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你们来找我干啥?是拉赞助,还是来拉我入会?
“不知百熙先生以为君主立宪如何?”见孙元起老是沉吟不语,一旁张謇插话道。
在一群鼓吹君主立宪的狂热分子面前,我能说不好么?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孙元起只好答道:“能君主立宪自然是好的。不过究竟效果如何,恐怕还要再等上数年才知道。”
“嗯,我等组织此公会,正是想避免各种弊端,让君主立宪呈现最好的效果”郑孝胥道,“我等此番前来,便是诚邀百熙先生入会。只要先生俯允,孝胥甘心以会长之位相让”
一五三、五日京兆竟何如
一五三、五日京兆竟何如,到网址
------------
一五四、世事洞明皆学问
.拉我上贼船?关键这艘船还是没几年就要沉没的破船,我能答应你们么!孙元起摆出感激涕零的架势:“承蒙诸位青眼,敞人不胜荣幸。 只是敞人自小便学习西学,以至于今,平日埋首书斋,不通时务对于宪一窍不通,对于政治也兴趣了了。加入贵会,对大家毫无稗益,对我反而是个狂枯。所以各位好意,孙某只有心领了!”张察颇不以为然:“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归根到底,为学与为政是一体两面,原本不分家的。百熙却没有勘破这一层。如今您学贯中西、穷究天人,当此国家危亡之际,正当积极入世,以己所学,造福万民。如何可以一直埋首书斋呢?”
“啬翁说得极是!”汤寿潜在一旁大点其头,“想当年,啬翁经数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蟾宫折挂、金榜题名,在翰林院任修撰,算也是埋首书斋了。结果见甲午中日战事,便决然从书斋中走出来,办实业、兴教育,现在又投身立宪。为学穷理,为政不怠,最是我辈读书人之揩模!”
孙元点头:“啬翁乃是人中龙凤、学界翘楚,所以治学可以独占鳌头,经商可以日进斗金,从政可以一呼百应。我这个浅学后进,如何能望其项背?只盼能邀天之幸,在学术上取得一点微末的成绩,便心满意足!”
郑孝胥笑道:“百熙先生太妄自菲薄啦!如今谁人不知您在西学上的精深造诣?便是东西洋学者,也都服气得很。
你在京师、湖北兴办学校,天下学子翘首以望,恨不得游学从师门下。说到从政,您更是堂堂从二品的湖北提学使。这才真真是人中龙凤、学界翘楚呢!”
见他又扣高帽子过来,孙元起连忙逊谢:“郑兄谬赞,敞人实在愧不敢当!”
“百熙先生能够加入公会,定然使得公会增辉不少,我等亦与有荣焉!”郑孝胥再次伸出橄揽技。
孙元起见一时半会躲不过”只好用了个“拖”字诀:“诸位且容孙某考虑数日,如何?”
什么数日?哥哥我明天就乘船出洋了,一去就是三个月!
见孙元起如此表态,三人也不好强逼,又聊了片刻,这才起身告辞。临别之际,郑孝胥从怀中掏出几册书递给孙元起:“这是公会编辑出版的《会报》,请百熙先生教正!”
等他们走后,孙元起拿起那几册书翻了翻”封面上郑孝胥题签的“预备立公会报”甚是飘逸俊美:内容包括对西方立体的总结、对中国政治改革的探讨、眼下全国各地政的发展动态等,正是预备立公会编辑的会刊。看了几眼,觉得甚是无趣,便随手丢在书案上。
片刻之后,门铃再起响起”这次来的是蔡元培。
尚未坐定,蔡元培看见案头摆着的《预备立宪么会报》杂志,顿时一怔:“百熙,你也看这种报刊?”
孙元起不以为意:“哦,刚才有预备立宪公会的人过来,送了我几本,便信手翻了翻。”
“他们找你干嘛?邀请你入会?”
“是啊。”
“那你答应了么?”蔡元培急切地问道。
“自然没有。”孙元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他们让我当会长,我都没答应,呵呵。”
蔡元培满脸凝重:“百熙说的没错”他们应该是想让你当会长!”
“呃………”见蔡元培不似说笑,孙元起有些诧异,“为什么?”
蔡元培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说道:“你对预备立宪公会了解多少?”
“不怎么了解!”孙元起实话实说,“事实上在一个小时前,我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蔡元培道:“预备立xian公会是去年十一月成立的,与会者主要是上海及江、淅、阂一带官伸士商,目的是普及xianzheng知识、推动君主立xian。自成立以来,影响日广”许多知名立宪派人士都参与其中,会员至少有数百人之多”是现今国内最大的立xian团体。最关键的是,它得到了举西林的支持!”
“举西林?那个两广总督举西林?”
举西林,就是清末足以与袁世凯势力拖衡的重臣举春煊,因为他是广西西林县人,故而通常称为“举西林”。
说起举春煊”还颇有些典故。
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举毓英曾任贵州巡抚、云贵总督。少年时他寓居京城,因为父亲长期外放,缺乏管教”性格乖张、放荡不羁,与瑞微(大学士绮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铿之子”后官至湖广总督)、劳子乔(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劳崇光之子)结为至交,出入勾栏戏班,吃喝piaodu无所不能,被称为“京师三恶少“。
俗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成年之后的举春煊折节读书,还考中了举人,自此走上从政之路。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与光绪仓惶出逃。时任甘肃按察使的举春煊率先领兵勤王,由此获得慈禧的好感,开始飞黄腾达,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跟他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他对官员没有任何好感,任职期间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弹劾官员,自府道大员以至微员佐贰,无一幸免。有时一次就能弹劾数十上百人,人送绰号“官屠。他与用拼金如土、用财如水的“财屠”。张之洞,剿灭拳匪、sha人如麻的“民屠”。袁世凯,合称“清末三屠”……
此外,举春煊与“民屠”。袁世凯经历颇为类似:举春煊的父亲是云贵总督,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则是漕运总督,都不是穷苦人家出身:举春煊曾是问题少年,袁世凯则是丘八一枚,都不算是乖乖儿:举春煊是举人,袁世凯是拔贡,都不是进士:举春煊因为庚子年护驾有功,袁世凯则是戎戌年告密获赏,都得到慈禧的非常圣眷:举春煊做两广总督,袁世凯则是直隶总督都属于封疆大吏………所以这两人齐名并重,史称“南举北袁…”。
来清朝之前,孙元起只知道清末有个袁世凯。如今耳濡目染,即便不关心zheng治,举春煊的显赫声名也渐渐传到了孙元起的耳朵中。
蔡元培点点头:“不错,就是那个举西林。早在光绪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