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1 章(1 / 1)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制完整、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让学校的毕业生充分满足社会对不同门类人才的需要。尤其是法政、经济两院,争取在今上半年内成立并开始招生。

“当初把学校选址在现今的位置而不是北京城里,就是为了避免政治变动对学校的冲击。但两个月前禁卫军对经世大学的围攻却表明,即便在京郊四十里之外的地方。依然不是安全的场所。而且民国初立,很有可能定都北京,中央政府也不可能容忍卧榻之侧有驻军和飞机的存在。所以董事会的第二项决定是在西安、成都、兰州三地设立分校。”

所谓董事会的决定,其实就是孙元起一个人的意思。

卢瑟福点点头:“西方有句俗语,‘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能在其他地方设立分校来规避风险,自然是极好。而且像iprt、元素实验室的许多实验都存在巨大危险,也需要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建立实验室。”

严复也道:“西北陕甘地区地瘠民贫。文教落后,如果我们在那里设立分校,让更多的学子有书可读,促进西北教育科技发展,实在是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只是不知百熙对分校打算如何建设?”

孙元起答道:“各分校的院系设置、教学方法、学科体系都参照经世大学标准,但根据各地的特点而有所偏重。比如经世大学未来将侧重文、理、医、法、商、教育、国学等方面。成都分校侧重军工、农林,西安、兰州两个分校侧重汽车、飞机、地质、钢铁、核物理等实用技术的研究。具体如何,董事会会和学校方面仔细磋商的!”

傅增湘默然无声。

严复接着问道:“据我所知,经世大学设立至今至少投入两千万两白银,才有今日这般气象。在西安、成都、兰州三地设立分校。纵使再怎么缩减开支,前期也要投入五百万两以上吧?现在民国肇端。天下粗定,百废待兴,百熙你又准备在经世大学设立法政、经济等学校,学校经费会不会出现短缺?”

孙元起微微颔首:“经费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我准备出售经世大学的部分专利使用权来回笼资金,比如飞机、步枪等。此外,我还打算利用经世大学生产的飞机设立中华航空公司,然后把公司的利润投入到学校的分校建设中来。边投入边建设,边建设边投入,预计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分校校园的主体建设,并开始招生。”

“航空公司?”众人在咀嚼这个新名词的时候,忍不住要发问:“航空公司怎么赚钱?赚的钱够分校建设费用么?”

孙元空行业的暴利,当下信心满满地解释道:“即将成立的中华航空公司主要业务是以飞机为载体运送乘客、信件和货物。大家可以想想,飞机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在于它速度快,不依赖于道路建设,忽略高山、河流等地势阻碍,在空中可以直线飞行。

“比如成都与西安,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不过六七百公里,但中间隔着峰峦叠嶂的秦岭,步行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的。如果遇上大雪封山,那就两三个月不能行人。如果乘坐飞机呢?只要天气晴好,从成都到西安不过四五个小时。两下相比,可谓天地悬殊!

“我们的飞机现在最大载重1000公斤,可以搭乘6名乘客及货物;航程在800公里以上,像兰州与西安、西安与成都之间都可以直飞,而西安至北京、北京至上海,中途只需中转一次即可。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快捷优势,中华航空公司一定可以赚足分校的建设费用!”

------------

三一三、与君声调借君緌

筵席终了,孙元起已经微微有些醉意。出门之后,被迎面扑来的干冽北风一吹,顿时觉得浑身舒泰。

在昏黄的路灯下,大家沿着石阶向半山居的寓所走去,间或说些校园里的奇闻异事,引得笑声一片,倒也显得其乐融融。说话间到了孙家别墅外,众人纷纷拱手告辞:“孙大人旅途劳顿,还请早些休息。在下就不叨扰了,以后有空再登门拜访。”

“那孙某就失陪了!”孙元起也拱手作礼。

等孙元起在屋里坐定,刚准备和家人说说话,就听外面有人敲门。冯基善进来通报道:“大人,严复严先生有事请见。”

“快请!”孙元起知道严复肯定找自己有什么大事,否则不可能前脚刚告辞后脚又登门拜访。说完急忙起身把严复迎进屋里。

严复落座之后也不客套,直接问道:“百熙,今天你回学校,有没有发觉沅叔校长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孙元起凝思片刻,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沅叔校长似乎有些沉默寡言?”

严复点点头:“不错!百熙你应该知道,沅叔校长之前是袁项城的幕僚,受命在直隶兴办教育。后来袁项城被清廷勒令回乡养疴,他也赋闲在家,这才被学校聘为校长。自从袁项城被起复之后,沅叔便有些心不在焉。尤其在护校之役期间,更是首鼠两端。近日有小道消息称,袁项城准备任命沅叔校长为内阁的教育次长。今日细观沅叔举止,看来传言不差,估计他这几天就会向你提出辞呈。”

孙元起大为惊愕:“什么?沅叔校长要辞职?”

严复道:“应该**不离十!按照百熙你的计划,春节以后学校就要筹备设立法政、经济学院,并开建西安、成都、兰州三个分校,百事繁杂,必须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纵使沅叔校长不走百熙你打算新成立三所分校也需要校长不是?何况经世大学今非昔比,在校学生超过三千,数量位居全国之冠,原先的三四个校长早已显得左右支绌。所以不妨借此机会多聘请几位校长、副校长,也好让大家都轻松些。”

孙元起沉吟良久:“几道先生,您自学校创办之初便在此执教,历任系主任、院长、副校长,对于学校情况了如指掌,感情也最深。

如果沅叔校长真的要辞职去就任教育次长,我们也不好阻拦人家升官不是?到时候还要麻烦你请你出任经世大学校长一职!”

严复连连摆手:“不行!绝对不行!老夫刚才私下跟你说沅叔的事,只是出于爱护学校的本心,并无他意。你现在让我出任校长,有心人还以为老夫构陷沅叔,迫他离职,然后取而代之呢!谣言一出,百口莫辩,你让老夫以何颜面去见学校数千师生?”

孙元起见严复态度坚决只好退让一步:“那依几道先生之见,校长当推选何人?”

严复捻须答道:“如果由老夫来荐举,当首推蔡孑民(蔡元培)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