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饭后驱车赶到法院,彼时两点二十五分,离开庭仅剩五分钟。
许诺抱着文件夹跟在他后面,城外区的初级法院很破旧,是很久以前小学教室的模样。穿过立案庭,尤书宁在安检口前停住,将身份证和律师证交给法警后过了安检。
法警递给许诺一个塑料筐,她接下半晌后都没明白这是用来干嘛的。尤书宁从安检口走过来,从她手中拿过塑料筐和档案袋,将档案袋放在筐子里,转头对她说:“手机、身份证,把身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他的语调正常,丝毫没有愠怒或是不耐烦的神色。
许诺将身份证和那部跟随她近四年的诺基亚手机放在筐中,声音软软的,低低的:“只有这些。”
尤书宁将她的身份证递给法警解释道:“刚收的实习生。”
法警看过后将身份证放在筐中,尤书宁把筐中放在安检的传送带上,回头说:“走吧!”
许诺跟在尤书宁过了安检口,自觉的拿起塑料筐中的东西,走上楼梯,她记得,是第十三号法庭。他们几乎是掐着点进法庭的。
尤书宁是天安财险的法律顾问,而这个案子保险公司只是第三被告,理赔是一定的,只是看一下对方诉求是否合理。
因为尤书宁从看到资料到开庭中间也不过三个小时,她没想到他陈述的条理会那般清晰,连质证都列出了八条之多。
下庭后是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她仍旧跟着尤书宁身后,她还沉浸在他庭上的卓越风姿中,身后的声音如雷般响起。
“韩多多。”
许诺闻声回头,见韩暖暖穿着检察院的制服趾高气昂的打量着她,须臾后冷嘲热讽道:“我说你怎么敢和我作对,是不是去找你那个法官爸爸了?”说完将尾音拉的长长的,瘦削的脸颊上满满的全是讽刺,“噢……不好意思,我忘了咱们是一个爹妈生的。我爸是人民教师,你爸也自然是人民教师了。”
尤书宁停住脚步,扭头盯着瘦瘦高高的韩暖暖,转而对许诺说:“小诺,我们走吧!”
韩暖暖面上满满的全是诧异,久久凝视着尤书宁,随后一个箭步窜上来,欣喜道:“您是江城市的最佳青年律师尤书宁么?”
他眼中波澜不惊,只是轻微的点点头,目光掠过韩暖暖盯着不远处的许诺。
“许诺是您的助理么?”
“嗯。”他不咸不淡的回答。
韩暖暖眼中放着光,激动的说:“我叫韩暖暖,是许诺的双胞胎姐姐,是财*学院毕业的,去年就已经通过司法考试了,您要是还缺助理可以考虑一下我。”
许诺心中一震,须臾后之后苦笑。韩暖暖还是这样,她有的,她也一定得有。
“对不起,我的业务不多,小诺一个人能忙得过来。”然后不给韩暖暖任何反应的时间,冲许诺招招手说:“走吧,回去时得去房管局查房产。”
“嗯嗯。”许诺应声小跑着跟上了尤书宁。
回程的路格外沉寂,许诺斟酌很久才说:“韩暖暖的业务能力真的很强,她……会是一个不错的助理。”
尤书宁淡淡的瞥了她一眼:“自己的东西连自己都不去争取,那丢掉了也没什么觉得可惜。你要是真不想干这一行,我多的是助理的人选,不缺你姐姐这一个。”
语气依旧是轻轻的,却如利刃一样□□她心中,她心中一窒,整个人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了。
“不是我不想去争取……只是相对于韩暖暖而言,我能帮师父做的事确实有限。”调出警记录那天她就明白,没有实习证,办事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我要是当初就这么想,就不会招你了。”
许诺百感交集,有些事她想要告诉尤书宁,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她素净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如白玉兰一般,软软糯糯的声音飘散在整个车厢:“师父,你是第一个见到韩暖暖之后还向着我的人。”
“那是因为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在和你说话。”近十年的律师生涯,形形□□的人都见过了,想看清一个人不是难事。
尤书宁要赶在房管局下班前去调资料,而市房管局和她现在住的地方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他将她送到地铁口就走了。
于冬凝给她打电话说要在她那蹭一个晚上,她下地铁后买了水果和菜准备招待于冬凝。
等她拎着菜站在门前时于冬凝正处于疯癫状态蹦跶着,见她来了后激动的握住她的手蹦蹦跳跳,语无伦次道:“小诺小诺,我看见他了,我看见他了。”
她一头雾水,条件反射的问:“谁?”
“就是他啊……”
她恍然大悟,怕于冬凝见到的正是她找了两年的人。心中也不免为她感到高兴,好奇道:“你们是在法庭上碰到的么?”
于冬凝一个劲摇头,指着电梯道:“就是刚才,我来找你的时候他在我前一部电梯中,可惜我没赶上电梯,不知道他到底住那一层,叫什么名字。”说罢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郑重道,“我决定了,要搬过来住。周末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这栋楼前,我就不信逮不住他。”
“好啊,这样还能给我做个伴,我这就给沫沫姐打电话。”许诺很高兴,拿着钥匙开了门,将菜搁在玄关的柜子上,掏出手机。
于冬凝一愣,不解道:“给她打电话干嘛啊?”
“住在她家,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不是更好么?”
于冬凝卡壳般,随后恍然大悟般的点头,旋即道:“既然是我准备住在这,我亲自打电话要好。”
她想罢点点头,冬凝姐说得对。就这样,原本只是想蹭一个晚上的于冬凝,演变成了蹭几个月,直到找到那个人为止。
之后的一周她都没有看到尤书宁,也没有接到任何电话,有时想打电话问问情况,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要好。只是隐约听沫沫说说是在处理杨安的案子。
她在所里的闲暇时间都在看他给她准备的那本《劳动法》,有时会帮于冬凝和郑沫沫打下手。而周末时于冬凝真的搬一个小板凳坐在电梯旁等着,一等就是一天,连饭都是许诺送过下去吃的。
遗憾的是,一连两天的等待,并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这样的执着和坚定让她心里感动的同时又心疼冬凝,找人固然重要,也不能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啊!
于冬凝找了他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得到一点消息,怎么说都是不会放过的。可将心比心,换做她,也会一样。
许诺的诺基亚手机在沉寂许久后终于响了,是尤书宁:“明天上午九点钟,城南区人民法院门前等你,稍后我把路线发给你。”
“好的,师父。”她强压着激动挂了电话,心中却美滋滋的。
翌日一早就按照尤书宁给的路线下了地铁。倒春寒走了,四月中旬的江城市仿佛一下子从隆冬进入了初夏,随便走走都能出一身汗。进法院得走一条长长的林荫道,道路两旁的香樟树正在换嫩绿的新叶,微风拂过,落了一地老叶,夹杂着香樟树特有的香味飘散在风中,笼罩着整个林荫道。
正犹豫着准备给他打电话,道路两旁都停着一排排的车,可就在这一排车中间,最后定睛在一辆黑色奥迪上,仔细看过车牌后确定是尤书宁的。
她走到车旁用手臂遮住光看向车内,尤书宁线条柔和而清晰的侧脸倒映在她黑色的瞳孔里,他头微微低着,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给他浓密的睫毛上渡了一层金色。她忽地就挪不开眼了,这样安逸闲散的尤书宁与那个在法庭上咄咄逼人的他是那样的大相径庭,可不管哪样的他,好像都让她觉得好。
她敛着眼稍微调整了一下情绪,伸手敲了敲车窗,唤了声师父,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位上。
“今天开庭的是什么案子?”她轻声询问。
尤书宁从一大叠资料中抬头,回答说:“一个劳动纠纷的案子。”说罢问,“你《劳动法》看的怎么样?”
“已经看完了,对里面相应的重要内容做了摘录。”
“那你觉得在打这方面的案子一般关注哪几点?”
她低头思忖,随后仔细回答:“如果从实际案子出发,第一点就是双方是否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没有就会涉及到双倍工资。第二点就是非法辞工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经济赔偿金。第三点是……”
尤书宁面带微笑,也丝毫不吝惜他的赞赏:“确实都看到点子上了,但上庭打官司并不是只知道法条和关键就可以了的,而往往一个案子中,取胜的关键其实是证据。要是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等会儿上庭你得认真听,一定要清楚的摸清事情的脉络。”
“嗯,明白……”
尤书宁在车厢内看资料,许诺帮忙整理和分类,一切都在为上庭做准备,而事情却在上庭前五分钟进入了快节奏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