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外界普遍的看法是阿里巴巴的利润来源仍旧十分依赖会员费收入,也就是说,制造在网上贸易这块,阿里巴巴必须保持老会员的稳定,以及通过不断吸纳新会员方能保证利润的持续增长。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过于单一的利润来源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马云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近年来动作不断,先是进军网上拍卖,后又收购了雅虎中国。阿里巴巴开始大规模“变身”,在这种巨变下,小个子马云是否能顺利驾驭,恐怕还是个挑战。
我们期待着郑作时在今后继续描述未来的阿里巴巴。
程东升:财经作家,任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著有畅销书《华为真相》(2003年),《华为经营管理智慧》(2005年)。
《东方企业家》总编:天下没有难做的公司
文/张良
怎么才能做出一个好公司?这似乎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不可能有答案。
人们为什么有兴趣去了解一个企业?这似乎可以找出一些线索了。它也许很牛,很出名,或者很别致。
在阿里巴巴身上,这三者恰好都具备了。
它是今年最火热的行业——互联网――中最火热的企业;它在一场石破天惊的并购中更加夯实了全球电子商务领跑者的地位;它的领袖被看作将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第二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它只用了6年的历史,就创造了每年10亿的营业额和40亿美元的市值。无疑,这样一个公司具有强烈的借鉴和示范的价值。它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的渴望,也浓缩了中国梦的内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一本书去了解这个非同一般的企业?
因为机缘,作者得以深入企业最深层,可以全方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关于阿里巴巴的梦想、团队、资本、产品;关于厕所里搞掂8200万美元投资;关于作为公司天条的价值观,与众不同的唐僧团队;关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激烈交战,以及2000年那种全世界设立公司架构,“红旗插遍全球”的气势为什么没有把公司拖垮?马云为什么能及时收手?做小公司的出身,为什么能一开始就要宣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进入全球网站前十位?等等,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讯。这可看作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的基本价值。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资讯本身不能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只有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公司大事记和领袖语录,才能吸引我们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里,耐心地把25万字读完。
程东升:立体的阿里巴巴(2)
我们每年都会见到许多难读的企业传记,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绝不在此列。我有幸在作者写作此书的过程中通过电话和草稿“目睹”了其状态,那是一种激发出了强烈好奇的兴奋,是一种兴致勃勃的探索,是一种刨根问底的冲动。这种激动的状态,虽然作为资深财经记者的作者,出于职业要求,一再压抑着,控制着。但是,他显然还是被这个不一般的公司打动了。这种激情被他带到了书里,带到了文字中。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在触摸这个公司,能感觉到它的温度、质地和跳动。
阿里巴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这不是本文要表达的内容,甚至也不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首先与阿里巴巴本身有关。“不确定文化”指引下,这个个头已经不算小的公司仍然是一个基本处于原生态的公司。就像他们的“造梦师”马云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好像在建一个大楼,今天是装一根水管,明天是安一个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经常改来改去。现在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这样说,阿里巴巴造几幢楼,现在的基坑已经打好了。也许到2009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面目基本清晰的阿里巴巴。
与在大多数企业传记中,我们只能看到美好而成熟的结果不同,《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是展现已经成形的东西,而是展现阿里巴巴从地表线之下开始的全过程,清晰、完整地重新演绎出了一个公司思考和成长的逻辑。就像把墙打掉,露出里面的管线给大家看。
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是被各种各样的墙所分隔的体系,我们阅读其传记的时候,往往也只能跟着“导游”在这个迷宫里游走。他带我们看了一些精彩的地方,但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带我们看了所有的地方——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把我们拉到了一个高地,可以从上来俯视这个公司:它的结构,它的脉络都一目了然。至于它是什么样的公司,它有什么样的形状结构,每一个看客都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与作者的持续交流中,他总是引用马云的一句话:商业活动本质上就是一场智力游戏。是的,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进入这个神奇的公司,看看一场伟大的游戏是如何玩的。
本文作者为:现为《东方企业家》总编。
现场(1)
2005年8月11日12点,一个普通的北京夏天的闷热下午。
中国大饭店十号会议厅安安静静,两个女服务员站在门口议论着她们今天的服务对象。
“阿里巴巴,是一什么公司啊?”
“是一网络公司,昨儿北京电视台还介绍他们老总来着。小个儿,长得忒难看。”
“架不住人有钱呗。”
“电视上演的说他也是个苦出身,靠自个儿干出来的。现在做得挺大,连克林顿都来捧他的场。”
“克林顿,就上次来过的那美国总统?”
“是啊。”
“哦?那这人倒不易,有两下子。”
就在门里,一个大约一千平方米的会议厅里,同样也是安安静静的。看来是一家专业会议公司的几个职员正在调整机器、布置会场,准备将到来的会议。主角阿里巴巴公司只有一个北京办事处的女员工在现场盯着,检查效果。主席台上依次排放着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这是那个长得忒难看的小个的新头衔)马云和全球互联网最领先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森格以及两家公司其他一些高层职员的名牌。而主席台的背后,是一块巨大的蒙着红布的展板,透过红布,可以隐约地看出“阿里巴巴与雅虎公司全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的字样。
主席台的左手边,一块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