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1 / 1)

回到大清当格格 回雪流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知道此事一定是要有个交代的。

第二日,负责内务府的大阿哥胤缇理直气壮的拿了皇阿玛的口谕去太子的毓庆宫问话,追问胤之死的秘密。太子然是闪烁其词,但一定是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这个事牵扯出的不仅是他害死了亲弟弟,更牵扯出他害胤的隐衷,那就是芙蓉同他的奸情。若是此事被皇阿玛得知,他定然是死有余辜!

我佩服十四借刀杀人的本事,此事他并不出头,而是用了一向志大才疏却同太子如天敌一般的大阿哥胤缇。

皇阿玛康熙也是位学识渊博之人,对于立皇储的事情上从来是深思远虑,从不马虎,对太子胤这个接班人寄予厚望。听宫里的安达们说,皇阿玛在皇太子胤还很小的时候,便苦心为他挑选师父,精心栽培他。胤六岁以前,都是君父亲督导他读书习武,在宫中亲为东宫讲授四书五经,每日御门听政之前,必另将前一日所授书背诵,复讲一过,务精熟贯通乃已。宫中张英、李光地、熊赐履这些大儒都先后做过太子的师傅。为了给太子寻觅名师,皇阿玛还苦心的特召江宁巡抚汤斌为詹事府詹事,这样太子胤年幼时就能熟练掌握满、汉、蒙三种语言,精通儒家经典,马上骑射也是一流。

皇阿玛为了培养继承人煞费苦心,却不想己养出一个禽兽不如的孽子,失望是可想而知,但我知道,这一切的幕后操纵是大阿哥胤缇,胤不过是被他玩于股掌之中。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十八阿哥之死还没审出个究竟,大阿哥胤缇忽然向皇阿玛弹劾皇太子的斑斑劣迹,说胤在皇阿玛离京期间掌国,不理朝政,暴戾不仁,有一次在大日头下罚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跪了一个时辰,己却在宫里逗鸟取乐。胤还为了小事肆意捶挞王公、贝勒、大臣。还扬言皇上老了,他当了三十年的皇太子,该熬出头了。

皇阿玛是个聪明的人,只是哂笑了说:“你是长兄,如何不当场训诫他?还要君父操劳?”

胤缇碰了一鼻子灰,讷讷不语退下,但我知道皇阿玛一定起了疑心,对皇太子的厌恶更加了一层。

------------

154 淡泊明志

各方势力对皇太子胤步步紧逼时,额娘德妃的宫里也是乱作了一团。

额娘这些时偏头痛,几位阿哥常来探望。

我平日就坐在额娘的身边,看着若兰姑姑愁眉不展,听着勤妃娘娘哭哭啼啼的絮叨。

这天先是十四来了,我想他一定是一起床就赶了来,如一个离不开娘的奶娃娃,贴在娘的身边轻轻地问若兰姑姑:“额娘的身子可舒坦些了?”

若兰姑姑没有回答,只温和地对十四说:“十四爷,您这是刚醒来就忙了赶来问安吧?我吩咐宫女们伺候十四爷先梳洗,用些酸酪。”

十四这是眉头不展的摇头,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令人看了怜惜。

这边才吩咐了宫女打来水和热毛巾伺候十四梳洗,额娘已经哼哼呦呦的起身,靠了一个香色的苏绣凌霄花靠枕睡下,慵懒地睁开倦眼,看了眼十四说:“十四来啦?过来,额娘给你梳理辫子,看看,都松了,被你皇阿玛见到定要骂你仪容不整了。”

十四凑到额娘的榻边,宫女给十四擦脸,额娘就用篦子为十四一点点梳理头。十四如一个孩子般,手中把弄扎头的珠花穗子,一边同娘唠家常。

“十四,可不要再惹你四哥生气,你知道他的脾气,纵是如今你大了,他也碍了面子不去责你。若你惹急了他,额娘怕也拦阻地。”额娘说。我在揣测着莫名其妙的话语。

若兰姑姑解释说:“德主子昨夜做了个怪梦,说来也是奇了,梦到了三位阿哥大闹起来。四阿哥也不知因何同十四爷翻了脸,兄弟就操刀动剑地在院子里打起来,十三爷来劝架,不知如何也闹了进去,吓得德主子一头冷汗叫嚷着从梦里惊醒。奴才听了笑呢,怕是梦八成都是反梦。德主子己吓唬己了。看四爷如今多沉稳持重的一个人,哪里会和兄弟们动手呢?再说十三爷十四爷。小时候打打闹闹。大了都是知书明理的懂事呢,哪里还用主子操心?”

说罢安慰地咯咯一笑。旁边的小太监掩口附和了笑,额娘也嘲的笑了。

“我还不是盼了他们兄弟太平。无论是他们哥儿三个谁出息了。谁受了皇上地宠。还不都是我地手心手背肉?想来就是担心大地不公。小地不敬。十四嘴笨。不如十三地嘴巴活络。所以呀。我最是担心他。”

莫名其妙地额娘忽然如此多虑。按说是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

我不解地看看若兰姑姑。她也无暇理会我。只帮了额娘给十四打辫子。一条油松地辫子结在脑后。宝蓝色地珠花穗子杂在辫梢缠绕好。三枚醒目地大东珠均匀地扎在辫子上。从后面看到十四那宽肩和硬挺地脖颈。垂下地辫子。缓缓侧头时那双星星般璨熠地明眸。真是个粉雕玉琢地人儿。

额娘总不免唉声叹气。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不多时。十三来了。还是那么脚步轻快。进来甩衣服潇洒地打个千儿。额娘忙吩咐他起来。

十三倒也不客气。蹿坐在榻上。拉了额娘地手嘘寒问暖。说着才过来时遇到万壑松风殿前几名太监在捉老鸹。没想到老鸹没赶走。反被一只老鸹啄破了额头。掉下来时砸在了令两名太监身上。十分有趣。十三就是如此。平淡无奇地事在他眼里都能看出无尽地乐趣。说笑时额娘养地那只猫雪球儿拉长声音沉闷地“喵喵”两声。抗议十三抢了它地地盘。

我回己的房间去更衣,恰遇到密妃娘娘带了曹佳来请安。密妃没有子嗣,她入宫许多年,但是极为喜欢孩子。曹家是她的娘家人,曹佳也就是她的侄女儿,如今曹佳许配给了平郡王世子纳尔苏,也是她高兴的事。这些天来避暑山庄,为了解闷,她接了曹佳进宫陪伴,也不常和勤妃娘娘说话了。

曹佳见到我,露出一脸娇美的笑,雍容大方的样子,手里捧了一个点心匣子。

我引了她们重新回到额娘的榻边,密妃娘娘说:“多亏了佳儿心细,做了些江南的小点心给姐姐开胃。这些小点心甜而不腻,酸而不辛,十分的可口,姐姐尝尝,生津的很。”

额娘夸了曹佳几句,尝了一口频频点头,又将一枚递到了十四的口中说:“尝一块儿,你一早就赶来,也没用膳呢。”

“额娘偏心!”十三翘了嘴挑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