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天(1 / 1)

楚宫腰 风储黛 309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0章 改天

叛军先声夺人, 这一场在史册之中被称为“新郑坚壁”的战事, 共持续了三日。

公子华先声夺人, 营中众目睽睽之下, 命人将所有的粮草辎重运出辕门, 运往新郑,分散给流民。

郑国闹饥荒, 百姓见了粮草,自然一股脑儿上来哄抢一空。蔺华营中无粮,足足饿了一整日,他手底下的不论将士、死士抑或是流民, 都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攻入新郑, 重新获得自己的食物。

饥寒交迫的军士一路所向披靡, 顷刻间便攻占了新郑,杀入王宫,活捉了在美人身上马不停蹄的老郑伯,那被气得胡子一吹的郑伯当下被脱了下裳, 吊在郑国朝晖殿外示众, 他气得一张老脸通红, 骂骂咧咧要见那逆子, 但过多人的蜂拥而入还是让一贯久居上位的郑伯老脸羞愧,闭上了眼睛,继续破口大骂。

“逆子!逆子啊……”

郑伯老泪盈眶,被缚着的手腕被勒得红肿, 花白的须发,在料峭清寒的斜风中曳曳颤抖。

蔺华身着雪白如盔甲,提着一柄清光盈盈如秋水的长剑,宛似披雾凝霜的玉人,白皙的脸不染纤毫血污,在漆黑的月色下,在火把的映衬下,那一张俊脸闪烁着幽微润泽,银器铸就剑锋在石阶上随着他的走动磨出零星溅落的火。

听到骤然自喧闹恢复岑寂,听到无数铠甲砸地的齐整整的声音,听到这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唤一人“公子”,郑伯才终于知道,自己等来了这个不肖逆子,他吹胡子睁眼,底下那被笼罩在白衣铠甲下的青年,温润如玉,正微微笑着看他,剑锋清冽,寒芒毕现。

上一次见这个儿子,还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一年,被遣送楚国为质的公子华,才将满十七岁。

那时候,他的眼波柔软迢和,不如现下,如这柄宝剑一般,柔和之中透着隐然的锋利。

“逆子……”

郑伯没眼见他,固执倔强地扭过了头颅。

蔺华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失笑,“父王,‘逆子’不敢当,我可曾是你郑伯之子,可曾是郑国公子,可曾,受到你那帮附庸之臣的丝毫拥戴?”

没有,非但没有,自幼时起,他接触的就是国人异样的目光,无端的谩骂和诅咒,他走到哪儿,那些恶意的蜚语就跟到哪儿,从未有一时一日的止歇,他几时是郑伯的儿子?谁人认可过?

蔺华笑了笑,目光却渐转幽冷,“便算是逆子,可被父王寄予厚望的兄长们,现在人在何处,他们可曾有那个兵力来救你?连自保都不够的一帮废物罢了。”

早年郑伯因为对公子华的预言而深受打击,后来又在酒色上掏空了身子,是以多年来,竟只得了四子,眼下这个便是最小的那一个,郑伯听了这话,一时惶然变色,“你把你的兄长怎么了?”

直至此刻,郑伯才知道蔺霁身有不测,其余两个儿子,连同他的太子在内,都杳无音讯,郑伯不由心中慌张了起来,但多年为王已有积习,还是端住了几分。

蔺华淡笑,“父王常言我生来便为祸郑国,一生必然一事无成。父王你信么,我能有今日,还真是拜这一句谶言所致,至于你那个疼爱的珍珠贝儿的儿子,已化作了我剑锋上这一缕碧血。”

“不……”老郑伯被吊着双手,呜咽了起来。

秋风凄紧,身后百尺金楼黯然冷落,瞬间挥散了一层红粉,只剩一个外强中干的红粉壳子,大厦将倾。

“来人,将郑伯放下来。”

随着这一声吩咐落地,很快身后按剑而立的禁卫越众而出,将捆着老郑伯的骂声用刀砍断,吊了足足办丈高的郑伯摔在地上,臀摔得肿痛不止,他抖了抖广袖衣衫,对那两人呼喝道:“还不给寡人解绑?”

砍断绳子的禁卫走来,将郑伯的后背一推,老郑伯登时摔倒在地,禁卫冷笑一声道:“还当自己是这郑国之主么?”

郑伯横了这人一眼,虎落平阳被犬欺,如今蔺华身边一个蝼蚁都能对他跳脚叫骂,郑伯骂骂咧咧地长出气,蔺华走了过来,长剑缓慢地举起。

这时郑伯的脸色才变了,“你要弑父?”这声音已经颤抖。

“呲——”一声,绳子应声而断。

郑伯诧异地睁开方才紧闭的浑浊的老眼,一瞬间苍白憔悴了不少,蔺华温润的眼眸澹然地上扬,“毕竟是郑伯,”他的手指抚过血液凝固的剑刃,背过了身,“将人拉到羑巷。”

“诺。”

老眼昏花的郑伯就这么被两个人架了起来拉下去了。

蔺华复回转身,提着剑徐步走了进殿,漆金的阁楼,他一步比一步更重,流光辉煌的金殿,那御座之上的龙椅,雕镂着累世汇聚的灵气与精华。

他的呼吸渐渐沉重。

原本无人跟进来,此时镂空的紫金帘后,飞奔出两个衣不能蔽体的女子,显然是承欢过度,窈窕玲珑的娇躯满是红痕淤青,双眸楚楚,娇喘微微地俯低了身子,刻意露出那隐约汹涌的胸上沟壑,那引人采撷的柔软红润。

一眼便知她们作何打算,蔺华冷眼撇过,一脚踹翻了一名宫人,那人吃痛“嘤咛”一声仰面而倒,另一人也花容失色,急忙缩了缩身子后退了几分。

她们还以为子肖父,公子华必定如那个老不中用的郑伯一样眷恋美色,熟知……

蔺华负手而去,“腰斩。”

“诺。”外头有人应了一声,随即步入殿内,两名宫人脸色惨白如雪。

被拖出宫门的最后一刹那,她们看到上阳君俯低了身体,那修长如闪光的手指,轻轻地碰到了漆金的龙椅,那一瞬间,沉凝的背影,永世万载独矗一般孤岑,郎绝独艳,世无其二的好容姿,便隐没在迷蒙浩漫的金光之中了。

郑国王室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东宫的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

消息不胫而走,转眼间各国都得到了消息。

没想到这位隐忍不发的上阳君竟一直韬光养晦、厉兵秣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打得郑国连求救的时机都不剩,绝杀了个干净利落!

一时之间,天下的国主和公子都想结交这个新任的郑国之主,一时之间,天下已无人不知蔺华大名!

“好机会来了。”咸阳宫里高座之上的秦王,连着一个多月,备受东北边强晋扰边之困,斗了这么久没讨到一点便宜,就提心吊胆,担忧楚国趁机取他旬阳,如今郑国有了这么一个强有力的主宰,便等于在秦国南境的城墙上多铸了十丈。

如今有了更强的郑伯与他东西而对峙,共御南面强楚,秦王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他眼下就等着那桓夙和蔺华二人虎斗,或者略施小计,待他解决北边晋人之患,郑楚忙乱之下便能趁势轻取郑国三城。

当然秦王还记着与桓夙的盟约,那时候为了抵御晋国,他们歃血为盟。桓夙理应出兵助他抗晋,如今楚侯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寡人也不必顾忌失信了。”

秦王肃容冷峻,暗中如是道。

这如意算盘打得响,以至于齐卫都起了与秦国的结盟之意。

此时,楚王宫的婆娑园,经一夜的如晦风雨,满院墙娇媚盛放的秋牡丹凋零了大半,残艳萎靡,恹恹地被风打去枝蔓。

桓夙早已扣押了小泉子几日,这个以下犯上的宦官,敢在他所用之物之中投毒,暗害他未出世的孩子,其心可诛,桓夙也不对小泉子用极刑,他是个自幼入宫,断了子孙根的软骨头,上了刑棍便匆忙唯恐不能详尽地招认了。

“原来他真是上阳君,不,郑伯的人。”孟宓想到那个白衣出尘的蔺华,如今已是铁腕冷血的一方君侯,便有些感慨。

她眼中的落寞在桓夙这里被放大了数倍,很快,楚侯便没了审人的心思,将自己的王后横了抱回寝殿,此时孟宓已有了三个月身孕,除了渐渐显怀之外,有些禁忌也放得开了些,楚侯毕竟年轻力盛,孟宓和他两情相悦,夜里耳鬓厮磨,难免不会发生令人兵荒马乱的意外。

昨晚一时收放不及,孟宓竟被折腾得晕过去了,连一贯冰冷不近人的楚侯都慌了手脚,大半夜披衣下榻,正要去将那群不顶用的老御医召入宫中,但由于这群人素来没在楚侯面前留个好印象,孟宓的事对他而言都是大过天的不得马虎的大事,便转而羞愧地将师父请入了寝殿。

微生兰隔了帘子诊脉,始终沉凝如水的面容起了一缕波澜,看得楚侯更是大不自在,好容易看完了,微生兰长身站起,对桓夙叹了口气,“大王。”

桓夙后退了一步,耳梢薄红如云,转眼举步便出去了。

一时莫名的微生兰大人,便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说,过了不久,楚侯又面色如常地走了回来。

微生兰才又叹道:“大王要节制一些。”

好容易平复的楚侯,脸色又是一红。

不过毕竟是少年人,微生兰活了几十载,看得通透明白,便写了一副方子拿给桓夙身边的小包子,暗中嘱咐他,“你们大王面薄,我未敢直言,只要将这方子拿下去,给王后两日一用,你们大王便可稍稍施展拳脚了。”

说罢,微生兰忍俊不禁,拂袖而出。

桓夙见小包子一脸复杂,存了分疑惑,问了出来,小包子自个儿都低头不敢看了,忙将微生兰的话重复了一遍。

最后,楚侯一脸深思地接下了师父留下的药方子,暗暗道一声为老不尊。

但抱着他的王后回到寝殿那方容得下好几人的床榻,却又觉得他师父这个方子开得甚好,孟宓的脸色红润了不少,甚至两颊还圆润了一些,肌肤如珠玉脂膏似的,令人爱不释手。

“夙儿。”孟宓在他怀里扭了扭,有些不安,撑住了他的两肩,忸怩地问,“郑国换了主人,楚与郑当年的盟约,是不是也成了空文?”

桓夙将薄唇一扬,继而缱绻地吻了下来,“明日,孤再告诉你。”

跟着,那海棠花般层叠繁复的裙摆被掀如帘幕,纷飞而下,那牙床开始轻轻地晃动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甜蜜了一小段,要拉剧情了,夙儿怎么成为霸主的,就在下一次一战成名了!

那么问题来了——

郑国到底是被灭,还是……

公子霁何去何从,殷殷是否红颜薄命,以及,孟宓生的头胎到底是男是女,哎,这么一看,竟然还有一点悬念23333

  ☆、