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3 章(1 / 1)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准备。”

我顶你个肺啊!孙元起心里忍不住暗骂一句:你们这是装聋作哑掩耳盗铃呢,还是故意耍我呢?在一瞬间,孙元起甚至想让轮船直奔上海,不在南京停留,让他们这群王八蛋在下关码头自娱自乐去!

当然,孙元起如今早已不是政坛初哥,这种孩子气的举动也就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如果他真要就这么甩手而去,保证孙中山会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此生再无相见之时。好在孙中山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没有在码头上打出“欢迎孙百熙先生来宁就职”之类的标语。

船在码头刚一停稳,孙中山便带着黄兴、伍廷芳、王宠惠、张謇、汤寿潜等内阁成员迎了上来,见面就紧紧握住孙元起的双手:“百熙贤弟,自三藩市一别,忽忽睽违已近十载,愚兄朝夕渴慕。今日终于重逢,兴奋之情何以言表!”

孙元起强笑道:“小弟对中山先生也是怀想不已,恨不早日相见,共话别来世事变迁。只是如此大张旗鼓,未免有些——”

孙中山急忙道:“武昌起义不数月竟告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得以成立,此皆百熙贤弟之力。我们在此隆重集会欢迎**功勋,有何不可?来来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诸位内阁同僚!这位是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总长黄兴黄克强,是愚兄平时第一知交。”

然后在孙中山内阁的九位总长中,除开他自己这个教育总长,不少都曾和他打过交道。比如实业部总长张謇、交通部总长汤寿潜,原先同属于预备立宪公会,现在又都属于新中国党,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再比如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当年都在孙元起手下担任过湖北法政学堂的教习,而且都是耶鲁大学校友,按照孙元起自己捏造的入学年份,两人得规规矩矩地上前叫一声“师兄”!包括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十年前在经世大学两人也有一面之缘。

介绍完内阁成员之后,孙元起和孙中山携手走下码头。这时各路记者就像见了花的蜜蜂似的,“轰——”的一下围了上来,镁光灯闪个不停,同时七嘴八舌地开始提问。冯基善怕出什么乱子,赶紧带领卫队过来驱赶人群。

孙元起正想找机会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怎么会错过如此良机?当下对冯基善及周围记者大声说道:“我乐意回答诸位记者的提问,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每位记者只有一次提问的机会。”

人群登时安静下来,一位戴眼镜的青年率先发问道:“尊敬的孙先生,我是《大公报》的记者,我想问的问题是您此次到南京的目的是什么?您又是如何看待眼下国内局势的?”

孙元起正色答道:“孙某此次路过南京,主要是想换成铁路赶赴上海,参加不久即将举行新中国党的成立大会,随后还会北上查看经世大学受损情况。当然,我在南京转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拜见中山先生,和他闲坐品茗、畅叙别情。至于眼下国内局势,孙某作为一介教书先生,实在不好信口开河。”

另一个中年记者立马抢过话头:“孙先生,我是上海《申报》记者。您现在对川、晋、陕、甘四省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国内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南北形势尖锐对立,全国大战一触即发,您将如何自处?”

孙元起答道:“我觉得这位记者有点危言耸听!现在南北都赞成共和政体,这就是有了互相对话的基础。所谓‘共’,就是二人或多人协同;‘和’,就是和平。共和的言下之意,就是中山先生和项城大帅共同协作,促成天下和平。如果在共和的旗帜下,双方因为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岂非天大的笑话?即便南北有何分歧,也应当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商谈,而不该诉诸武力。元起不揣简陋,也愿奔走其间代为说项,争取民主共和早日实现!”

又有记者提问道:“孙先生,我是《民立报》的记者,请问您会担任南方内阁的教育总长,还是北方内阁的学务大臣?”

孙元起瞅了他一眼,冷冷地答道:“政治分南北,教育不分南北!”

此时一位西洋记者举手道:“约翰逊博士,我是《字林西报》的记者。我听说阁下最近将预备立宪公会改组成新中国党,请问新政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它将代表哪一个阶层的利益?”

------------

二八八、金陵玉殿莺啼晓

二八八、金陵玉殿莺啼晓

预备立宪公会改组成新中国党之后,孙元起还是党首,原先的三位副会长,除了铁杆保皇派郑孝胥主动退出外,张謇、汤寿潜依然留任,只是新增了杨永泰出任秘书长一职。从领导层上看,感觉“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孙元起答道:“尽管新中国党的成立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但内在宗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中国党的‘新’字,就是表明要与过去立宪主张彻底割裂,与时代潮流共同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字的意思是不放弃武力对抗前提下的中庸和平主义,不保守,不激进,以渐进改良的方式改造社会国家;最后一个‘国’字,则是要求全体党员信奉国家主义。

“本来人民主权应当高于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护国民的合法权益。但现在我们中国积贫积弱,根本无力保护国民,让大多数国民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信仰国家主义,以国家利益为本位,抑制少部分人的私利,全体国民共同为国家的**、主权、繁荣和强盛而努力,最终让最大多数的国民从中受益。

“我们新中国党的宗旨也正如名称中所昭示的那样,将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紧密团结军人、农民、工人、工商业者等所有一切能够团结的爱国力量,代表全国最广大国民的利益,在国家主义指引下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出一个**自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话音刚落,马上有记者反问道:“孙先生,如您刚才所言,新中国党主张以渐进改良的方式改造社会国家,那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对现在的**持否定态度?”

孙元起迅速摇了摇头:“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认为存在即合理,绝不会试图否认现实。而且渐进改良和激烈**并非完全对立,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是相互统一的。相信你们大家都学过哲学,都知道哲学里的量变质变定律,其实渐进改良就是量变,激烈**就是质变。

“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