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1 章(1 / 1)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立西医系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毕竟它是基于解剖的一门实验科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器官标本必不可缺。偏偏现阶段中国又不让进行人体解剖,学校里放着这些尸体、器官,只怕会引起民众恐慌的。”

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孙元起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说道:“联且放心!到了明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为什么又是明年?”伍连德有些好奇。

孙元起支支吾吾半天才答道:“据朝中消息,可能在今年会成立责任内阁,如此一来,风气会渐渐开化。”

“唔,是这样啊。”孙元起毕竟是副部级高官,消息自然比普通人灵通些,伍连德听了解释也就释然,“如果真如你所预料,对于医学发展倒是个好消息。不过经世大学想从无到有建立西医系,还是比较困难。在我看来,倒不如乘着此次防疫的东风,你们先成立一所传染病研究所,附设传染病医院,专门研究传染病。等力量雄厚,再成立医学系!”

孙元起笑道:“只要星联你来我们学校,这些都依你!”

伍连德犹豫半天,终于点点头“那好吧我就试试!”

孙元起不顾有伤在身,伸出双手:“代表经世大学欢迎你的加入,以后你我就是同事了!”

伍连德急忙握住:“以后还请多多指点。”旋即建议道:“既然我们要组建传染病研究所和传染病医院,是不是把姚医生和孙医生也请过来?他们在此次防疫中居功甚伟经验也非常丰富,是难得的人才!”

看伍连德这么快便步入角色,孙元起大喜过望。

因为孙元起伤势严重,经不起颠簸,所以火车开的极慢。几乎每经过一座城市,都有地方官员上来拜访慰问,让孙元起烦不胜烦只好高挂免战牌,拒不见客。

客不是你想不见就可以不见的。像到了奉天,东三省总督、奉天巡抚之类的高官来拜访,你能不见吗?即便孙元起躺在床上,也被来来回回地折腾够呛,三处伤口跟刀矬一样巨痛。幸好来客也算识趣,很快告辞而去。

又一拨客人离去,孙元起正在闭目养神就听赵景惠走进车厢,轻声问道:“先生,有位学生的家长想拜见您您能见他么?”

“是经世大学的学生?”孙元起睁开眼。

“是的。据他说,他的儿子叫张泽宇,字子兴,在经世大学一个研究所读书。”在冲喜仪式之后,赵景惠便不再梳辫子和留刘海,而是按照清代已婚女子的打扮挽成发髻。

“张泽宇?哦,这个学生我知道,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孙元起对那个玩飞机的青年印象很深,“你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景惠便领进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留着白胡子,看上去像是位私塾先生。见到孙元起,急忙快走几步,躬身抱拳:“老朽张公佐拜见钦差大人!”

孙元起急忙仲手虚扶:“景惠,帮我扶住张老先生!张老先生您太客气了,快请坐、快请坐。

孙某有伤在身未能起身远迎,实在抱歉,还望海涵!”

张公佐连连说道:“是老朽冒昧来访,打扰孙大人休息!”

孙元起笑道:“这些年我在官场上打滚,学业都荒废了,人很少回学校,每次看到学生家长心里都愧疚的紧,生怕诸位责骂我误人子弟呢!”

张公佐道:“大人过谦了,如今大江南北,谁不知道您学究天人、才贯中西?犬子能在贵校读书,是他几世修来的缘分。”

孙元起道:“张子兴这个小伙子很不错,既聪明,又有灵性,是做研究的好苗子!”

张公佐摇头叹息道:“大人不必粉饰,泽宇是老朽的独子,老朽能不知道他的根底?老朽早年中过举人,也做过几任小官,后来回到祖籍奉天,专心经营家里的产业。到了中年,才得了这个儿子,他母亲娇惯的厉害,舞刀弄枪、惫懒耍宝数状元,一念书就读了前头忘后头,三行没看完就要打瞌睡。真不是读书的料儿。幸好遇到大人,才能有所成就。”

孙元起替张泽宇辩解道:“老先生,如今西风东渐、科技昌明,上进之路不止一条。所谓‘术业有专攻,,子兴他只不过对‘之乎者也,不大感兴趣而已。”

张公佐点点头:“是啊,此一时彼一时。”

孙元起见他吞吞吐吐,似乎有话欲说,便直接问道:“老先生,您此次前来,是不是有什么赐教?”

张公佐连忙起身:“大人明鉴,老朽此次唐突拜见,正是想拜托大人一件事!”

孙元起心思一转,便想到了他要说的:“如果孙某没猜错的话,您老应该是想说张子兴和林之雅的婚事吧?”

“正是!正是!”张公佐连连作揖,“泽宇是我张家独子,如今老朽和拙荆都已老迈,只盼能早些含饴弄孙,以后即便有个什么不测,也能含笑九泉。泽宇素来最崇敬大人,对您可谓言听计从。所以老朽颜拜见,恳请大人出面玉成此事!”

“好,这事我记下了。回京之后,我便督促他们早日完婚。”孙元起一口应允。

------------

二四五、宣政门开候赐钱(上)

~日期:~10月02日~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八旗中文~ ~87zw&

山海关是此次防疫的大后方,当孙元起一行抵达此处,便预示防疫行动彻底结束。

荒寂一时的临榆县城再次热闹起来,大街小巷里都挤满了青年学生。他们穿着整齐的军训服,胸前佩戴着金光闪闪的“东北防疫纪念章”,和熟悉、不熟悉的伙伴殷勤话别,最后一次体会与子同袍的感觉,然后狠狠地朝东北方挥挥手,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孙元起对这些志愿者除了感激,更多是愧疚♀群小伙子跟随自己在生死边缘游走,临末了,除了不算丰厚的饷银,只能给他们一份证书、一枚纪念章。

在清朝末年,中国已经以5等11级的双龙宝星为主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勋章奖励制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宝星”一词在清末本身就是勋章的意思。现在不少人称它为“双龙宝星勋章”或“宝星勋章”,显然属于画蛇添足,让人有些不知所谓。——但双龙宝星主要颁赐给外国人和朝廷官员,比如孙元起就有一枚二等第一双龙宝星,与普通学生是无缘的。

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对这枚既漂亮又有意义的纪念章珍爱极了,到手之后第一时间就佩戴在胸前,得意洋洋地走进照相馆,拍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然后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放在盒子里仔细收好,不到同学聚会、分手告别等重要时刻不会再拿出来,生怕发生什么意外◎一损坏遗失那就麻烦了,证书上可写得明明白白:纪念章编号唯一,遗失不补!

等这群小伙子陆续散去,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