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 / 1)

妻凭夫贵 清越流歌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怎的回这么晚?”

  宋子恒才道:“岳母舍得叫娘子回来,原本往年也就他们三个人,而今娘子出嫁了,过年就岳父岳母两人,一来难免寥落,二来也是不适应的。”

  宋母叹道:“也是难为亲家了,你姐出嫁那年我都不习惯,更何况亲家才一个孩子,可惜咱家住得远,不然倒是可以叫你媳妇多走动,虽然没有媳妇常回娘家的理儿,但都是为人父母的,亲家的心情也能理解。”

  宋老爹想了想,道:“不若走完亲戚,你便带你媳妇去住几天罢,到元宵你再来接我们过去。”

  宋子恒道:“爹说的正是,我这便回去与娘子商量,只还有一事,虽说爹给了咱们分成,但我与大哥二哥都认为不该自己拿着,倒不如叫娘帮着保管,只是辛苦娘了。”

  宋母闻言眼睛亮了,得意地一笑:“你们几个小子有眼光,不是你娘自夸,比起管钱,谁能抢过我?你奶都说把家底交给我,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定不叫你们少一个子儿。”

  “正是,这钱交给娘才放心。”宋子恒顺着他娘说了几句,顿了顿,又道,“不过只一点,岳父那两分利不拿,说是给我与娘子,然毕竟是岳父母该得的,我如何好意思要?想着若不是娘子,咱们家也赚不了这个钱,倒不如将那两分利充作娘子的嫁妆,如此一来也对得起岳父母的一番心意,不知爹娘如何看?”

  媳妇的嫁妆,虽是她自个儿的财产,但她一个女人,能花多少钱?日后还不是给自家孙子孙女?宋母如此琢磨,更觉得自家不管怎样都占了亲家的便宜,更没什么好说的,忙点了头:“甚好,如此一来,也算对得起亲家了。”

  回屋后,宋子恒将打算说与苏婉,苏婉更没什么不高兴的,虽说宋子恒签了那张条子给自个儿,却没这么光明正大,舍了一分利,剩下两成充了嫁妆,其实还是她赚了,况且宋子恒还有话说:“待我日后高中,无法在爹娘身旁尽孝,管家一事还得仰仗娘子了。”算是承诺日后钱从他娘手中拿回来,依然是她的。

  苏婉抱着宋子恒的脖子亲了两口:“相公的心意,妾身感激不尽,今日赶车累了,早些睡罢。”

  次日一早,宋子恒三兄弟一块赶了牛车去接宋小芬,她婆家离宋家村甚远,一早出发,到日落时分还能把人接到家,因着天冷,连赶三个时辰的路,便是宋有根兄弟这样的壮汉也扛不住,也幸好就宋小芬夫妻与两个孩子,不怕坐不下,所以兄弟三一起上阵,路上也好换手。

☆、第六十一章

  宋家姻亲多,苏婉没娘家兄弟,没人来拜年,张氏李氏的兄弟可都来了,还有老叔家出嫁的女儿和两个媳妇的兄弟,也要来大伯家走一遭,虽是因着宋奶奶的缘故,却也是很近的亲戚了,是以去老叔女儿婆家拜年的时候,宋子恒兄弟三个也一道去了,苏婉是新媳妇,这些亲戚家都要去走一遭,认个脸,宋子恒的姑妈家,舅舅家,能去的都去了,跟赶场似的,这边交通又不便利,每日大半时间都在牛车上度过的,苏婉终于知道过年也不是这么好过的了。

  此外,宋奶奶还在世,她辈分大,娘家侄子孙子也都会来拜个年,总之一直到正月十好几,亲戚全都走完也接待完了,苏婉还没松口气,又要回娘家了。

  过了有史以来最兵荒马乱的一个年,到了娘家,苏太太拉着苏婉半嗔半笑道:“真真是个享不了福的,人家过年都养得膘肥体壮的,你倒好,竟还瘦了,可怜见的。”

  苏婉心情还不错,至少减肥工作可以省了,便笑道:“你女儿天生丽质,吃不胖。”

  宋子恒却很是愧疚:“正月走了许多亲戚,日日颠簸,娘子怕是没习惯,很是辛苦了一遭。”

  宋母笑而不语,一行人进了屋,宋子恒说起元宵许是一家人都会来一趟,苏老爹听得抚掌笑道:“很该如此,元宵节白日热闹,夜晚更热闹,有花灯有庙会,亲家怕是很少见过,若不嫌弃,元宵那日便在这儿住一晚,挤一挤,地方是够的。”

  苏太太也道:“这些日子天气好,我把被子都洗一洗晒了,就等亲家来了,若无事,多住几日也是好的。”

  宋子恒忙摇头:“不单是我爹娘,怕是兄长和几个侄子侄女也一道来,如此便太麻烦岳父岳母了,不好,不好。”

  苏太太却笑道:“孩子来更好,我最喜欢孩子了,听婉婉道你那些侄子侄女都是好的,他们若不认生,我定要多留他们住几日。”

  宋子恒还想推辞,全家人都过来,委实不便了些,然他才张嘴,苏老爹却挥了挥袖子道:“女婿若要再推辞,便是看不起你岳父家了,如此一来,我也没甚好说的。”

  便是宋子恒巧舌如簧,在这句话面前依然败下阵来,元宵节一早,苏家家丁便赶了两辆车去宋家村了,宋子恒本想自己赶一辆车,苏太太也答应得好好的,然他一觉醒来,车已经被赶走了,苏太太笑眯眯的道因着下午街上热闹,怕亲家来晚了赶不上,所以天还未亮家丁就过去了,他那时还未醒便没叫他,索性家丁去过一次,不但认识路,亲家也认识他,没甚可担心的。

  宋子恒还能说什么,岳母如此体谅他,他也只能笑纳了。用过早饭,苏老爹喊了宋子恒一道去店铺,苏婉与苏太太便在家等着,午时,也就是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宋家老老小小便都到了,这回连宋奶奶都被请来了。

  热热闹闹的用过午饭,也没在家多待,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去街上了,元宵庙会,是全国人民的狂欢,即便是这样的小县城,也热热闹闹的,街上还有吹锣打鼓的戏班子,就跟苏婉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画了各种脸谱,穿着戏服,载歌载舞,最妙的还有踩高跷,街上这种戏班子,比那宅子里头咿咿呀呀唱戏的好玩许多,图的便是一个新鲜热闹,苏婉看得高兴,便投了好几回铜钱,那收钱的小姑娘很有生意头脑,还送了苏婉一柄唱戏用的扇子。

  除了玩的,街上更多是吃的用的,民以食为天,糖葫芦,糖面人,各种饼子包子,还有许多苏婉没听过的小吃,想是年代久远,到后世已经失传了,可惜她一时失策,中午吃太饱,不然的话,她真恨不得没见过的吃食都尝一遍。

  宋小妹也看得目不暇接,她看得是各种首饰玩意儿,元宵大概是一年到头女子出门最多的日子,几乎可以与乞巧节中秋节相媲美,有生意头脑的小贩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各类绢花珠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