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5 章(1 / 1)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该去找黎宋卿(黎元洪)么?按照国家法制,拨款之事要经大总统允可才行,内阁总理根本无权独断专行。如今袁项城暴病身死,现由临时副总统黎宋卿代行其职权,贤弟有空不妨去催催他。”

“找黎宋卿?”杨捷三不禁冷笑数声:“黎宋卿不过是军中老兵。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若他真有代行总统职权的本事,当年何至于被袁慰亭、孙百熙联手玩弄于股掌之间,囚禁于瀛台之内?如今侥幸遇到袁慰亭暴卒,才被放出来代理大总统之职。但他这个大总统手无一兵、身无一文、地无一寸,最终还不是任由孙百熙搓圆捏扁?若是孙元起答应拨款,难道他还敢说出半个不字?

“再者说。国库再被袁慰亭搜刮得干干净净,根本没有半分结余,就算黎宋卿点头应允,他也是有心无力。眼下环顾国内,能有财力救济宫中也就只有孙百熙一人而已,杨某不求他求谁?而且他作为孙文正公(孙家鼐)的侄孙,世代深受皇恩,当此之际难道不该慷慨解囊?”

“既然少泉贤弟这么说。愚兄便帮你带句话,但事情成与不成可不敢保证。”其实吴同甲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决定不向孙元起提及消息,当下还是虚与委蛇道:“不过现在只有你我兄弟,愚兄说句不见外的话,宫中用度确实应该稍作削减。据吴某所知,皇上每次去颐和园游玩。前后不仅要跟着几十辆轿车,还要聘请京师警察厅的警察们沿途警戒,一次便花去数千块大洋。

“或许这些都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可在皇宫内院呢?据说皇上去御花园游玩。后面都要杂七夹八跟着好几十号人,有捧马扎以便随时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随时换用的、有提着各样点心食盒的、有拎着茶具热水壶的、有拿着雨伞旱伞的、有带着各种急救药丸的……其场面远远超过民国总统和总理的出行。现在国库空空如也,还要拨付巨资供宫中挥霍,只怕难逃国会议员们的指斥吧?”

杨捷三顿时勃然作色:“皇上当年为了不让生灵涂炭,连天下都让了出来,现在想要勉强维持一点皇家体统,便要横遭某些人的无端指斥,请问这些人究竟是何等肺腑?他的祖辈、父辈乃至他自己以前究竟是不是大清臣民?现在为何要如此数典忘祖苛待君上?”

酒席间的气氛骤然僵硬起来,两人各自埋头喝酒吃菜。半晌之后,吴同甲为了缓和气氛又问道:“少泉贤弟在毓庆宫侍讲,可知皇上如今都读些什么书?”

杨捷三道:“皇上睿知天赐、过目成诵,日常除了读十三经,还通读《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圣武记》、《大清开国方略》等等。醇亲王以为现今全球一体,作为君上不可不通晓洋文,以免为宵小辈所欺,所以决定明后年除了国语(满文)之外,还要新添一门英文课。”

吴同甲道:“其实孙总理编写的各种教材对于学生最为适合,里面不仅有立身做人的道理,还有加减乘除、声光化电,端是有趣。少泉老弟不妨让皇上在闲暇的时候读读,应该略胜那些佶屈聱牙、不知所云的古文的。”

杨捷三猛地一顿酒杯:“我大清之所以宗社倾覆、帝后蒙尘,其根源就在于当今学者毁弃圣人之教,改宗西洋之学,致使青年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毫无忠君爱国之心,而孙百熙的奇技淫巧更是个中尤者!只会让懵懂学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知奇技淫巧之外更有圣人忠孝仁爱之学。昔日顾炎武曾说王夷甫(王衍)之清谈、王介甫(王安石)之新说、王伯安(王守仁)之良知祸乱天下数百年,以我观之,今后祸乱天下数百年者必定是孙百熙之奇技淫巧!”

吴同甲仰头喝完杯中残酒,心中暗暗长叹一声:杨少泉如此执迷不悟,只怕以后再难一起欢晤畅饮了!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四七七、莫言下岭便无难

可以这么说,袁世凯去世之际给孙元起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其中包括虚弱的总统、残破的国会、分崩离析的北洋团体、逃亡海外的革命党人,还有一家独大的新中国党。

最美妙之处的还在于第三大党公民党已经宣布解散,公民党籍议员在得知梁士诒死于非命树倒猢狲散;而第二大党国民党更是残破不堪,国民党籍议员为了规避驱逐惩戒也逃之夭夭。现在参众两院议员人数根本达不到国会召开的法定人数,也就是说,除非重新增选议员,否则黎元洪这个代理的临时总统转正之日将遥遥无期,国会再也不会掣肘,而孙百熙的内阁将成为唯一通过国会认证的合法政权。

套用后世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革命形势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一片大好!

眼看孙元起挟大胜之势直取京城,不仅吴同甲以为孙元起会对北洋上下痛下杀手,就连全国民众也以为新中国党会趁此良机对北洋团体赶尽杀绝。北洋诸督及政府要员、各师旅长个个心怀惴惴,等待着随时可能到来的免职命令。

然而孙元起却没有着急进京,而是先在大同召开了一次小规模的绝密会议,出席人员主要有孙系各省都督、师旅长及党内要员等。这些人要是被一锅端了,估计新中国党也会像北洋系一样分崩离析!

与会人员大半都是旧时相识,至今已有两三年未见,现在恰值新中国党大胜,相见免不了一番互诉衷肠。还有一些人是新近加入这个行列(比如谭延闿、孙道临),或是这两年刚刚提拔起来有资格参会的人员(比如刘明昭、冯基善)。碰上也要寒暄几句。一时间会场内欢声笑语不断。可当孙元起、汤寿潜以及刚刚化险为夷的杨度等人走进会场时,众人却看见他们虽然也有几分喜色,但更多的是面色凝重,显然有什么至关紧要的事情发生。当下大家都识趣地闭上嘴巴,等待孙元起的指示。

孙元起坐定之后。清清嗓子开始说道:“三年以前,也就是宣统三年(1911年)初春的时候,孙某刚从学部左侍郎荣升为学部尚书,蛰翁(汤寿潜)时任浙江谘议局议长,祖安先生(谭延闿)则是湖南谘议局议长,退庵先生(孙道仁)为福建提督。但在座的大多数人都还身处社会中下层,为生存和前程而努力拼搏,估计谁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