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1 / 1)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2000 汉字|83 英文 字 4个月前

个有眼光的船员发现风向不对、船体破裂,便劝船长一边调转船头、一边维修破船。刚提出自己的看法,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不行船是祖宗留下的,不能luàn动;方向是祖宗指定的,不能luàn改。”在两派吐沫横飞、各持己见的时候,却有些人拿出锤子斧头,对着破船就是一通破坏,用行动表示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打倒一切,废旧立新

就这样,本来还能多支撑几年的破船,在三伙人的角力下,在原地打转转,并出现下沉的迹象。

朝中luàn局在湖北也有体现:

主流是立宪派,以湖广总督张之dòng为代表,声势最大。虽然主张君主立宪,其实心中还是倾向于确保皇权,所以他们和守旧的保皇派之间没有太大的冲突,反倒有合流的意思。

铁杆保皇派除了乡间士绅老儒,在官场上也有,不过影响力有限,毕竟张南皮在湖北呆了这么多年,不合自己意思的官员早被他扫地出mén了。

至于派,主要是广大新式学堂学生、以及编练的新军,属于潜流,在正式场合完全没有任何声音。但在暗地里,却蠢蠢yù动。

作为生在风里、长在红旗下的新青年,孙元起在心底里是倾向于的。但来清朝这么多年,思想也发生一些变化,对于有了自己的看法:暴力必须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发生在可控范围内,不能损害国家和大多数国民的利益;发生之后,国家应该迅速稳定下来,转向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而不是社会动dàng、军阀hún战。

年初偶尔一个机会,孙元起看到去年秋冬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制定的《方略》,其中《对外宣言》有这么几条:在成功之后,“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偿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尽管孙元起明白,这是党人为了获取列强支持而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心中依然愤愤不平,对同盟会颇为失望。

即便对同盟会失望,孙元起对于它的未来还是有所期待,希望它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推翻满清,建立民国;而不是企盼满清政fu立宪成功,华夏子孙永远做满人皇帝的奴才。

对立宪不免持有消极的观望态度,加上自己对于学校进行大胆改制,消减其中经学内容,在湖北官场上孙元起便成了另类。张之dòng出任协办大学士之后,直接绕开孙元起这个湖北提学使,在武昌成立一所存古学堂,训词中说道:

“近日学堂怪风恶俗,不忍睹闻。为国家计,则必有luàn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尤不胜洪水猛兽之忧。谨于湖北省设立存古学堂,以经、史、词章、博览四mén为主,而以普通科学辅之,庶经训不坠,以保国粹而息luàn。”

这几乎是指着孙元起的鼻子,否定他在过去一年间的所作所为了。很多人以为孙元起会在短时间内灰溜溜地滚出湖北,谁成知很快离开湖北的却是张之dòng。但人家是荣升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湖北他的影响力还在,足以让孙元起的一些改革措施遭受或明或暗的阻碍,甚至有些举步维艰。

政局

o谲云诡,让人难以捉mo。据学生们反应,ji进的党人甚至把自己改造学堂、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为,视为维护清廷统治,大为不满。如果他们有机会,想来不会介意在自己的刺杀成果上增加一个提学使吧?按照张之dòng等保守派的态度,如果杀一儆百维护朝廷稳固,想来清政fu也不会吝啬革职拿办一个提学使吧?

孙元起本来就不耐烦做官,被张之dòng批判之后,便萌生去意。谁知告病辞呈还没写好,张之dòng先向朝廷请假养病。之后,便是张之dòng北上、赵尔巽西来。乘着新旧jiāo替的间隙,孙元起准备先把全省中小学布局做个大调整,顺便把自强学堂改建为武昌大学堂,等事情告竣后再辞职,也算善始善终吧。

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报。

诺贝尔化学奖?从这个奖项来能看出…:卢瑟福的推荐没有白费;正统的科学家对于光电效应、量子力学、相对论等,还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作为物理系研究生,孙元起的中学化学没有白学。

按照惯例,诺贝尔奖是在每年的12月10日颁发,今年也不例外。既然有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孙元起决定把自己的离职日期提前到11月中旬。想定以后,孙元起给瑞典皇家科学院回了一封电报,除表示感谢之外,还表示自己现在是官员,不便请假参加颁奖仪式,如果贵国能够通过外jiāo途径向清政fu提出邀请,或许自己可以前往。另外,又给耶鲁、mit发去电报,表示自己在明年年初有空,希望他们能利用美国政fu向大清外务部提出访问要求。

自从1904年秋天孙元起离开之后,已经三年多没有踏上美洲大陆。耶鲁和mit一再邀请,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耽搁下来,以至于今。尽管耶鲁、mit派不少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到中国,与孙元起讨论相关研究计划,但中美遥隔万里,实验设备也不齐全,讨论的时候总有一种到喉不到胃的感觉。

孙元起非常自信,瑞典和美国一定会邀请自己。发出电报之后,便向朝廷递送了出国游学恳请开缺的折子。接着,迅速集中jing力,投入到湖北教育改造大业中去。对于自强学堂的改造比较简单,只要对照经世大学的学科设置便可以,加上经世大学新一届毕业学生的到来,cào作空间非常大。关键是中小学布局。

清末,湖北共两千四百万人,按照人口比例,应该就读中小学的人数至少在四百万人以上。即便每所学校有400名学生,全省也应该有一万所中小学。事实上,眼下湖北平均每所学堂只有数十人,总共在校学生只有五六万人足见形势艰巨。

张之dòng非常重视教育,在他支持下,如今湖北每年教育经费达到两百万两白银,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这些银子对于人数超过四百万的庞大基础教育工程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何况这些银子里还包括各种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呢?

孙元起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一下子变出如许真金白银,来建设数以万计的中小学。他能做的,就是搭好框架,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正好比螺蛳壳内做道场。

和杨度、章士钊、刘师培等幕僚商量之后,决定按照每个县的人口来确定公立学校的数额:每十万人,设立两所小学、一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