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毅见楚国有备,不由得心中鹿跳,浑然没了主意,但既已来了,只好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楚国大军呼啦一声把先毅及赵氏兄弟三人围住,可怜三人所带领的一万多晋国将士,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一一做了刀下之鬼!三人拼死力战才得逃脱!
荀林父听说一万多晋国兵马就此战死,不由得失声痛哭!事不宜迟,命令大军陈兵列阵,等待楚**队到来。
楚庄王见晋国兵马全部被歼,不由得心中大喜,命令大军不得少歇,立即挥兵进攻?地。
荀林父听探马来报,楚军已经离晋**队只有十里路了,不由得十分着急,急命魏镐前去议和。这魏镐就是跟随晋文公重耳逃难的魏擎的儿子。魏镐要当大夫,没能当上,一直不满意,恨不得晋军大败。荀林父被治罪,自己好取而代立。荀林父命他去讲和,正中下怀,心想:“荀林父啊荀林父,你的死期到了!”
这魏镐到的楚**中对楚庄王说道:“我奉我家元帅之命前来向你国索战!请你国大王洗干净脑袋等他来砍!”说罢傲然出去。
楚王大怒,令楚军火速前进,赶往?地,一定要看下这个可恶的荀林父的脑袋!
荀林父正在等待魏镐的好消息,不成想楚国大军大举前来,并不按规矩索战,而是如疯如狂,像潮水一般地冲向晋**营。晋**队被杀个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荀林父急令大军撤退,宣布一道命令:“不管用何种办法,凡能顺利渡河者官升一级,赏白银一百两!”
只见黄河岸边,晋**队人马杂沓,一片混乱,腿快的逃上了船,有腿慢的只好抓住船帮,更有大批人马被挤得落进河里,被滚滚黄河冲走,有的见船负担不起如此重量,纷纷挥刀斩断把住船帮的晋国士兵的双手,一时间血水横流,哭声一片,染红了整个黄河!
荀林父带领人马逃过河来,清点人马,见人马损失大半,再次失声痛哭,抽出宝剑便欲自刎!
众将官垂泪道:“本次战败,乃副帅不听将令所致,非元帅之过,元帅就此自杀岂不是正好中了某些人的下回啊了吗?元帅勿虑,我等回国以后一定向主公禀明。还元帅一个清白!”
荀林父道:“大军败绩,岂能和元帅无关,将帅不和,是因为本帅调度不力,不能及时执行军法所致,我若不死如何向晋国交代,向主公交代!罢、罢、罢我暂且留着我这条性命,等待回国由主公决定便了!”
遂吩咐整顿人马,等待楚国渡河,阻击楚国。
且说楚庄王见晋国大军败退之惨状,不仅叹息。手下诸将均道:“目前晋国败退,何不乘胜追击,全歼晋**队,占领晋国?”
楚庄王道:“吞并一个国家如同吃饭,一个人吃下比自己小的东西易如反掌,但吃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东西,势必会引起消化不良。同样道理,晋国是个大国,和楚国不相上下,目前我们还不能吞下它。既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威吓晋国的目的,为何还要纠缠不休?穷寇莫追随他去吧!”
楚国撤军。荀林父见楚国撤军也只好回国。我们不说晋景公在荀林父等回国后如何处置先毅等人,我们先说一下楚庄王。
这楚庄王回国以后,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备,对外趁着大败晋国之际积极结好各国,利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连拉带打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楚国,楚庄王遂称霸中原。
------------
第四十九回 背盟约秦桓公伐晋
第四十九回
背盟约秦桓公伐晋
时光如电,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四年过去了。晋国晋景公去世,其子晋厉公姬寿曼即位。晋厉公即位之时,楚国称霸,秦国不逊,晋国所处的形势十分不利。为避免腹背受敌,晋厉公决定结好秦国。于是派大夫吕相出使秦国,商谈秦晋结盟之事。
这吕相到得秦国,求见秦桓公,秦桓公心系辅氏之辱,托故不见。吕相连连去了两次都未见到秦桓公,不由得心生烦恼!但此人真是个有耐心之人,第三次再来求见。
秦桓公正在西垂宫中与众大臣商议谋晋之事,听得晋国的使节吕相又来了,要待再次拒绝,大夫史颗上前道:“晋国远来,秦为东道主,不管他是为何事,秦国当今东道主之谊。他几次三番前来求见必是有要事相商,我若不见,显失我大秦大国风度,不如见他一面,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拉倒,痛痛快快,方显我主公之气度。”
秦桓公听得有理,命传晋使进来。
少时,这吕相来到大殿以内。这吕相一身儒生打扮,容貌清俊,气质儒雅,倒也并不让人讨厌。此人见到秦桓公后,向秦桓公深施一礼。秦桓公命他坐下说话。
桓公问道:“孤这几日政事繁忙,未暇接待,慢待先生了,请先生赎罪。敢问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吕相道:“我家主公派我前来是为秦晋结好之事,秦晋原是邻邦,自?公文公以来友善相待,亲如一家,近日随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那都是暂时的,相对于长期的大趋势来看,和平友好才是主流。故此我家主公约同贵国在令狐结盟,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秦桓公道:“晋国既然有此番好意,我秦国也不是小气的国家,但此事体大,请先生暂且到驿馆休息,容孤和大臣们商议一下!”
吕相告辞出去。
吕相走后,秦桓公对群臣道:“晋国两面三刀屡次与我订约,又屡次背约,今又将订约之地选在令狐,莫非在提醒我令狐之辱么?”
史颗道:“晋国将订盟约之地选在令狐确为不妥,但订盟之事总是好的,如果我国加以拒绝,则会给了晋国不想和晋国和好的口实。以我之见,不如先去,看一下晋国真正的意图再做打算。”
秦桓公点头表示同意。遂派史颗出使晋国,看晋国的真正意图再便宜行事。
遂修书一封给吕相,令他带给晋厉公,说明秦国同意修好订盟之事。
晋厉公在令狐大摆筵宴,等待秦桓公到来,并遍告诸国秦晋订盟之事。
晋厉公正在等得焦急,突听传令官来报:“秦国订盟的大队到了!”
晋厉公整整衣衫,亲自出得大殿迎接。见遥遥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之人头戴冲天冠,身穿蓝靛官袍,身材瘦削,身板挺直,看年纪有五十多岁年纪的老者。
那人见晋厉公亲自出来迎接,紧走几步,翻身下马,到得晋厉公面前躬身施礼,道:“我家主公身有微恙,不能前来,令我代他前来,请主公勿怪!”
晋厉公见秦桓公没有亲自前来,心中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