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观点。你以为他们真的无所不知?根本不是。他们不过是不怕“演戏”,表现得好像他们真的无所不知。就自信而言,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就大了:男人知道自己不一定非要是专家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女人觉得自己需要有个哲学博士学位才敢讲出自己的见解。
我不是建议女性在进入这些场合——会议、新工作、新任务时,毫无准备或完全不够格,而是要相信自己不必非得是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才有信心去尝试新事物。知识不是自信的先决条件。当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运用现有的优势,有能力去学习,承认错误在所难免,没什么了不起,那么我们就会自信起来。
成功的要求:你不用成为对某个领域的专家就可以走上前,去冒险。
让心中的未来伴随自己的行动
不仅要对今天你有能力取得巨大成绩有信心,还要对你未来岁月的成绩有信心。你不一定要说出那些成就——经营一家公司、写一本书、作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板,只要相信你自己有超越现在工作的潜质就行。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你现在自然会有不俗的表现。想想看,几乎所有成功的商人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做起的;可是即便是在入门阶段,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设想也比日常工作所能带来的东西要宏伟。
说得更具体一点:为你理想的职位,而不是你现在拥有的职位工作。比如:即便你刚开始不过是公司的一位行政助理,迈进办公室的时候就要想着:“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行政助理。”如果你是一位项目经理,可是你的目标是有朝一日成为一位CEO,你就需要展现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战略远见,而不是仅仅把重心局限在具体的技术工作上。不错,你的工作可能是些繁琐的行政事务,诸如制定项目进展报告什么的,可你始终要尽可能胸怀更加宽广、远大。比方说,如果你在写报告时能将日常的活动同公司的较大目标,如节省开支,联系在一起,就展现出你懂得,即便是小任务也要大目标相联系。
如果你在行动不时刻牢记着自己的未来,你就会把自己定型为一个没有长远打算的角色。看看那些将自己定型为甜心宝贝的女演员们吧——朱丽娅?罗伯茨,梅格?瑞恩,里斯?韦斯伯恩。这些女演员不大可能去扮演反面人物,即便她们自己很愿意去扮演这样的角色。(如果她们演了,我也会难以接受。)我的许多经理实际上防止了我给自己定型、画地为牢。我的一位老板克里斯,把我介绍给客户时总是这样说:“这是艾米,公司的业务经理。有一天我会为她工作。”他的话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心,有助于我展望自己的未来。
成功的要求:胸怀理想而动,今天就自信地上台。
把握时机
最难于走上台并表现出信心的,是在压力很大和非常紧张的时刻,在这种不经常碰到的场合,短短几分钟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你身上,而你的整个未来似乎也处在转折关头。在那种关键时刻,你要么呆若木鸡,要么选择行动。
第一商务公司是一家技术公司,帮助大公司建立电子市场买卖产品。我在那里工作的时候,经营正处于兴盛时期,公司的客户多得应接不暇。就连大型的、每年盈利数百万美元的公司也想与我们的销售团队会面。潜在客户来到我们的办公室,一连几个小时,我们公司的人员会跟他们介绍我们的各种技术能力:市场部的副总经理介绍公司的战略;技术部的副总经理介绍我们的软件和设计;咨询服务部的副总经理介绍如何运行和使用那些软件。因为我们的销售机会纷至沓来,许多销售环节同时展开,公司迫切需要别的雇员参加进来,帮助做销售推广。
一天,我正在东海岸客户的工地上工作,我所在部门的副总经理安迪给我打电话,要我给我们最大的一家客户介绍第一商务公司的咨询流程。他不仅要我介绍我们的项目管理方式,这是我的专业,还有其他领域——开发环节、培训以及供货商环节。这个任务令人生畏,因为这个目标客户是由康柏、惠普、日立、三星等大科技公司组成的大财团。想到要给他们做演示我都吓坏了。赢得这样的高级客户会让我们这个年轻的公司的信誉大增。这是我们公司最想做成的一笔生意。一开始,我想, “太难了!”要我站在世界顶级科技公司的主管们面前推销我们的技术方案,太不可思议了。要是客户问我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怎么办?我会呆站在那里,在大家面前显得那么无能。越想越可怕:要是我说了什么话跟我们的销售人员已经说过的不一致或相矛盾,结果销售环节毁在了我手里可怎么办?那么,我岂不就成了公司丢掉大生意的罪人,自然要被扫地出门了。
拥抱挑战,勇于冒险(3)
在我的脑子里,我们已经丢了生意,而我已经丢了工作。
很快,我把自己拉回到现实中。现实是,我熟悉这些材料,我对公司很了解,我很擅长在公开场合演讲。现实还是,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总是寻找富有挑战性的机遇提高自己。想到这些实际情况,我头脑中所有消极的“如果怎么办”都清除掉了,我转而重新考虑积极的“如果会怎样。”
如果我的表现非常出色,帮助公司做成了这笔生意会怎样?
如果我给50多位技术主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希望我来负责这个项目会怎样?
如果我给第一商务公司我还不认识的董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们向我的主管对我大加褒奖会怎样?
我承担了这项任务,接受了这个挑战,因为我认识到这是一个让我崭露头角的新机遇,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大放异彩。
结果是:在公司同仁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公司签下了了与他们的第一单生意。尽管为了准备我的演示,我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和忙碌、焦虑的日子,可是我的积极的“如果会怎样”成了现实。我继续为争取许多大生意作演示,收到了许多电子邮件,出席了一个又一个公司会议,为许多成功的项目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且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因为迎接了这个大风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