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谛阴,这老牛需要这些天师符纸,要做什么的?
谛阴在身体内,传出一阵大笑,接着回答了我,以前我和你说起过,鬼市这个词吧?这牛头就是想用这些东西,去鬼市潇洒
谛阴兽,原本是第八阎罗殿的看门兽,自然认识牛头,知道很多秘辛。
来不及细细询问,另外那边,准备轮到文静小雨进殿审判了。
我对牛头说道,牛爷,我送来的鬼魂,差不多轮到她们了,我要过去旁听了!
牛头一咧嘴,鼻孔又喷出白气,邱兄弟,不用叫我牛爷,叫我老牛就好了,下次来地府,记得带点阳间特产给我!
说完之后,牛头还对我眨了眨眼,有点抛媚眼的感觉,看在眼中,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牛头坐进阎罗殿前,还对我说道,会在判官老头面前,帮我求情,让我放一百个心。
回到这边,文静用喜忧参半的脸色说道,天师,那个凶猛的牛魔王,都和你说什么了?
周围不断走动巡查的阴兵,知道我的实力,都绕开了走,显然不想触霉头。
我回道,那不是牛魔王,是地府里牛头马面中的牛头,还算是好说话的,他明说了,等一下你们进去,他会替判官求情的,你把生前能记得的,如实禀告就好了,其他的东西,都交给我处理!
文静点点头,这时候,文静抱着的小雨,倒是第一次开口了,声音很稚嫩的问道,叔叔,你好厉害,比我母亲厉害多了,母亲只能捉点小蛇给我吃,还没捉过那么大的牛。小雨也没有吃过牛肉
我和文静都乐呵呵的笑了,小雨,这辈子没吃过牛肉,下辈子,一定会有的!
文静抱紧了自己的小孩,小雨,等一下进去,你都听母亲的好不好?乖乖听话,我们准备去另外一个地方,那里什么都有的!
小雨回道,我都听母亲的,小雨很乖的!
咚咚咚
一阵惊魂股起,紧接着,一个半死不活的中年男子,奄奄一息,被两个阴兵拖了出来,在男子的额头上,还有一个赤红色的印章,这种情况,都是罪大恶极者,直接丢到地狱的。
我带着文静和小雨,往阎罗殿里走去,走进里边,两边并列着不少阴兵,地上飘荡灰暗色的黑雾,起起伏伏的,非常的瘆人。
在门口旁,还趴着一头鬼兽,像是一只犀牛的鬼兽,体型很大,匍匐在地上,酣睡的呼吸声,都比得上阳间挖掘机开工的声音了。
一进门,就有两个阴兵,在后边跟着,一直跟到了阎罗大殿。
阎罗殿很大,一根根朱红大柱,簇立在周围,每一根圆柱上,都刻有密密麻麻的鬼神画纹,看向两边,都是一股股灰暗的雾气,延伸到深处,也不知道有多宽。
正堂上,正坐在中间的,是判官崔府君,并非是阎罗王亲自审理,能让阎罗王齐上阵的,除非是特殊的案例,一般的时间,都是判官在审理。
进了威严肃穆的大殿,除了正中央上的崔府君,两旁还有不少人员,鬼头双侍站两旁,右侧有一张小桌,鬼卒文官坐在那,专门负责记录,而在前边,领头的是牛头马面两位执法者,就像两个捕快头,各站左右。
在大殿口附近,还有一些殿前侍卫,都是整齐的甲胄兵器加身,这些殿前侍卫,比外边那些巡逻阴兵强多了,按照阴曹地府的规矩,这些殿前侍卫,都属于牛头马面的手下。
这种结构,和古时候官员审案,基本上是一个模式。
也有传说流言,古代朝廷的那一套,都取源自地府,从这阴间直接搬出去使用的,其中的根源,涉及天地人神鬼,很是复杂,谁也说不清。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崔府君身穿一套赤红的判官府,威严赫赫,一拍堂上惊魂木,开口是声如巨龙,振聋发聩。
240章 照世镜观三世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崔府君身穿一套赤红的判官府,威严赫赫,一开口,生如巨龙,振聋发聩。
禀告大人,小女文静,这是我儿子小雨!文静跪了下来,真实点说,是脚软倒下的,崔府君那一声雷喝,没有什么鬼魂能受得了。
特别是旁边,站着好多个执法鬼差,在地狱执法,都会染上地府的威严,这是鬼魂最害怕的。
我心里在想着,这就是所谓的官威了!
我用一个天师法礼,开口说道,天师邱路,拜见判官大人!
听到我说话,里边的双头鬼侍鬼文官牛头马面都望了过来。
天师走黄泉,送魂阎王殿
这种事情,一般是很少的,他们经常见到的,都是些阳间的米婆,那些米婆,大都七八十岁,像我这种,直接送魂送到阴曹地府的,基本很难看到。
崔府君点点头,看着我说道,这两个鬼魂,是你施法带进阴间的,你将他们生前死后,善恶之事,一一口述,我自有裁决!
我回答到,回禀判官大人,这对母子的生前事,我也不知道,只是在一处倒碑坟墓,观察墓穴风水,觉得墓里有古怪,发现这对可怜的母尸子鬼
崔府君听完我的话,对着堂下又道,文静,自己说一说生前事吧!
在审判时,一般来说,判官不会一开始,就将善恶的证据罗列,先要等鬼魂口述,看一看这些鬼魂,有没有对生前事,有忏悔的意愿,从鬼魂的态度,是作为横梁判罚的重要因素。
文静跪在地,不敢抬头,回答道,大人,小女只记得流产时,有人在身旁呼喊,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时候,执法者牛头,走出一步,对判官崔府君说道,大人,这母子既然记不住了,不如用照世镜?
上照世镜!
判官崔府君的话不久,就有四个阴兵,抬着一方镜子出来,镜框是幽铁结构,镜圈上,密密麻麻的,刻有很多蝌蚪一样的小子,像是文字,又像是一种古老的符文。
前世今生后世,照世镜观三生!
照世镜一移动到文静身前,判官崔府君掐了一个指决,十指鬼气,斗射到镜身后边,骤然间,整方照世镜闪烁光亮,恍如一方佛门金宝。
不一会,镜子里,开始闪烁模糊的画面,每一个画面,不仅模糊,而且闪过的频率非常快,以我的阴阳眼,都很艰难认清识别。
两分钟,照世镜的光亮消去,崔府君立刻召唤阴兵,将照世镜搬离回去。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按照画面中的景象,这文静生活的年代,应该是民国时期,而且是一个少数名族的村寨,村子在十万大山中,依山靠水,将房子,都建造在山腰上。
文静幼小的时候,除了父母,家中还有两个哥哥,长大后,两个哥哥都去当兵了,没多久,就传来两个哥哥战死的信息,父母每日以泪洗面,不久一一病逝。
家中剩下的文静,女大当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