它的那些老队伍,而且下面的这些军事将领,战斗经验比较起来也不算很多,田玉乾知道这是李静平有意锻炼自己,另外也是考验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到底怎么样。
这天早晨,田玉乾和李媛就要走马上任了,他和李媛心里都很激动,早早地起来,穿好新领到的军服,等候着李静平来领着他们去上任。
李静平穿着一身香主的服装,他身后披着斗篷,样子很是威武,在他身后,跟着几个总部的随从人员,田玉乾和李媛一见他们从房屋里面走了出来,立刻赶紧走上前去,先是给他行了军中的礼节,接着,又依次向其他的几个人员行了礼,然后,他们两个静静地站在李静平的面前,等候着他说话。
李静平用慈爱的目光看了看他们两个,笑着问道:
“……怎么样,昨天你们睡好了没有?”
田玉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一开始睡不着,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了,不过,现在一点也不困。”
李静平又看了看李媛,关爱地说道:
“媛儿,到了下面,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多请教下面的将领,另外对玉乾也要尊重,千万不要因为香主是你爹,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走哪都摆出一副大小姐的架势,要谦虚一些,毕竟你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记住了没有?”
李媛的脸红红的,她用力点点头说道:
“爹,您放心吧,这个道理我懂。”
李静平看了看他们两个,又亲自给田玉乾身上的衣服整了整,过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他缓缓地对他两个说道:
“你们两个,一个是我的女儿;一个是我的侄儿,周围的人都看着你们两个呢,要给我争气,我可把丑话先摆在前面,如果你们两个一旦违反了这里的军纪,不管是谁,我对你们的惩罚可不会手软,甚至会比对其他的人也要严格,知道吗?”
田玉乾把胸脯挺了挺,庄重地说道:
“侄儿明白。”
李媛虽说对自己的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算长,但是,自从见面以来,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李静平这么严肃地绷着脸对她说话,她心想,平时看爹爹总是很和气的样子,哪知道严肃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她老老实实地说道:
“爹,我会给您争气的。”
“那就好,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以后如果发现或是遇到什么问题,要及时向我汇报。那咱们就走吧。”说着,起身上了马。
几个人相随着,一路跃马扬鞭,奔波了半日,才来到了那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军里。
他们先是到了军部,那里的人们一见香主一行来了,赶紧领着他们一起吃了午饭,之后又安排他们稍事休息,等到下午,领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大厅里面。
这里早已经坐满了这个军里面的中高级将领。他们伸着脖子,看着李静平派来的这两个军帅和监军,大厅里面先是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李静平信步走向大厅前面的一个台子上,往那里一站,下面的人纷纷起立,齐声说道:
“给香主请安。”紧接着,纷纷躬身向他行了礼。
李静平随后往椅子上一坐,然后一摆手,大家这才都坐下,此时下面静悄悄的,都等着他说话。
李静平先是用两眼威严地全场扫了一遍,然后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义军发展的很快,形势也不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比如我们义军的队伍又有了新的增加,人马也壮大了许多,领地也有了新的扩大,从我那里,到最边远的角落,要骑着马跑好几天才能到了。可以说是一眼望不到边啊,这在一年前,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这都是仰仗在坐的各位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取得的结果,在这里,我要向各位表示感谢……”
李静平说到这里,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接着,他继续说道:
“这都还不算,更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在与漠北军的作战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主要是采取守势,即使想攻打漠北军,也是专挑一些小股人马来打,而且活动的范围也都是一些山区,可以说是小打小闹,漠北军根本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可是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不是一味地采取守势了,我们也能对漠北军发起一定规模的进攻了,也敢于挑一些硬骨头来啃了,这在过去,那不是自己找死吗?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李静平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下面坐着的将领也都跟着发出了笑声……
“现在,我们不但是敢挑一些硬骨头来啃,而且,还敢跑到他们过去比较擅长的地方,也就是开阔的平原来和他争个高低,前不久我们打的那个打胜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田玉乾心想,这大概就是指的那次和穆春华打的那一仗吧。
李静平接着把话题转到了正题上:
“队伍既然扩大了,增加了,我们义军现在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军,这就是咱们的这个军。我们这个军,虽然只是一个新军,人员的经验比不了其他的那些身经百战的老队伍,但是,说起来,人马却是不算少,也是上万人的队伍啊……”李静平说到这里,他站立起来,在台子上走了两步。
“今天,我们这个军从今天开始,就算正式成立了,在这里,我向你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军中主要将领的人选……”
坐在下面的人,此时大气都不出,都摒住呼吸,瞪着两眼,看着台上的李静平,听着他往下说……
“——军帅,为田玉乾,他过去也是曾经在蓝苍山上的一个青年将领,大家别看他年纪不大,品质端正,多谋善断,武功高强,肚子里的墨水和喝了不少,经历呢,说起来虽然不多,但是过去在苍蓝山上,曾经独立组织和参加过不少永昌王亲自安排的一些大的军事活动,威望很好,来田玉乾,你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田玉乾听到李静平在叫他,赶紧站立起来,只见他满脸通红,胸膛里的一颗心通通通地跳着,像是要蹦了出来,他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似乎连路也不会走了,也不知道怎么走到了台上的。
当田玉乾走到台子的中央,李静平指着他对下面的那些将领们大声说道:
“这位,就是你们这个军的军帅田玉乾……
李静平的话声刚落,下面坐着的那些将领纷纷起身向他拜倒,齐声说道:
“末将参见军帅,从今往后,愿听从军帅号令。
田玉乾稳了稳心神,也向他们回了礼。他高声说道:
“从现在起,本官就和你们各位天天生活战斗在一起了,本官才疏学浅,今后还要仰仗各鼎力相助,如有做的不妥的地方,还望各位一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