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7 章(1 / 1)

都市大发明家 傻阿甘 2000 汉字|1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经过了几天。当他们结束这次加速旅行时,会比其他人年轻许多。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如果想要把一个100千克的物体加速到光速的99.9%,就需要使用1亿亿焦耳的能量,这代价太高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束质子流已经完成了第一级加速,然后是第二级、第三级……每个质子的速度越来越快,达到了0.9倍光速、0.999倍光速……质子的能量也越来越高,质量也在缓缓增加……

这个时候的质子束是极其危险的,在1978年,前苏联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有一名叫做AnatoliBugorski的普通物理学家被粒子加速器射出的高能质子束“爆头”,当时,他“看到了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的光,但是却没有感到疼痛。

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不过高能质子束已经穿过他的脸,烧毁了他的骨头,还损害了其下的脑组织,让他左耳完全失聪,左脸瘫痪,而且常常癫痫发作。截至目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粒子加速器射出的高能质子束爆头的人。

经过一级一级的加速,两束质子流的速度与光速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在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中达到了这座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极限——0.9999999倍光速。

“碰撞即将开始!”

“探测器准备就绪!”

“量子计算机准备就绪!”

随后,两束向相反方向传播的质子流迎面碰上,发生了激烈碰撞!根据预测,在一秒钟内发生的碰撞次数会超过10亿次!

一个个质子被撞得“粉身碎骨”,释放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能量,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产生比太阳中心热10万倍的高温,即大约10万亿度,同时还有一场小型“宇宙大爆炸”上演,也有微型黑洞诞生,现有物理学理论认为,这就是在近140亿年前宇宙形成的瞬间过程。不过,这一切持续的时间很短,比百万分之一秒还要少,以人类的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必须依靠探测器。

为了抽样检查和记录每秒多达10亿次的质子相撞结果,未来科技公司已经制造了测量粒子的精确度是纳米的庞大仪器,而且还为超大型粒子对撞机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触发系统,它测量粒子经过时所用时间的精确度,大约是六十亿分之一秒。这个触发系统在确定粒子的位置时,精确度可达十亿分之一米。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和精确反应,是确保一个探测器连续层内记录的粒子保持一致的基础。没有这些技术,就无法获得精确的数据,会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为了这些庞大的数据,未来科技公司还准备了一台80个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以及上千名物理学家,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极其烧钱的,除了钱多的没地方花的未来科技公司,其他国家或公司就算有相应的技术,也不一定舍得投入!

探测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量子计算机后,科学家们并没有立刻开始研究,而是在张伟的吩咐下,进行第二次实验,第三次实验……

每一次碰撞,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若不是量子计算机的存储能力也很优秀,现在肯定已经被数据塞满了。

在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后,张伟才吩咐停止实验,然后他和众多科学家一起,对这些实验数据展开了分析。

第368章 反物质技术的突破(求订阅)

“博士,我们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没错,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这肯定就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玻色子。”

一名科学家向张伟汇报。

希格斯玻色子,俗称“上帝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它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

根据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机制,希格斯场遍布于宇宙,有些基本粒子因为与希格斯场之间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但同时也会出现副产品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场就像是一池黐黏的蜜糖,黏着于尚未带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当这些粒子通过希格斯场的时候,会变成带质量粒子。

或许有人会觉得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高深的理论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关系,但是这种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基础物理的研究在长远看会对人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方程,那就是质量与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许多人也认为这个方程毫无用处。但是,以这种理论指导而研制出来的原子弹,让人们见识了高能物理的可怕之处。随后,核能用于发电,又让人们认识到质能方程真正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而通过对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人类或许可以控制物体的质量,这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万有引力,因为万有引力是以质量为基础的;人类还可以摆脱惯性,因为惯性也是以质量为基础的;人类还可以减少物体的质量,创造极大的加速度,轻松接近光速……

而如果用这种技术来制造武器,就可以制造“质量武器”,让敌人的质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敌人所受到的引力也会增加成千上万倍,这绝对会是敌人的噩梦;也可以让敌人的质量变成原来的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轻轻一击,就可以让敌人飞到十万八千里外……(这一切都是瞎想的!)

也正是因此,科学界对希格斯玻色子极为重视,还把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希格斯玻色子”研究者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

除了希格斯玻色子,科学家还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小型“宇宙大爆炸”和微型黑洞,以及反物质!

所谓反物质,即正常物质的反状态,自然界中的任何基本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存在,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

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将物质100%转化成能量。1克反物质(按1克反物质与1克正物质湮灭计算)湮灭就能释放出1.8*10^14(10的14次方)焦耳的能量,只要不到50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氢弹的威力。在电影中也有对反物质武器的描述,比如《天使与魔鬼》,电影中的犯罪集团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盗取了0.25克反物质,企图用以炸毁整座梵蒂冈城。

如果能掌控反物质,不仅可以制造威力惊人的反物质武器,还可以制造反物质引擎,将宇宙飞船加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