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线北上,会合其他六镇兄弟围攻京师,逼迫清帝退位,让大帅先坐上龙椅。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运河南下,收复两江、两湖,一路由晋陕西上,包抄巴蜀、云贵。如此大事可成!即便事有蹉跎,天意难违,也不失为划江而治!”
倪嗣冲虽然是丘八,早年毕竟也中过秀才、做过知县,肚里可不全是稻草!平时大大咧咧的,只不过是他做出的表象罢了。刚才这番话,无疑说出了在座大部分人的心思。故而话音刚落,众人便纷纷赞道:“丹忱所言极是!”
袁世凯心中也正有此意,逮眼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段祺瑞坐在那里默然无语,心中不觉一动,止住众人议论,主动问道:“芝泉,你的意见呢?”
段祺瑞闻言起身,朝众人拱拱手:“丹忱兄所言,不失为一条上策。不过在下也有些愚见,想说出来请大家指正。首先,我们要认清国内形势。总体来说,现在全国可以分为朝廷、革命党两块,朝廷占据北方,革命党占据南方。但如果我们仔细来看的话,其实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派系:“第一个是朝廷,包括满蒙八旗以及各地忠于朝廷的汉人。由于现在它还是正统,占据着名分,加上二三百年以来的习惯熏陶,在全国上下都拥有着广泛的支持,可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第二个是我们北洋,主要是以大帅子啊小站练兵的老兄弟为骨干。虽然我们现在隶属于朝廷,可朝廷对我们的防范简直是路人皆知,可我们又不沾革命党的边,所以是单独的一支。我们的优点是手中有兵,而且训练精良,所向披靡,兵力居全国之首。
“第三个是革命党。我这里所说的革命党,是指以同盟会为核心、尊奉孙文学说的真正革命党。他们的优点是学说非常蛊惑人心,很多涉世未深的青年投身其中,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自武昌发生变乱以来,在大江南北渐渐有燎原之势。但他们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即孙文还在国外,主持政务的都是未谙世事的青年,各省互不联络,其实是个松散的联盟,很容易各个击破。
“第四个是立宪派,在全国都有分布,在北方的呼吁改组皇族内阁,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在南方的则和革命党、朝廷官僚勾结起来,鼓动各省宣布**自治。南北双方声气相通,互通有无,渐渐有做大的趋势。
“第五个是孙元起所部,现在占据山西、陕西乃至四川局部。到目前为止我对他们没有多少的了解,也不知道他们具体的政治倾向。数年前,孙元起只是一个倚仗祖上余荫在官场混迹的学者,大力兴办教育,在海内外享有声名;后来他突然变身为大清的忠臣、宠臣,积极替朝廷分忧,并很快官拜尚书,进入内阁;谁知今天他又突然举兵叛乱,真是令人跌破眼镜。貌似孙元起本人对朝廷没什么异议,跟革命党也没什么来往——”
袁世凯插话道:“芝泉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其实我在彰德养病期间,孙百熙曾派他的幕僚前来拜访,主动与我交好。”
“还有这么一回事?”段芝贵有些吃惊“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孙元起岂不就是王莽一般的人物?”
“孙元起手中有兵有地,在青年中又颇有声望,而且和美利坚公使等往来甚密,在现今也算得上是一个**的、不容小觑的势力。”段祺瑞接着说道:“这五个派系中,立宪派、孙元起所部目前都已经向革命党靠拢,站在一条战线上,准备推翻朝廷。如果我们和朝廷联手,倒可以和他们斗得旗鼓相当。如果依照丹忱兄所言,我们和清廷刀兵相加,只怕会两败俱伤,让革命党得了利!”
袁世凯若有所思:“那以你所见,我们该怎么做呢?”
段祺瑞道:“我们先北上和清廷联手,确保朝廷和革命党势均力敌。然后私下里和革命党、立宪派、孙元起所部秘密联系,看看能否加入该阵营。只要朝廷和革命党僵持一段时间,我们在中间就可以左右逢源,待价而沽。一旦和革命党达成协议,我们便迅速吞并清廷。--< >-第一时间更新“清廷灭亡、建立新朝之时,革命党、立宪派、孙元起所部三者必然会因为利益纠葛而反目成仇。那时候我们一家独大,随便和谁结盟,都可以稳操胜券。岂不比我们现在和清廷斗得两败俱伤让人渔利强上许多?”
袁世凯听罢,不禁抚掌赞道:“芝泉,吾之子房也!”
{.奇 书 网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二七一、有钱能使鬼推磨
袁世凯立即依照段祺瑞的建议,一边收缩部队准备北上,一边向黎元洪、黄兴、李烈钧、孙元起等处分别派出心腹使者,展开合纵连横攻势。
虽然清廷老迈陈腐,但饿死的厨师五百斤,它在全国各地还有可靠而稳定的情报来源。在袁世凯接到情报没多久,军谘府、内阁也分别接到山西、陕西发生叛乱的电文。.
这几天,各省发生叛乱的急报不绝于耳,仅在昨天一天,就有贵州、浙江两省,已经多得让人有些麻木。然而今天的消息依然令人大吃一惊,不单单是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四省同时叛变,还因为首次朝廷方面大员(江苏巡抚程德全)参与其中,甚至涉二七一、有钱能使鬼推磨及到一名内阁大臣——学务大臣、暂署四川总督孙元起!
摄政王载沣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据说他小时候和六弟载洵、七弟载涛一块儿吃烧饼,载洵别出心裁地提出一个动议:每个烧饼都要由兄弟三人分食。当时芝麻烧饼数量有限,每人一顿只能吃两个。于是老六载洵率先要求由他吃沾满芝麻的烧饼盖儿,因为这部分味道最好。老七载涛最小,吃芝麻酱很多的松软的烧饼瓤和酥脆的烧饼底儿,味道也不差。剩下最没味道的烧饼边儿,归五哥载沣消灭。如是一直吃了好多年。所以没有人比同胞兄弟的载洵、载涛更知道载沣脾气好、耳根子软了。
在载沣做了摄政王之后,载洵、载涛弟俩经常为了达到目的在醇亲王府软磨硬泡,最终结果必然是载沣举白旗。好比上次,载洵看见二哥载湉做了皇帝、五哥载沣做了摄政王,便死乞白赖想要管海军。理由是醇贤亲王管理过海军,他要子承父志。载沣自然知道这位兄弟完全是外行,诸般推脱,但耐不住洵贝勒声色俱厉非要不可,最后二七一、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是答应了。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