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整个曹国为敌,曹国国君被杀,曹国人必会来复仇。楚国未平,曹国再乱,于您晋国的形势也大为不利。请您看在我曾经照顾过您的份上,放了我们主公,我会说服他归降晋国,让他继续为您镇守曹国,如果您坚持要杀了我家主公请您也一起把我杀了吧!”这时狐堰也上前说道:“僖负羁大夫说的极是,不如羞辱他一番,令他归降我国,镇守曹都,方为上上之计。(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文公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让曹共公具结悔过,宣誓效忠晋国,但死罪饶过活罪不免,令曹共公脱光衣服绕城三匝,以报当年受辱之仇。曹共公但得不死,自是十分感激,宣誓永远效忠晋国,再不敢与晋国为敌,此事作罢不提。
兵贵神速,平定了曹、卫二国,晋文公令军队立即开赴宋国国都商丘以解宋国之围。
大军连夜进军,到得次日早晨晋军如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现在楚**队的面前!
两军阵前,楚、晋两**队相对而立,但见晋军旗帜招展,人喊马嘶,盔甲齐整,刀枪并举,如下山猛虎,跃跃欲试,军中露出一展大旗,上书“晋文公重耳”。楚成王知道晋文公到了。忙勒马走上前去,高声大呼:“可是重耳兄到了吗?”
晋文公忙催战马走上前去,应道:“楚王安好!多年不见可想死小弟了!”
二人相叙已毕。楚王道:“重耳兄可是助楚伐宋来了?”
晋文公说道:“重耳正是来帮助楚国来了,想你楚、宋本是兄弟之邦,奈何刀兵相向?我正是为你们讲和来了!”
楚王大怒:“宋待你不薄,我楚国也待你不错啊,眼见本王就要攻破宋国了,你来讲和不是明摆着要来帮助宋国吗?你忘了在你当时落难之事你是如何保证得了吗?”
晋文公躬身答道:“重耳当时的确说过,如重耳和楚国对敌,重耳会退避三舍,重耳不敢稍忘!但人之为人,除了私情还有大义。在私情上,宋与楚都待我有恩。在大义上,宋与楚均为诸侯,相互攻伐毕竟会伤了诸侯间的和气。与国于己皆为不利。”
这件事还得从当年重耳落难之事说起,想当年重耳落难逃到楚国,楚成王为人慷慨,热情相待,待之以公子之礼,重耳感激非常。楚王大摆筵席,款待重耳,酒酣耳热之时,楚王道:“我如此带你,将来你如何报答于我?”
重耳答:“如果将来我重耳与楚王对敌,我将会退避三舍!”
没承想,当年戏语今日变为现实。
见晋文公不肯退兵,楚王大怒,挥兵击晋。
晋文公下令晋军后队变前队退后三十里,以示不敢忘楚王之恩。
晋军后退之时,进退有序,退而不乱。最令人叫绝的是,晋军晋军竟然人人在后背也背了一只盾牌,楚军的箭射在晋军背上纷纷落地,因而晋军只管逃跑,而不需担心会被射伤!这无疑加快了他们的逃跑的速度,好像这支军队本来就是为撤退而设计的!就这样楚军进攻而晋军撤退,转眼间楚国三进而晋军三退,大军行进了九十余里,两军行到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一带。
那时一舍大约等于现在的九十里,晋文公退避三舍等于退避九十里,九十里退避已完,该是晋军进攻之时了!
到了城濮,晋、楚两军疲惫以及,分别休息。
待军队休整已毕,晋文公叫道:“我晋国已践诺言,我希望楚王为天下苍生着想,理解我的诚意,就此罢兵,免得生灵涂炭,黎民受苦,军士遭殃!”
楚王自然不允。
文公无奈,只得挥动令旗,令晋军进攻。霎时间战鼓响起,晋军分作两队,两边分开。中间窜出几百只斑斓猛虎!顿时虎啸连连,天昏地暗,夹带着阵阵狂风向楚军扑来!楚**队那见过这种阵势?有胆子小的士兵和战马早就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整支队伍乱作一团。楚成王连杀几个逃兵,暂时稳定住军心,强自支撑!
------------
第十七章 用奇谋胥臣建奇功…
第十七章
用奇谋胥臣建奇功
叛盟约秦晋伐郑国
晋军抄边路向楚军掩杀过去。晋军养精蓄锐,势不可挡,以一当十,勇猛无敌。楚军伐宋一年无功,三击晋军不成,一而再再而三,早已是强弩之末,怎敌得晋军的生力军!宋国见晋军占了上风,也来夹击。这时秦国和齐国的军队也赶来助阵!很快就把楚军冲击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楚军大败。
城濮之战,晋文公大胜楚军,获得了大量的缴获物品,军威大振。晋文公之名响于诸侯。
我们在回过头来讲一下这晋**队是如何召来这些猛虎的。原来这只是晋国下军佐将胥臣之计。
这胥臣又称司空季子,晋国名将。早年曾追随重耳流亡,力劝重耳接纳秦穆公之女怀嬴,回国后任下军佐,是晋文公的老臣,为人足智多谋,精通兵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当时文公接到宋国告急文书,日夜不寐,焦虑无比,胥臣近前道:“想那楚国狼子野心,天下已占去大半,仍不知餍足,看来有并吞天下之志。原来楚国不敢侵晋,是因宋国未灭,今宋国危急,宋亡而楚国更盛,如宋国再灭楚必侵晋。主公何不助宋抗楚?”
文公道:“胥臣考虑的是,我正为此事烦恼,但晋弱而楚强,我们如何是楚国之敌?”
胥臣道:“唇亡而齿寒,宋国如灭,楚国必会进攻晋国,晋国如灭秦国和齐国也会陷入危险。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知。何不联合秦国和齐国一起抗楚?”
文公道:“假如他们不派兵怎么办呢?”
胥臣道:“臣有一计,即使他们不派兵以我晋国之力也可以击退楚军。”
文公大喜,命胥臣操练兵马。
这胥臣的办法就是,找一些虎皮蒙在战马的身上,再令士兵骑在马上,吹响一种号角,这种号角一响极似虎啸,震耳欲聋,令人不寒而栗!一开始这些战马见到虎皮还十分害怕,见到其他穿着虎皮的战马往往吓得落荒而逃,浑身战栗,渐渐的经过长期训练,逐渐习惯了这种装束。但楚国的战马却没见过这种东西,一见猛虎来到果然吓得四散而逃。
城濮之战,楚国大败亏输,只得回国疗伤,一时不敢东顾。
城濮之战时,位于晋国东部的郑国参加了楚国的国际联军。本来以为楚强晋弱,晋国必败,战胜晋国之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呢。没成想强大的楚国却被打的落花流水。押错了宝的郑文公懊悔异常,非常害怕晋国的报复。无奈只得派他的大臣子人九向晋国求和,一开始,晋文公想起自己当年落魄逃到郑国时,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