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老妈,大嫂,晚饭就交给我们吧,你们只要等着吃就行了。”准备做晚饭的时候,农子剑扎着围裙把蒋春凤和林媛赶出了厨房,“绝对让你们大吃一惊!”
“你行不行啊?”蒋春凤一脸的怀疑,自己的儿子她还不懂吗,做饭没啥天分,最多就是会煮碗面,鸡蛋都煎不好,“六月手巧我倒是相信的,你别让人家把活全干了。”
“阿姨,子剑现在厨艺还是很不错的,今晚就让我们给你们露一手吧。”陆月歌笑着说道,这可是讨好丈母娘的好机会,也向他们展示虽然自己是男人,但同样能把他们的儿子照顾得不比女人差。
“妈,那我们就出去等着吧。”林媛拉着蒋春凤出了厨房。
这小半年来,农子剑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菜色,不然总是陆月歌准备一日三餐,这太辛苦了,他会心疼。
所以陆月歌下厨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跟着学一些,现在倒也能做出几样简单的家常菜了。
他们家是大家庭,人多,所以要准备的菜色也多,陆月歌早就和农子剑打听好他家人的喜好了,山药龙骨汤先用砂锅熬上,然后农子剑洗菜切菜,陆月歌处理肉类,中途蒋春凤进来瞄了一眼,“看着还挺有模有样。”
“当然了,你就等大吃一惊吧。”农子剑说。
“又不是夸你你得意什么呢。”蒋春凤敲了他一下。
农子剑不由得傻笑,夸我男朋友我当然得意呀。
农志高也下班回来了,他牵着农鑫鑫进到厨房,拍拍比自己还高了半个头的儿子的肩膀,“还会做饭了,真的懂事了不少。”
“老爸,我什么时候不懂事了,在你们的教育下,我一直都是特别乖的好吧。”
不乖不行啊,大哥比老爸还要凶。
农志高带着孙子心情愉快地出去等着吃饭了,他们年轻的时候辛苦一些,现在都做爷爷奶奶了,上下老小都能照顾得很好,家庭和睦,他作为一家之主实在很自豪。
夫夫俩齐心协力了一个多小时,丰盛的菜色很快就上齐了,林媛在盛饭,陆月歌和农子剑从厨房里端出了最后两盘菜。
这一桌菜有大半是他们从山里带来的食材,山药竹荪龙骨汤,折耳炒熏肉,鲜笋腐竹炒鸡肉,酸炒干鱼仔,苦瓜炒牛肉,田螺猪脚鸭脚煲,水煮虾,清蒸鲈鱼,炝炒红薯菜,还有清炒黑木耳曲麻菜。
菜一道道上桌了,连平时负责家里一日三餐的蒋春凤和林媛都赞叹不已,“六月不会是厨师专业的吧?光看颜色和闻这味道就知道很不错了。”
“我比较喜欢做菜,寨子里有宴席的话我都是在厨房做事的,所以很多菜式都学了一些。”陆月歌说。
“好不好吃,你们看我的身材就知道了,我起码比原来重了十斤。”农子剑啃着猪脚说道,还好他吃得多做得也多,不然肯定要提前发福了。
蒋春凤斜了他一眼笑道,“你还说呢,是不是都是人家六月做饭,你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吃!”
“我都帮着洗菜洗碗的好吧。”
“阿姨,子剑很勤快的,今年多亏有他帮忙,地里的收成比往年都好了很多。”陆月歌帮自己的男朋友说话,“这道折耳炒熏肉和酸炒干鱼仔就是子剑做的,他现在做的东西都很不错。”
“现在会做菜的年轻人少了,像子剑大伯家,小两口都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什么都是你伯母做,还说要请保姆。”老太太特别满意陆月歌,“多好的孩子啊,长得这么俊,手还这么巧,要是我们家有女娃就好了。”
男娃也可以的!农子剑在心里喊道。
他做饭好吃,善良勇敢勤快,对我特别好,老爸老妈,爷爷奶奶,大哥嫂子,请你们让我和他在一起吧!
至于老爷子,他对自己从一开始就认定了的孙媳妇自然是特别喜欢的,林媛给他倒了一小杯酒,那酸炒干鱼仔就放在他面前,正小酌得津津有味呢,这些都是故乡的味道啊。
“孙媳妇手艺就是好,好酒,好菜!”
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也跟着叫,“孙媳妇!好酒!好菜!”
“我猜爷爷应该会喜欢这个。”陆月歌笑着和老爷子说,“鱼仔是河沟里的野生鱼,用炭火熏过后在太阳底下晒干,再加点酸豆角和黄豆焖煮,非常适合喝酒下饭,我太婆也喜欢用来下酒。”
酸炒干鱼仔,对老一辈人来说是最好吃的下酒菜。
他们家大人小孩都很能吃辣,蒋春凤和农志高对那一锅水煮虾滑情有独钟,林媛也赞不绝口,“下次我也要试试这个虾滑,真的太好吃了。”
开饭没多久,原本说在外面应酬的农子坤回来了,农子剑招呼他,“大哥,快过来吃饭。”
陆月歌也和农子坤打招呼,“坤哥好。”
“回来了?”农子坤朝他们点点头,放下东西洗手后他坐了下来,他不知道这桌菜是陆月歌和农子剑做的,但是尝了几口之后,就明显觉得不是平时吃的口味。
“今天的菜不是妈和媛媛做的吧?”农子坤问道。
“大哥,好吃吗?”农子剑咧嘴笑了,一副“快表扬我、快表扬我”的殷切表情。
“是很不错,难道是你做的?”农子坤难得露出笑容问道,饭桌上有部分菜色是他们家经常做的,却跟以往的口味有细微的不同,但同样很好吃。
“我和月歌一起做的!”农子剑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你现在吃的这个炒折耳就是我做的。”
“是吗,还真挺好吃的。”农子坤点点头,折耳味道特别,跟熏肉一起炒却奇异地和谐好吃。
“子坤以前根本接受不了折耳,还是跟我在一起之后才慢慢喜欢上的。”林媛也笑着说道。
农子剑跟家里人说了自己干农活的过程和收获,这些事情农志高他们都是经历过的,所以饭桌上话题不断,气氛非常好。
陆月歌其实挺担心农子剑的家人要他回市里工作的,但神奇的是他们并没有,还让他好好干,也没有要催他回来工作结婚的想法。
晚上睡觉的时候,陆月歌和农子剑说,“我以为你家人会叫你回来继承家业。”
“有我大哥堂哥他们呢,我对那些管理的工作没有兴趣,”农子剑一边擦头发一边笑,“放心吧,争家产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在我家的,我爸也不会拿着一张五百万的支票让你离开我的。”
陆月歌搂着农子剑的脖子,“你是无价的,多少钱都不换……除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不要。”
“嘿,嘴巴真甜……”
“唔……那你多尝一尝……”陆月歌轻笑,把自己的舌头探进了农子剑的嘴里,在他的牙齿上颚和舌根都游走了一回。
两人缠绵了一会,等欲-火平静了,农子剑推开了玻璃门,阳台上的植物老太太一直有帮他照顾,红色的月季和蓝色的龙胆开得正艳丽。
“这蓝色的花朵真好看。”农子剑蹲下来看他的植物,他拿出手机查了一下,“龙胆的花语是……‘爱上忧伤的你’?哈,这跟我一点都不符合好吧,你当时要是送我一盆玫瑰花,说不定我就懂了。”
天气很好,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别墅区不在市中心,灯火少,倒是赏月的好地方。
“当初没在意花语,只想着送一些你会喜欢的又比较特别一些的东西。”陆月歌坐在阳台的躺椅上剥橘子,旁边的小桌上还摆了月饼和柚子,“我那时还送了自己织的围巾呢,你还不是一样不懂。”
“唉,怪我,怪我太蠢太迟钝。”
还好他们现在在一起了,花在人在,花好月圆,只但愿人长久了。
陆月歌朝农子剑张开手,“过来,抱抱。”
农子剑压到了陆月歌身上,陆月歌把他紧紧搂进了怀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天中午,林媛下班的时候捧着一盆炒螺丝回来了,她找到陆月歌,“六月,我的朋友正在装修一家螺蛳粉店,他想找人做竹编灯具,你能做吗?”
陆月歌上次给两个小孩带来的竹编玩具非常受欢迎,她的朋友来玩的时候看到了,特别喜欢这些工艺品,现在要装修新店,对方就有了这个想法。
“他想做什么样的灯具?”
“就是田螺形状的灯罩,那些小动物你都能编得那么精细,田螺应该不难吧,你只要负责把灯罩做好,灯具和线路他们自己负责。”林媛说道,“当然他们会付你酬劳的。”陆月歌说,“那我试一试,他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是他自己设计形式我再编还是怎么样?”
林媛把她朋友的联系方式给了陆月歌,“具体的你们可以聊一聊。”
陆月歌对这件事很上心,回去之后,他马上开始了工作。
竹编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光是把竹片劈成粗细均匀的竹篾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细细打磨,还要熬煮以增加韧性,最后才是编织。
这些都不是随手就能学会的,需要很多年的经验。
竹篾分为青蔑和黄蔑,青蔑细韧,多是拿来编织一些精细的东西,工艺要求也更高,这次的螺丝灯罩,陆月歌选择了青蔑来编织。
林媛的朋友要求高,提了几次修改意见,陆月歌都非常耐心地照做了,半个月后,他就把三十盏田螺形状的灯罩做好了。
这个灯罩其实并不难,先用十多根较宽的竹篾撑起圆锥形状的田螺骨架,然后用细细的竹篾以镂空的方式编织缠绕出由小到大的四节螺丝壳。
陆月歌还友情赠送了几个竹篮,然后装好箱拿到县里发了快递过去。
蒙仁峰拍了一期这个竹编视频,发到网上的时候反响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看到陆月歌灵巧地编织灯罩竹篮小动物,很多人都留言说想下单定做。
因为塑料制品的出现,而竹编制品工艺有一定难度人工费也高,所以市场需求并不是非常大,陆月歌以前自己编好了拿到县里卖过,但是并不好卖。
山中到处都是竹子,成本很低,现在网络又这么发达,如果能接到这样的单子,倒是一个不错的赚钱途径。
因为陆月歌的视频,很多人知道了林媛朋友的螺蛳粉店,所以一开张人气就特别高,加上那里的螺蛳粉很地道,每天的人都非常多。
店老板简直笑得合不拢嘴,马上又给陆月歌发了一个红包,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马上又扩展了二楼,还在网上兼卖袋装的螺蛳粉,很快就赚了个钵满盆盈。
为了将来,为了以后能更有底气地对农子剑的父母说出“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这样的话,就是在这山野中,陆月歌种地养猪养鸭做手工艺品拍视频,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在努力赚钱。
九月底,蓝棠君也回来了,他通过了支教官方组织的审核,成为了大寨子的一名数学老师兼英语老师,每隔一天就开车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的时候就和农子剑一起接项目写代码。
陆月歌还是忙地里的事情,耕地种菜养猪,和蒙仁峰一起放鸭子,接订单做竹编。
生活平淡而又充实,这样的生活比陆月歌原来设想的还要美好。
蒙仁峰准备把他家的祖屋推到重建,原本的祖屋外墙是自己烧的泥砖,有一侧的墙壁被多年的雨水侵袭已经裂开了一条长长的缝,随时有倒塌的可能。
去年买了车,今年为了治腿伤又花了差不多一万块钱,再加上买鸭苗和饲料,他其实已经没剩多少钱了,现在钢筋水泥的价格越来越高,人工费也高,这房子还是赶紧建起来的好。
和陆月歌商量后,他们打算能做的自己尽量做,其他有技术难度的再请人,这样能节约一些成本。
把旧房子推到之后,他们开车去乡里的砖窑厂买砖头,之后还要买水泥钢筋、门口窗户。
蒙仁峰打算做一层的楼房,就是那种最普通的中间是大厅,大厅两边是房间,楼梯转角下是卫生间,楼顶可以晒东西的格局,厨房和猪舍牛舍之后也会在旁边慢慢建起来。
以前寨子的房屋多是木头和黄泥搭建的吊脚楼,地基需要用到坚硬的石灰岩,有人就买了火-药去山上炸石块,然后把合适的石块用牛车运回家里做地基,黑山上陆月歌他们家的房屋就全部是石灰岩砌的,特别牢固。
山上还有很多前人炸开的石块,皮卡开不到那边的山上,他们就赶了十多趟牛车去把石头拉回来。
来到这里,农子剑着实体验了很多不一样的生活。
拆房子和挖地基都要看黄历,地基是他们四个人一起挖的,没有请别人,光是挖地基就去了好几天的时间。
地基挖好之后就要请建筑队了,他们就负责搬砖,拌水泥挑水泥,中午再给建筑队做一餐饭。
农子剑穿着长筒水鞋用锄头拌水泥,水泥加了水和沙子拌在一起粘性大,这活看着轻松其实很吃力,水泥拌好后陆月歌就挑去给建筑工砌墙,装水泥的小桶看着挺小,但是水泥加沙子密度大,他一次挑四桶,非常重。
体力活消耗能量大,十一点钟的时候陆月歌开始准备午餐了,前几天他已经去大寨子跟猪肉贩定了二十多斤猪肉了,体力劳动者要沾点荤腥才能更有力气,饭煮上一大锅,切了两颗大白菜做了一道猪肉炒大白菜,一人一个咸鸭蛋,还腌了一盘木瓜酸。
叔叔伯伯们都挺高兴的,在寨子里帮人起房子,说是包中餐,但是寨子里哪有新鲜的肉卖,就算有主人家也买不起,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米饭腌菜,哪里像现在有肉有蛋啊。
农子剑捏捏自己酸痛的手臂,“经常看到网上说去搬砖算了这样的梗,现在才知道搬砖拌水泥这么辛苦。”
路宇京抽着烟大笑,“很多事情看上去都觉得简单轻松,只有自己真正体会了,才知道那一行到底苦不苦。”
“你这才干一天就喊累啦。”另一个年轻一些的叔叔也在一旁卷着烟丝笑道,“你婶婶还是我们队里专门拌水泥的呢,还不是你们太省钱太能干了所以她才没来。”
“婶婶还拌水泥?”农子剑很惊讶,他见过这个叔叔家的婶婶,“她那么瘦……”
“那是,她做得可不比你慢。”
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里,女人也同样需要用瘦弱的肩膀和丈夫一同托起整个家。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世百态。
倒楼板也要看好日子,两个星期这样就可以把模板拆掉,之后的门窗家具再慢慢添置,房子就差不多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