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惊,命探马再报。
吩咐完毕后,对众臣道:“楚国万一攻占郑国,势必会挥师击晋,这可如何是好?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望众爱卿一定要给寡人出一个好主意!”
魏颗上前道:“楚国进攻郑国,郑国虽然不是楚国之敌,但也一定会全力狙击,楚国虽能克郑,必也会元气大伤。我们不如按兵不动,等他们两败俱伤以后,再行兴兵,必可力克强楚!”
晋景公道:“爱卿所言有理!”
于是吩咐众将军勤练兵马,待命而动,不提。
我们放下晋国,说说楚国的事。此时楚国楚穆王已死,楚庄王熊侣即位。这楚庄王熊侣,乃楚穆王之子,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称熊侣。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择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
这楚庄王即位以后,虽然广招人才,积攒实力,但似乎并不像其父楚穆王一样有雄心壮志。这个人不但没有雄心壮志,还似乎十分贪玩好色,不务正业。即位的前三年他基本上没干什么正事,整日只知饮酒作乐,游玩打猎,像一个地道的纨绔子弟!由于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大臣们屡屡强荐,要求他务必以国家为重,事业为重,不要如此吊儿郎当。这些话让楚庄王耳朵都听出了老茧,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王宫以外悬挂出:“进谏者,杀毋赦!”的免荐牌。
他的耳朵是清净了,但大臣们的怨言却越积越多!怨言的积累像火山,不爆发必###!这一日,楚庄王正在大殿饮酒赏乐,值殿太监来报:“大夫伍参求见。”
楚庄王令速请伍参进殿。
少时,大殿外走进一人,此人生的身材瘦小,刀条脸,眯缝眼,蒜头鼻子,招风大耳,相貌滑稽,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很有喜剧效果。楚庄王见他来了,并不起身,斜躺在矮塌之上,嘴里兀自咀嚼着一块儿风干的鹿肉,大堂之上几个舞姬正在悦耳的琴音中翩翩起舞。楚庄王示意伍参就进坐下。
一曲已毕,伍参道:“此乐清新悦耳,意蕴深远,不似凡间所闻,感情是大王命天仙所做。这些舞姬貌美非凡,气质高雅,莫非天上仙女下凡?”
楚庄王道:“大夫竟能听出此乐并非凡品,真乃雅人,寡人真真碰见知音了!”
说罢,举起酒杯赐给伍参一杯御酒。
伍参手捧酒杯,叩谢大王恩典,但并不喝下,道:“微臣刚才进宫之时,见到宫外有一个大鸟,此鸟威武雄壮之至,但站在那里飞又不飞,鸣又不鸣,微臣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何意?”
楚庄王含笑道:“大夫真乃有心人!此鸟不飞不鸣,自有它意。不飞,一飞而冲天。不鸣,一鸣而惊人!不是不飞,是未到时机!”
伍参笑道:“何时是时机?”
“此乃镇妖之鸟,群魔现时,便是时机!”
伍参一饮而尽,笑道:“大王的深意,小臣明白了!”
楚庄王继续饮酒作乐,不务正业。
此时邻近的晋国却趁此机会行动起来了!晋国见楚国忙于办丧事,晋景公又重新会盟诸侯,订了盟约,随即将楚国拉过去的陈、郑等国又收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楚庄王这只大鸟仍然不飞不鸣,整日只知饮酒作乐,到处打猎。大臣们按耐不住,议论纷纷,这时有一个大臣拍案而起,气冲冲去找楚庄王说理!
此人乃大夫苏从。这苏从生的身材高大健壮,国字脸,扫帚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黑白分明,不怒自威。此人性情刚直,脾气火爆,敢犯言直谏,深得楚穆王及楚庄王重用。大臣们见他竟敢强荐庄王,不由得替他捏着一把汗,纷纷劝他道:“大王已有免荐牌,你此番前去岂不是找死!”
苏从不听,怒气冲冲来到楚庄王王宫。值班太监见是他来了,心知此人脾气,不敢不传。少顷,楚庄王令他进去。
他蹬、蹬、蹬几步来到殿前,排门而进。楚庄王听说他来了,连忙从卧榻上起来,令众舞姬退下,整了整衣冠,端坐在那里,等着他进来。
不知苏从见到楚庄王如何结果,请听下回接着说。
------------
第四十六回 楚庄王出击
第四十六回
楚庄王出击
苏从来到楚庄王近前,拱手对楚庄王道:“如今周王室衰微,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扩充力量,近日晋国又积极拉拢陈、郑等国,召开盟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原来楚国的附庸国,纷纷被晋国挖去。大王即位以来不闻不问,整日只知寻欢作乐,所为何事?”
楚庄王道:“你没看见宫门外的免荐牌么?难道你不怕本王将你处死?”
苏从双眼充血,怒发冲冠,道:“臣若怕死就不会来了!你杀了我只能成全了我忠臣的名声,与您却是无益。大王要杀就杀便了,但请大王在杀我之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然臣死不瞑目!”
楚庄王道:“你明知必死还来强荐,真是傻得可以!”
苏从道:“我知道我傻,但我傻大王比我还傻!”
“何出此言?”
“大王明知杀了小臣只是会成全小臣尽忠之名,反而误了国家大事,岂不是更傻?”
“爱卿来得正是时候,寡人正要行动。”
苏从大喜:“请大王详细说明!”
楚庄王道:“孤曾经给伍参说过,不是不飞是未到时机,此时晋国猴子称王,其他各国均纷纷跳出,敌我分明,正是我国行动的最好时机!”
苏从长跪不起,喜极而泣。
成王把苏从扶起道:“孤知道大夫乃一片忠心,刚才的话,不要放在心上,从今以后你我君臣同心协力,共创伟业!”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攻灭庸国。公元前606年,庄王伐陆浑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带),陈兵问鼎于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幸亏王孙满机智巧辩,令楚庄王大感恐惧,不敢觊觎周王室,才引兵而去。
问鼎事件后,楚庄王回国整顿兵马,发展经济,消停了几年。九年后,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再兴北进之意。
一年后,公元前596年,楚庄王以反复无常之名兴兵伐郑。此时在位的郑国国君是郑襄公姬坚。
先前,楚穆王去世,庄王即位,见庄王不务正业,楚国忙于楚穆王的葬礼,无暇去管其他的国家。这时晋景公派出使节,出使郑国,郑襄公接见晋使,见晋国主动示好,郑襄公认为这正是一个脚踩两只船的大好时机,于是同意和晋国接好。于是晋、郑结为联盟。
今见楚国来伐,郑襄公慌得没有了主意,急向晋国求救,晋国见楚国势大,没敢立即出兵来救,眼见楚国围城三日,郑国危急,郑襄公忧心如焚,一夜白头!
郑襄公急召巫师占卜是战还是和,巫师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道衣道袍,一派仙风。只见这巫师催动法器,口中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